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游卯山:一代天師—葉法善

游卯山:一代天師—葉法善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得得9

  秋日的一天,馨風拂熙,層林盡染。我與朋友仨專程從縣城出發,到達昔日繁華之地——古市去遊玩,再往東行不遠處即到了千古名山——卯山。卯山山不高,形似撲鑊。山青水秀,風光旖旎。山腰有座儉公祠,古樸典雅。我們拾級而上,過彎彎曲曲的山路,就到了永寧觀天師殿遺址。當年富麗堂皇,雄偉壯觀,道氣森森,仙樂飄飄的景象不見了。如今是雜草叢生,斷壁殘垣,一片衰敗景象,一股荒涼之氣向我們襲來。大唐年間道士葉法善修鍊之處就在這裡,真是感慨萬千。

  葉法善(616—720),字道元,一字太素,松陽人。祖宗四代皆為道士。一天,方士葉慧明的夫人劉氏娩出一子。父親給他取名為法善。民間對法善出生作了一翻渲染。他從小與眾不同,仙風道骨,喜愛學法、煉丹術,到處拜師學藝。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碰見過神人相助,傳給他天書,又得神劍一把,故法力無邊。他把學到的本事毫無保留地用於濟世救人。他雲遊四方,曾到過天涯海角——海南,名揚四海績輝煌。因葉真人有奇術,善符咒,故有人推薦給唐玄宗李隆基,皇上宣召求見,欲委以重任,稱為尊師。法善借故推辭,不求功名利祿。他力主皇上崇尚道教,深受皇上囂重,成為皇帝的宗教顧問之一。他常駐長安景龍觀,便於皇上召見。凡遇國家大事,皇上必請葉真人預測,且多有應驗。當時吐蕃(今西藏)與大唐關係緊張,箭撥駑張。吐蕃王仿效荊軻 圖窮匕首見的做法派特使前往唐都晉見皇帝,進寶獻圖。蕃使說:“請陛下自已開匣,免得他人知道。”百官默然,唯獨法善極力勸阻說:“皇上,這是凶函,請不要打開,叫蕃使自己開。”結果函中暗箭齊發,蕃使自斃,果真應驗葉真人預言。玄宗大喜。唐、吐關係由於法善從中斡旋,化干戈為玉帛,多年來邊境太平無事,有力地促進邊疆人民的休養生息。

  有一次,玄宗也跟前輩一樣欲求長生不老仙丹,請法善煉製。法善對皇上說:“陛下,長生不老丹是沒有的,白白浪費財物。”說明法善敢於講真話,膽 氣可嘉。“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傳說法善曾作法邀請玄宗遊覽月宮,享受天宮仙樂美妙,更加浪漫的是安排皇上在霓裳羽衣曲的伴奏下與天仙楊貴妃的見面,滿足了玄宗的相思之苦,促成其舊夢重圓。

  由於法善功績卓著,皇上授予他銀青光祿大夫,鴻臚卿,越國公,景龍觀主。祖父葉國重,弘道有功,謚有道先生;父親慧明蔭封歙州刺史,賜號淳和。另外,他還委託處州刺史、書法家李邕為其祖父撰《追魂碑》,又名 《丁丁碑》。唐開元五年(717),相傳葉真人請李邕為其祖父作碑文。邕不許。法善乃作法夜招邕魂作書,由於時間未掌握好,雞鳴夢醒,至丁字下數點而止。法善刻畢,持墨本致謝,邕驚說:“我以為是夢,原來是真的。”同年,邕又為法善父撰《葉慧明神道碑》。二碑皆為行楷碑刻。可惜碑石已佚。武義所存者,乃為重刻。

  法善無疾而終,羽化成仙了,享年105歲。據傳當時所居庭院異香芳郁,仙樂繽紛。大師生前請求皇帝允許他歸葬故鄉。皇上恩准。墓址在今麗水市境內。葉天師臨終時還遺詩三首:

  昔在禹余天,還依太上家。

  忝以掌仙錄,去來乘煙霞。

  暫下宛利城,渺然思金華。

  自此非久住,雲上登香車。

  適向人世間,時復濟蒼生。

  度人初行滿,輔國亦功成。

  但念清微樂,維忻下界榮。

  門人好住此,翛然雲上征。

  退仙時此地,去俗久為榮。

  今日登雲天,歸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騰舉不為名。

  為報學仙者,知余朝玉京。

  唐玄宗李隆基作《葉尊師碑記》悼念法善,並作《步虛詞》:

  清溪道士人不識,上天下天鶴一隻。

  洞門深鎖碧寒窗,滴露研朱點周易。

  法善有雙銅印遺世,俗稱“天師印”,被奉為驅魔之寶。印文一為“南陽開國”,一為“道經師寶”。此二印原存松陽玉岩,“文革”期間散失。舊松陽縣誌里仍留有二印鑒。

您正在瀏覽: 游卯山:一代天師—葉法善
網友評論
游卯山:一代天師—葉法善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