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聲,憶往昔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聽雨聲,憶往昔
文/墨雨萱兒
【一】
夜半,萬簌俱寂,只余鐘聲嘀嗒響。輾轉反側,無法入眠。忽聞窗外滴滴答答的雨聲。入秋了,偶爾的一場雨,總會讓我欣喜。南方的秋,燠熱似乎不減盛夏。空調像頭勤奮的牛,依然不敢怠慢的工作着。
此時,不大不小的雨滴在搭院子的鐵皮上,滴答滴答的響着,忽而感到熟悉且親切。滴滴答答的雨聲,又像施了魔法的美妙音符,引領着我回到了孩提時代。
大雨傾城下,一座瓦房裡。從客廳到房間多處放着水桶、臉盆等,雨水從屋頂滴滴滴下來。父母坐於客廳,聽着雨聲發獃,看不出悲喜。我和妹妹拿着自抄的歌詞,對着大雨高歌起來,欲蓋過雨聲,響徹整個房子。
不可否認,那時的我們,是快樂的。環境雖然惡劣,亦不懂得安之樂之的道理,但是我們習慣了。似乎也無力改變。可是父母,他們的沉默發獃,許是感覺愧對兒女吧!他們一直想要給我們創造更好的條件。但他們已經儘力了,只是天不從人願。
連續好幾天的大雨過後,屋后的山體居然下滑。父母不得不冒雨把屋后坍塌的土,用畚箕一擔一擔的挑出,倒在前面的梧桐樹旁。一兩天後,屋前便像多了一座小山似。天氣也已轉晴。父母的臉上看起來,亦鬆了一口氣。
其實,能住在這樣一個瓦房子里,父母已經很滿足。作為孩子的我們,更是歡天喜地。
這個瓦房子,雖然面積不是特別大。但是位於村子的前頭,幾乎是村裡所有人去小鎮的必經之地。更重要的是水位高,下雨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夜半起來,突然驚覺得自己住在了水城。
【二】
我們的村子,是沿着河畔一邊而建,河畔的另一邊則是小鎮。小鎮上有學校、有政府,有街道、有商店,人們居住的大多是水泥鋼筋所建的房子。與村子里的木板房形成鮮明的對比。村子與小鎮隔河相望,一條小河就輕鬆的把人們分成貧富兩地。
在這個瓦房子前,我們住在一個木房子里。木房子是臨水而建。說是建,不過是用一些木板圍成一個大房子,再把大房子分成兩個小房子,一個廚房,一個客廳而已。房頂則是用一種很硬很重的油煎紙(本地方言的叫法)蓋上。雖然是這麼簡單的一個房子,蓋好搬進去住的時候,我記得我們一家人都很開心,而最開心的就要數我和妹妹了。那時,我們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而蓋新房搬新居也正是為了我們能上學。為此,我模糊記得父母奔波了很久。
那時,哥哥已經上學了。常常,我會拿着哥哥的紙和筆,開始學寫數字。偶爾,我和妹妹非要跟着哥哥去上學。因為路途遙遠,人煙稀少,一路走幾乎都是跟着哥哥跑着去的,途中會經過一戶種植水果的人家,那戶人家養了一條大狗,遠遠聽到聲音就開始大聲吠起來,我和妹妹害怕。哥哥說,不用害怕,我們手裡都拿上一塊石頭,快到的時候,就飛快的跑過。於是,每次都跑得氣喘呼呼,而且還被嚇的半死。
哥哥的老師是很親切和藹的人,看到我們姐妹,站在走廊里等着哥哥放學。就在課室的最後加一張長凳子,讓我們姐妹坐在那裡,即可以等哥哥,又可以聽老師講課。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渴望上學,渴望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坐在明亮的課堂里,學寫字,學知識。
只要能坐在教室里上學,再遙遠的山路,我都不害,何況還有哥哥呢。但是果園的那條狗,實在令人害怕。而且父母也實在不放心。因此,父母千方百計,從孤零獨戶的山裡人家,搬到小村子里。這樣,不僅解決了我們姐妹上學的問題,而且生活方面也方便了許多。另外,我們姐妹的玩伴也多了起來,每天與村裡的小夥伴們從村頭跑到村尾,然後再從村尾跑到村頭,像一群快樂無憂的蝴蝶。
這群快樂的蝴蝶,常常會結伴去河邊的沙灘上。玩水,堆沙子,把腳埋進沙子里,還會做各種各樣的房子,一起玩過家家的遊戲。偶爾,還會一起去肥地里挖蚯蚓,然後去河邊釣魚。我記得,每次似乎都是我釣的魚最多。
最開心的是,9月伊始,我和妹妹還有村裡的小夥伴,都背上新書包,一起結伴去對面小鎮上學了。我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書、筆及作業本。白天的時候,我可以坐在寬敞的教室里,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專心的寫字、看書,開心的唱歌、跳舞或遊戲等。慢慢的和同學們也熟悉了起來,我漸漸有了自己的夥伴。曾經自己的視野都只局限於小村子,而今,似乎接觸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視野逐漸開闊起來了。
【三】
然而,好景不長。一到雨季泛濫的時候。我半夜被雷聲驚醒,會突然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座水城。小床,像是水中的島嶼。開始的時候,是驚慌失措的,後來就慢慢習慣了,我和妹妹還會光腳在房子里玩水。但這卻給我們家的生活,嚴重帶來了不便,甚至災難。放在地上的來不急搶救的東西都嚴重受到了侵害,廚房因為大雨的來臨,而無法繼續工作。這時的父母,已經忙了半天。他們把所有放在地上的能搬動的東西都搬到了桌上、凳子上,甚至床上。此時,他們在床上,深邃的眼睛,望着滿屋的狼藉,眉毛深鎖,正在微微的嘆氣。
一直以來,我都是喜歡雨的,滴滴嗒嗒的雨聲,聽着像音樂般美好。伸手,攤開掌心去接屋檐滴下的水,痒痒的、軟軟的、涼涼的,舒服極了。據說,雨,是老天的眼淚,但我卻從未感受到老天的悲傷。此刻,我突然感到:雨,原來是我家的悲傷。突然之間,就開始憎恨起雨來。但是雨,卻從來不會因為我的喜歡,而多下幾場,就像現在,它亦不會因為我的憎恨而停止。它依然滴滴嗒嗒的下着,大滴大滴的從屋檐滴下。
我站在屋檐下,隔着雨簾望着河對面小鎮上的樓房。想起同學家裡的樓房,不僅能遮風擋雨,而且寬敞美麗、整潔舒服。最重要的是不會因為下雨而變成島嶼。第一次強烈的感受到了貧富的差距。
【四】
俗話說,付出就會有收穫。在父母不斷的努力下,不久之後,我們終於搬進了同樣是木板圍成的房子,但是屋頂卻是用瓦片蓋的。我稱之為瓦房子。
這間瓦房子,開始是別人居住的。后因搬遷到市裡。便被父母盤了下來。瓦房子,雖然下雨時會漏水,並且經歷了一次山體滑頗。但是我們一住就好多年。一直到我初中畢業。
天氣晴好的時候,父親也會去修補瓦房頂。因此,只要不是大暴雨,一般也不會漏雨。只要房子不泛水災,我還是喜歡雨的。喜歡聽着雨聲,看着雨水順着屋檐滴下,像一面珍珠串成的雨簾,美麗極了。
下雨的日子,父母一般是不需要外出勞作的。通常他們坐於客廳一隅,或看看報紙,或聊聊家常。偶爾,也會給我們兄妹三做些好吃的。我和妹妹則喜歡對着大雨歌唱,有時,也喜歡靜靜的看故事書,或寫寫字。歲月靜好,看時光慢慢流逝。轉眼就流過了N個春秋。我從一個玩沙子的小女孩,蛻變成了一個勤奮用功的寄住生,寄宿在學校。此後的我,回瓦房子的次數越來越少,以至於後來再也沒有回去了。
【五】
離開小山村好多年了,對小山村的記憶逐漸模糊,卻獨獨對瓦房子及小河記憶深刻。偶爾聽到關於小山村被政府改造的消息,心裡即開心又難過。我清楚的知道,小山村一經改造,瓦房子將不復存在了。與我們風雨相伴近十年的瓦房子,只能在記憶深處回想你的樣子了。
總想在改造之前,回小山村一睹村莊的芳容,以解思鄉之情,同時亦可加深頭腦的記憶。但是在我終於回去的那一年,小山村,已不再是記憶中的小山村了。它徹底改頭換面,把昔日蕭條不堪的衣裳退去,換上了整潔舒適的新衣。當我試圖找尋那間陪伴我很多年的瓦房子時,我已經尋不到它的位置了,更不可能尋到它飄搖的身影。欣喜之餘,竟然有些許失落。
如今,習慣了城市的生活。記憶中的小山村越發模糊,瓦房子也隨之變得飄忽且遙遠。偶爾,大雨傾城時,望着窗外朦朧的雨景,會突然憶起,曾經,有一個喜歡雨的小女孩,倚在門口,看着雨水順着屋檐滴下。
就如今夜,我聽着雨聲。又憶起了那些年、那段艱苦的歲月、那間破舊的瓦房子及那個喜歡雨的小女孩。
寫於2014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