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輝論“散文的五種缺失”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吳光輝論“散文的五種缺失” 標籤:光輝的旗幟
6月27-29日,我有幸參加了全國第二屆文學研修班,在這次研修班上,國家一級作家、中國散文學會理事、江蘇大眾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淮安市作協副主席吳光輝談了當前“散文的五種缺失”。他說,當下散文創作數量多,全國每年縣級(不包括縣級)以上報刊刊載的散文就達10萬多篇,散文創作雖然呈現出繁榮的表象,但是存在的問題也十分明顯,那就是許多散文寫作者把我國散文的優秀傳統有意無意地丟棄了,導致當前我國散文創作中出現了種種偏向,出現了“五個缺失”:
一、散文缺乏鄉土特色
吳光輝說,當前散文缺乏鄉土特色的原因之一是城市的雷同化。散文作家遠離鄉土進城生活,中國城市建設的概念化雷同,到處是鋼筋、水泥,把歷史底層的東西採光化,作家對當下城市生活缺乏獨特的發現與感悟。二是鄉土意識淡漠。作家離開了故鄉,對鄉情就漸漸地淡漠了,對農村生活就淡化了,作品里那種濃郁的鄉土氣息很少了。而散文的創作特色,主要包括散文的鄉土特色、意象特色、情感表達特色,以及語言特色等等。是散文的生命,是散文是否能夠成為好散文的關鍵,是散文作家長期形成的創作風格。追求散文的創作特色,是一位散文作家一生的追求目標。所以,要挽救散文的“鄉土特色”。三是散文的鄉土氣息要通過作家的鄉土情結去表達,散文的鄉土氣息的靈魂則是作家的鄉土情結。一方面始終把發掘和放大歷史文化、鄉土民俗中的悲情因素,作為散文創作堅持不懈的追求目標,另一方面又力圖避免沒有根植現實生活、無病呻吟式的“虛情感”,從而努力形成“廢黃河歷史民俗文化系列散文”十分顯著的區域特性。散文一直在嘗試着表達地域文化的特色。近些年,我一直在呼籲,我們的文學創作一定要從我們的腳下出發,關注我們的地域文化。讀者的欣賞習慣往往也偏重於鄉土散文。四是散文缺素材。投機取巧,看書、找歷史資料,鄉土的東西太少了,現在,文學界都在強調寫鄉土文學,舉辦各類鄉土小說、鄉土散文大賽,就是在喚起作家的鄉土意識。
二、散文缺乏大眾意識
吳光輝感慨地說,文學是社會的產物,文學必須肩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散文才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楚辭漢賦、唐宋散文都是社會的選擇。中國散文的歷史要比小說長得多,這是值得我們散文作家們自豪的地方。但從先秦的諸子散文、歷史散文到唐宋時的古文運動,他們的傳統精髓是“文以載道”,就是承載社會責任,就是對那些不合“道”的事物進行批判抨擊,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然而,現在中國的許多散文滋長起一些令人擔憂的東西,現在許多刊物發表的散文作品大多是那些脫離大眾、脫離社會去純粹寫個人情感,要麼懷舊閑適,要麼歌功頌德,要麼表現自我,要麼臨摹歷史,把我國散文的優良傳統早就丟到九霄雲外去了。我們毫不客氣地說,現在的許多散文作家已經失去了批判的力量,從而造成深度批判、深刻思考的具有憂患意識、大眾性散文作品意識。
三、散文缺乏文本意識
吳光輝認真分析了中國散文的現狀,當下的散文創作數量很多,但真正稱得上精品力作的恐怕為數極少,主要還是散文寫作者們的創作思維存在着某種傳統定勢。歸納起來,一是中國古代散文理論根深蒂固。文以載道、以小見大、形散神聚、短小精悍等創作思維,仍然束縛着今人的散文創作思路;二是建國初期“楊朔模式”的影響久遠。三是新時期至近十多年來,我國散文創作出現了兩種傾向:所謂“大散文”的功績突出的同時,也有明顯的不足。堆砌史料,缺乏生命感悟;所謂“新散文”作家在散文文體創新上有了新的成果,但這批散文要麼只注重寫法創新,要麼表現個人情調,要麼遊離社會時代。在我國散文創作發展的這種背景之下,提出散文創作的新思維,確實非常必要,切中了當前我國散文創作存在的主要癥結。最終導致散文文本在理解與實踐上的另一個極端:散文缺乏社會照應,形成所謂的“三缺”。一是“缺鈣”,散文體內缺鈣,造成散文的骨骼發育不良,造成小家之氣;二是“缺氧”,散文作者頭腦里缺少豐厚的思想氧分,所以只能發表一些小感想、小哲理,造成思想貧乏、內容膚淺;三是“缺鐵”,散文缺少錚錚鐵骨,缺少敢於與權貴與落後抗爭的批判精神,只能寫那些逃避社會現實的私人情緒。我們並不是一味否定小格局散文、小情趣散文,也不是一味肯定所謂大散文,而是就我國散文創作的總體態勢而言,存在“三缺”實在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我個人認為造成“三缺”的根本原因是對散文文本意識與生命體驗的一種極端的理解。
四、散文缺乏真情感
散文情感必須表現真我,這樣才能打動廣大讀者。但是,我國散文家往往將自己的真實情感偽裝起來,並且給讀者造成一種真實情感的假象——這就是偽真我。從我國許多古代散文名篇,一直到當下的許多名家散文,我們讀不出散文家的真情實感。我國的散文家將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然後虎起面孔去教育讀者。
五、散文缺乏真實感
吳光輝分析說,現在的散文作家缺乏散文的合理想象,新散文引進了虛構的元素,是否是對傳統散文、對散文這個文種的顛覆呢?這個文種會不會因此而消失呢?這是個大問題。讀現在的散文,感覺虛構的東西在增加,當然,思想的東西、深邃的東西也在增加。散文的本質性要素是“真實”,散文作者直接介入文本,讀者讀它,是懷着真實的心態去讀的,讀小說是虛構的愉悅,讀散文是真實的愉悅,這一點恐怕要堅守。至於有些非散文,被讀者當作散文來讀,屬於文本在傳播中的異化問題,二者不應該混為一談。我認為,散文最大的變化,還是過去強調的所謂 “神散形不散”、“真實和虛構”等等,現在都不成其為問題了,散文真正回歸到了精神氣韻的層面上來,不再是一種偽裝或拔高。
在這次研修班上,我感到收穫最大的就是吳光輝老師講的“散文的五種缺失”,我用錄音筆幾乎把它全程記錄下來,使我明確了當下散文究竟缺失什麼,怎樣才能用心避免缺失,寫出散文的鄉土氣息、大眾意識、文本意識、真情實感。在這裡,我要感謝這次主辦方舉辦研修班,感謝吳光輝先生的精彩演講!使我受益匪淺。
喬顯德
相關範文
- ·求職者要留意 使用簡歷模板的五種竅門
- ·面試最難成功的五種求職者
- ·學習弘揚毛澤東的五種精神
- ·讀《愛的五種語言》有感
- ·保持內心寧靜的五種方法
- ·求職者要留意 使用簡歷模板的五種竅門
- ·使用簡歷模板的五種竅門
- ·讀馬克·吐溫的《生命的五種恩賜》有感
- ·愛的五種語言讀書筆記
- ·一篇“散”文
- ·“豁亮”的散文散文的“豁亮”
- ·“失”並快樂的(裴順民)
- ·總有一種缺憾的情
- ·沒有人煙的風景,再美也是一種缺憾
- ·“得失”之間談做人
- ·初涉散文的感想
- ·論散文的語言美
- ·寫散文的感覺
- ·花滿樓(蘇憶安散文的開端)
- ·散文的文采
- ·近體詩與現代散文的“物與情”考
- ·在他鄉生活里寫散文的人
- ·淺談鄉土散文的感悟
- ·對散文的理解
- ·任蒙散文的審美境界
- ·中國散文的走向
- ·5分鐘掌握撰寫精美散文的基本方法
- ·散文的意義
- ·包裝年代的閱讀障礙——對散文的留戀
- ·學散文的困惑
- ·散文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