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諾鄧:隱逸深山的千年文明

諾鄧:隱逸深山的千年文明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諾鄧:隱逸深山的千年文明 標籤:兩個文明建設

  雍正《雲龍州志》記:“諾鄧、順盪(鹽)味更咸,不必澆灶,而遂能成沙”。由於鹽業經濟的發達,諾鄧村歷史上曾一度成為滇西地區的商業中心之一。從上世紀50年代鹽的生產運銷收歸國營,繼后又停產荒廢后,長期形成的以鹽業為主的繁榮的商品經濟時代結束,諾鄧隨之衰落,被迅速發展的工業文明遺棄在一座偏僻的山嶺。諾鄧的沒落也許是歷史的必然,但因為隱逸深山,這座小村莊得以保存千年風貌卻也是事實

  我曾有好幾回住在諾鄧,早晨朦朦朧朧醒來,常常聽到篤篤的聲音滑過窗口,頓時一切都變的遙遠而空曠,那是村民們趕着騾馬出早工了。雖然鄉村公路早已建成通車,但在諾鄧這恬靜的村莊,馬隊還是短途運輸的主要工具,當馬蹄踏過石板的響聲和趕馬人清脆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歲月在這隱逸深山的村莊開始了新的輪迴。

  諾鄧坐落於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城西北面的山谷中,沿一條鄉村公路蜿蜒而上,當行到山窮水盡疑無路之時,一座小村莊豁然顯現,讓人頓覺詩意盎然。“諾鄧”一詞是白語的譯音,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唐代樊綽所著《蠻書》已經對諾鄧有過明確的記載。此書的成書年代在唐懿宗咸通三年,即公元862年,以此推算,“諾鄧”村名見諸於史籍至少已經有1143年以上的歷史。自此以後近1000多年的時間,諾鄧村名一直沒有改變,成了滇西北地區年代最久遠的村落。作為白族最早的經濟重鎮,滇西最集中的明清建築群和明清文化的遺蹤,源遠流長的歷史底蘊決定了千年白族村深厚的文化內涵。

  諾鄧土著居民村落的形成,最早可追朔到漢代,後來自元、明以來,南京、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山西等地陸續有移民因經商或仕宦之故遷來,在同當地原住居民融匯結合后,形成了諾鄧村現有居民格局。歷史上諾鄧村最興盛時期,其本村有近400戶人家,常住人口2600多人,還有為數眾多的經商、務工、雜藝等等流動人口。清末以來,由於鹽業經濟逐漸轉入低潮,人口開始大量外遷,諾鄧村本村人戶逐漸減少,許多居民房屋或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或因地質變異而坍毀,或因人為因素被拆除,諾鄧村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民居消失了,現有的283戶人家,有單家獨院居住的,也有許多是兩三戶人家同住一院(以弟兄分家立戶等形式)的多民族融合的白族大家庭。

  諾鄧井礦鹽業最早產生於秦漢時期。西漢元封二年,漢武帝開滇,因為諾鄧等地產鹽而設雲龍為比蘇縣(古白語中,“比蘇”即“出鹽地“的意思),諾鹽在滇西早已負有盛名。

  從有明確記述的唐代開始,諾鄧村的發展演變已完全依賴於鹽業經濟的興衰。南詔時期“細諾鄧井”的鹽業生產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公元1383年,明政府設雲南四提舉司,其中的“五井鹽課提舉司”治所即在諾鄧。提舉由中央政府委派,一般以鄉進士提舉五井,如今諾鄧黃姓李姓等族先祖均為明代內地進士提舉五井而其子孫落籍於此。到明朝中後期,五井提舉司年上繳中央政府的鹽課銀達3.8萬多兩。

  因諾鄧鹽質非比尋常,雖然價錢較高,稍有地位者卻非諾鹽不買。鹽商更是以高價爭購諾鹽,擲劣鹽於不顧。而另一方面,鹽務管理機構寧舍高價不售,明確規定以雲龍鹽搭銷喇井鹽,以諾鹽搭銷雲龍各井鹽。諾鹽製成顆狀、檯燈式,還有一種是用作禮品和供品的彌勒和獅子鹽,後來多為筒鹽,通過馬幫遠銷四方。古代諾鄧的商路驛道東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騰衝;西接六庫、片馬;北連蘭坪、麗江、西藏。一時商賈雲集,百業興盛,小小邊隅井地諾鄧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儘管雲龍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但明、清兩朝還是文風蔚然、人才輩出。然而遺憾的是,許多有真才實學之士,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只能終老於鄉科

  公元1466年,福建人黃孟通任五井提舉,任職9年後因所轄順盪井鹽課任務未能完成,遂留下子孫在諾鄧補征鹽課,自己告老回歸福建。黃孟通走時心情如何?留下子孫補征鹽課是出於怎樣的考慮?也許,這位失落的老人永遠都未曾想到黃家後來竟成為了諾鄧最光耀的人文景觀。到清嘉慶年間,黃姓14代人口已經發展到145戶,提舉司衙門逐漸演變成黃氏的“私家宅子”,衙門舊址也在乾隆年間改造成黃氏族人的科舉“題名坊”。

  科舉時代雲龍中“進士”三人,其中諾鄧有二,既祖孫進士黃紹魁和黃雲書。黃紹魁“蜚聲朔北”、黃雲書“文章為天下士人知”。祖孫進士美名遠播,作為黃紹魁父叔輩的舉人黃桂功不可沒。黃桂生於康熙三十九年,因小時家貧,47歲才赴試,中乾隆丁卯科鄉試第六名舉人,為亞元,是雲龍歷史上第一位著名詩人,其詩蒼深,頗有大唐遺風。雲南最早的詩歌總集《滇南詩略》曾收選其詩詞數首,被譽為“滇中一儒傑”。然而即便中舉,一時名聲遠揚,黃桂終不得志,后因“見析薪有克苛之子”,遂決心於林下優遊,不欲為五斗米折腰,而矢志著述,漫漫求仕之路以最終以歸隱而終結。

  黃桂雖一生坎坷,但對振興家鄉教育、加強教化、培育人才卻功勛卓著。他和貢生楊元復,廩生楊瑗,生員楊秉正倡修建起了孔廟和崇聖寺,作為校舍進行教學。雲龍第一名進士馬錦文是他的學生,黃紹魁也多受其教益。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這位雄心稽古的老舉人悄然離去,把諸多感慨留給了後人。

  每次穿行於諾鄧村石塊鋪就的小巷子里,每次站在古老的石牆、廟宇之下凝望,我總感慨到底是什麼力量把這小村莊擺弄得如此精巧?然而歲月變遷,當所有往事都在談笑中遠去,唯有斑駁的建築還在訴說著曾經有過的輝煌

  諾鄧村所有民居都傍山構舍,層疊而上,建築式樣基本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一正一耳”、“一顆印”等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築布局。現存民居建築中,主要有明、清時期的建築,有一部分是民國的建築。北山主體民居建築帶現存明、清兩朝古建築40餘個院落,無論是四合院,還是“三坊一照壁”式結構,平面組合都結合山形地勢特徵,隨高就低,構思奇巧,且有古街鋪、古市肆等,街向縱橫交錯,風格各異;北山黃家寨子現存民居建築屬明清時期所建的約20餘處院落,以河東民居建築群現存明清建築30餘個院落,其中以四合五天井串連遞進式院落最具特色;河頭民居建築現存明清建築約10餘處,其中“銀匠家”等院落建築建於300多年前,古老別緻。

  諾鄧民居建築重視工藝精美,院內裝飾頗為講究,凡抬梁構架、檐頭挑枋都雕刻有蟠龍翔鳳,圖案美觀精細。每戶人家正房、廂房、面房或照壁的布置和工藝都各有特色,幾乎找不出完全相像的兩家來。諾鄧村的照壁由於主房、廂房和廳房因山勢高低錯落,顯得高大而又順應各家地勢特徵。諾鄧民居建築中“大門”式樣最為豐富,門向也不盡相同,其風格氣派豪華而不失文雅。各家正房“堂屋”的風格,都體現古樸典雅之風,很多人家至今還保留着明清以來的傢俱、古董、什物。

  諾鄧村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是“萬壽宮”。據記載,“萬壽宮”為元代建築,當時是外省客商的會館,明初,將會館改作寺廟,稱為“祝壽寺”,現存詩碑云:朝賀明時習拜舞,萬年祝壽聽山呼。到明末清初又改名為“萬壽宮”。宋元以來諾鄧村經濟的發展,從萬壽宮的演變可窺一斑。這種建立在古代生產流通基礎上的繁榮極大推動着地方文化生活的發展。

  諾鄧古代建築除民居外當屬廟宇最多、最具特色和文化內涵。諾鄧村廟宇建築在康乾時期最為鼎盛,至今猶存玉皇閣廟宇建築群及香山寺等20餘處遺址,這些寺廟建築絕大多數都體現着道家建築風格。

  玉皇閣廟宇建築群位於諾鄧北山山頂,四周古木參天、陰翳蔽日,宏偉壯觀的三層閣樓式建築玉皇閣大殿高聳雲霄,大殿建在3米左右的石台上,殿高16.4米,閣面寬13.8米、進深13.3米。殿前院內植修竹奇花,還有四百年多樹齡的黃連樹、紫薇、扁柏、金桂、古梅。黃連樹平時枝葉蒼翠,到秋天滿樹火紅,把玉皇閣點綴得氣勢磅礴。玉皇閣廟宇建築群大小九院,幾百年來時興時廢,迭經滄桑。道光元年二月二日,久未修葺的玉皇閣突遭大火,頃刻間片瓦無存,現存為道光七年重建。

您正在瀏覽: 諾鄧:隱逸深山的千年文明
網友評論
諾鄧:隱逸深山的千年文明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