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土地改革時期的幾個最初印象(上)

土地改革時期的幾個最初印象(上)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土地改革時期的幾個最初印象(上) 標籤: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土地改革時期的幾個最初印象(上)

  (1951年,6-7歲)

  一九五一年的土地改革,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我還小,又要讀書,沒能從頭到尾了解整個過程。但是其中的一些片段,倒是有所記憶,不妨重現一遍,或許有些獲益。

  場景一 工作同志

  我家住在一所大房子里,睡間在左邊橫樓,廚房在右邊橫屋。其間,要走過一段走馬欄杆,穿過左邊橫屋和天井,經過正身上廳和兩道巷門。

  一天清晨,我起床后,從橫樓上睡間里出來,要過到廚房去。剛穿過左邊橫屋,來到天井邊,就看見一個陌生男人在刷牙、刮舌苔、洗臉。到了廚房,我問媽媽,剛才我看見的陌生人是誰,媽媽說是工作組的張同志。

  第二天清晨,我同樣看見張同志在刷牙、刮舌苔、洗臉。特別是刮舌苔,我還沒見過,就停下腳步來看。張同志看見我站在那兒,就一邊洗臉一邊跟我說話。他說他叫張紅(音,後來才知道是客家話同音字“轟”。),問我的爸爸媽媽是誰,睡在哪兒,廚房在哪兒。這時,蕭嫂從張同志身後的廚房裡出來,一邊用手指一邊說,替我回答了問題。我感到奇怪,到廚房問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媽媽說,工作組的張同志吃住在他家裡。

  我心中好納悶:蕭嫂有一個婆婆和三個兒子,他的丈夫鼎華哥前年死了。張同志為什麼住在她家,而不住在別人家呢?

  場景二 妯娌對話

  那時候,小弟還沒有出世,媽媽挺着大肚子,哥哥跟着爸爸到峰市街學裁縫去了,家裡只剩我和弟弟陪着媽媽。

  第2010天, 吃早飯時,巧娣伯來到我家廚房,壓低聲音跟媽媽說:“賴巴子,昨天晚上工作組叫我們到大樓下開會,你沒有去。”

  媽媽問:“都說了些什麼?”

  “講評地主、沒收地主財產,還有分田地的事情。”巧娣伯說,“大哥會被評為地主。還有阿珪子、周古頭,一共三家。”

  媽媽問:“哎呀,這麼多呀!那其他人家呢?”

  巧娣伯說:“有的評為中農,有的評為貧農、僱農。”

  媽媽問:“是怎麼評的呀?”

  巧娣伯說:“我也說不清楚。有的人很有意見。”她回頭朝門口看了看,悄悄地說,“散會後,裕善樓下聚了一些人。他們有的人對評成分很有意見,說要把工作組扔到糞坑裡去浸糞……”

  媽媽說:“那可了不得呀!巧娣嫂,我們還是少說一點好哇!”

  我聽了她們的對話,真有點替張同志擔心。

  場景三 沒收地主財產

  第2010天, 工作隊張轟同志帶來了好多人,有本村的,也有別村的。他們分成幾組,分別對大伯(伯權)、阿珪伯(達權)、周古頭(如周不在家,有他的老婆王素才在)三家地主先進行財產查封。

  因為工作隊事先都摸了底,哪個房間是誰家的,一清二楚,所以他們一到,就直奔他們三家的房間,關門,上鎖,貼封條,然後,才一間一間地搜查,登記。發現契約文書、或有象徵紀念意義的文字、甚至圖書畫冊,一律扔到火里燒掉;發現“浮財”(指糧食、現金、床鋪、被褥、傢具、器物等),除一些生活必需品(諸如鍋灶、碗筷、床被、農具等)按其家中現有人口留下一部分外,其餘全部沒收,叫來人搬到三河鄉政府去,至於田地、山林,也一律沒收,由政府重新分配。

  當查抄大伯房間的時候,爸爸剛好回來了。他看見爺爺的畫像和一架時鐘,向工作組同志提出要求:“那不是伯權的個人財產,是我父親的遺產,我也有一份,我要把他拿出來。”工作隊同志答應了。所以,這兩件東西總算保存了下來。

  工作隊抄沒了多少財產,那三家人是不知道的,反正看着人家搬走就是了。後來,我覺得他們家的東西,也跟大多數人一樣,確實不多了。

  (未完待續)

您正在瀏覽: 土地改革時期的幾個最初印象(上)
網友評論
土地改革時期的幾個最初印象(上)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