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家”的隨想

“家”的隨想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家”是什麼?

  日日自然地往家裡走去,從未好好思考過這個問題。我的家很溫暖,我也戀家,我從不會有意識地想到“家”的含義。然而,這些天,我卻時時會想到這個問題。

  家,按古人造字時候的意思,寶蓋頭是房子,“豕”是豬,是一個房子下養着一頭豬,一戶人家若養有豬,這才算得上一個安穩的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國家文字委員會曾經把“家”字簡化為寶蓋底下一個“人”字,意為房子里住有人即為家。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周到的。試想,旅館里住着人,那也是家么?軍帳中住有人,那也是家么?我想,古人造字時肯定也想到了這些,但他們想得更周到,房子里光住有人還不能成為家,只有同時養有豬,才是一個真正的安穩的家。

  現代城市人當然不會養豬了,那怎樣才算個“家”呢?美國一個著名的百萬富翁,在平安夜躺在廣場邊上,與乞丐無二。警察過去驅趕,卻認出了他,於是說:“今天是平安夜,大家都回家去了,您為何不回家呢?”富翁說:“我哪有家啊!”警察指着他的別墅說:“那不是您的家嗎?”富翁悲傷地說:“那只是我的房子,怎麼是我的家呢?”我想看到這裡,你已明白“家”的要素肯定不止房子和人了。

  人們肯定都會說: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生活在一個屋子裡,就是家。是的,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有個屋子,就是家,除此,就會不像家。現代人都這樣生活,都在這樣的家裡過着日子。這是人類社會的常態。然而,當每年到了春節時候,如潮的人們無論如何都要趕回家鄉去過年,那種波瀾壯闊的場面,又是否引發了你關於“家”的一些想法呢?人們在工作地多有自己的家,回家過年,只是回到父母身邊而已,然而人們卻無論如何都要回去。或許,在人們的潛意識裡,只有父母的那個家,才是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家,有父母在,才是我們的家。

  冰心老人晚年做夢,經常夢見自己還是個小女孩,在北京城裡找不到回家的路,於是黃包車夫把她舉上車去,然後把她拉回中剪子巷。中剪子巷是她小時候的家,世紀老人夢不到自己的現在的家,卻常常夢見小時候父母的家,說明什麼呢?

  其實,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都眷戀着小時候的有父母,有兄弟姐妹的那個家,在那個家裡,有父母愛着,有兄弟姐妹關心幫助着,那是一個絕對安全、溫暖的地方。我們後來也成家了,然而我們是這個家的“大樹”,我們必須為這個家遮風擋雨。這個世界有着許多的危險,讓我們時時感到不安全,我們必須使出渾身解數來對付,來保護我們家的安全。而在小時候父母的那個家裡,父母就是家裡的“天”,我們是絕對安全的,家裡只有愛,只有溫暖,所以在我們小時候的那個家裡,我們的心最安,那個家,就是我們心靈深處真正的家。

  我跟母親生活在一起,我們一家三代人融融和諧,溫暖幸福。然而,我還是極少夢到我現在的家,倒是常常夢到老家,夢中自己還在老家生活工作。十年前舉家來穗時,堂弟說:“全搬走了,你十年也難得回來了。”不知堂弟是否傷感之餘發出這樣的感嘆,但即使真可以這樣做,我也是做不到的。

  東坡學士說:“此心安處是吾鄉。”心安之處即故鄉,當然是東坡居士為慰自己的一再被貶而說的話。當然,蘇大學士不是凡人,據說他出生之時家鄉眉山的草木皆枯黃,而他去世后眉山的草木又茂盛了。這說明,是家鄉山水鍾靈毓秀,才有天才的蘇大學士,他是集天地精華而成之物。因此,他能真正地做到“此心安處是吾鄉”,而我們一般人,則應該是“此心安處是吾家”,心安,便是家的所在。

  心安,便是家的所在。何處心安?何處當為我們心靈的棲息之所?何處是我靈魂的故鄉?

  家,是港灣,是安全溫暖的所在。有父母在,有家人在,我們就心安。心安之處,便是我們內心深處真正的家。

您正在瀏覽: “家”的隨想
網友評論
“家”的隨想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