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網絡散文 > 陳勵忠:遨遊在藝術的自由王國

陳勵忠:遨遊在藝術的自由王國

手機:M版  分類:網絡散文  編輯:pp958

陳勵忠:遨遊在藝術的自由王國 標籤:798藝術區 做最好的自己 遇見未知的自己

  文/木青

  陳勵忠,浙江諸暨楓橋人,這個生長在“楓橋三賢”故里(王冕、陳洪綬、楊維楨的故鄉),受“三賢”文化影響的人,從小就喜歡繪畫。能書善畫不足為奇,奇的是:陳勵忠這個畫家,從喜歡繪畫,到一舉成為當代實力派畫家,從畫一般的中國畫,發展到能畫出大氣磅礴的五幅掛在武廣高鐵貴賓室的巨型國畫!這是一個飛躍,是一個奇迹。成績的取得,果然離不開畫家陳勵忠長期的艱辛和磨練,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是成功的必要條件,然而對於陳勵忠來說,他的作品能達到今天這個水平,除了孜孜不倦的努力,更離不開他身上獨有的對於中國畫的悟性、靈性與創新。

  陳勵忠是我幾十年前的老朋友。他闖勁十足,是當時全縣最年輕的革委會會員。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當猛然看到陳勵忠的巨型國畫時,剎那間他竟成為熟悉的陌生人了。他在中國畫上的造詣,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一段時間裡,他請我看畫,他與我言談,甚至我們共同討論,讓我慢慢地認識到他成為藝術家的獨特發展軌跡。

  陳勵忠從興趣出發,走過了一條“學習——實踐——提高,再學習——再實踐——再提高”的道路,最終登上藝術殿堂,畫出了具有久遠魅力的國畫珍品,這其中隱含着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這就是發展的必然性與曲折性。陳勵忠用50年的創作實踐,完成了一個漂亮的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的華麗轉身。

  中國畫始於六朝,盛於唐宋,千百年來發展緩慢,是因為它的風格、標準被定格在某一時空,變成千古不變的教條,使中國畫的創新發展變得艱難而曲折。然而,新生的、代表發展方向的東西終究是勢不可擋的。宋朝畫家馬遠,衝破水墨,畫了一點淡青,似乎成了叛逆,受到種種指責。白雪石看到灕江水平靜如畫,倒影清晰,便畫了平靜水中的倒影,有人說太俗氣,不符合國畫技法,但人們卻喜歡這個倒影。張大千先生搞了一點洋為中用,大家質疑他,說他剽竊別人的東西,把中國畫搞得像西洋畫……然而,一點淡青,已經發展到青、綠、藍甚至黃、紅;一個倒影,已經發展到不可或缺,還多了點淺淺的顏色;“剽竊”西洋畫法的大千先生,竟然被稱之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西合璧,為我所用的創新派大家”。

  陳勵忠從中就悟出了一個大道理:把某一時段的風格、標準當作“緊箍咒”,是僵死的,是沒有生命力的,必然要被歷史所拋棄。新生的東西,代表發展方向的東西,雖然初始時如星星之火,但其發展勢頭必然是強大而不可阻擋的。一點淡青,一個倒影,雖看似微小,但它卻代表着未來,具有勢不可擋的強大生命力。認識到這一點,對於畫家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更是值得慶幸的,因為它從根本上解決了畫家的方向與動力問題。對於每一個有開拓性、創造性的畫家來說,要不落俗套,不步人後塵,只有把眼光着眼未來,才會有更加高遠的目標和不竭的動力。

  對於搞藝術的人而言,自然界永遠是解決藝術方向與動力的導師,即所謂“外師造化”。因此,一隻蜘蛛、一顆葡萄,都可以給頭腦聰明的陳勵忠以極大的啟示,即所謂“中得心源”。

  畫壇巨擘陳洪綬曾經參加過一次鄉試,交卷時不小心把一滴墨汁滴在了試卷上,情急之中,陳洪綬竟把這滴墨汁改畫成了一隻小蜘蛛。沒想到,就是這隻畫得蠢蠢欲動的小蜘蛛,可將批卷的老師劉宗周嚇得不輕。這不過是老祖宗的一個小故事,但是,陳勵忠卻從這個故事中認識到:蜘蛛並不美,而且丑,甚至惡,可在陳老先生筆下,這隻小蜘蛛竟然具有嚇人的魅力,簡直美到了極致,完全可以與《十五貫》中的婁阿鼠相媲美。美有如此強大的力量!美與丑這對矛盾在小蜘蛛身上也存在着、鬥爭着、轉化着。

  近代著名畫家黃賓虹有一段國畫論,說“絕似物象,此欺世盜名之畫。絕不似物象者,往往託名寫意,魚目混珠,亦欺世盜名之畫。絕似又絕不似物象者,此乃真畫。”遵循這條標準,陳勵忠開始用新的手法畫葡萄,試圖突破傳統的葡萄畫。為了畫好葡萄,陳勵忠觀察分析了各種各樣的葡萄品種,這林林總總的葡萄在他的腦子裡吵了無數次架,最終他創作了頗為自得的一幅葡萄:玉質感強,晶瑩剔透,翡翠瑪瑙色澤……請了幾位權威大家點評,得到的卻是全盤否定,說畫得太逼真,畫得像油畫,不懂中國畫的規矩和理念,等等,並扔給陳勵忠一本黃賓虹的畫冊,叫他好好領悟,弄得陳勵忠一頭霧水。對照黃賓虹的國畫理論,似乎覺得他們評得也不無道理。可是,當陳勵忠將葡萄畫一放進書畫市場,竟引來了眾人的圍觀,人們爭相購買,陳勵忠趕畫了十多張,依然是供不應求。怪了,難道這些買畫的人是“阿斗”?陳勵忠在思考着,為什麼人們這樣喜愛自己的葡萄?後來慢慢悟到,自己的葡萄正是對黃賓虹國畫論的最好詮釋:這葡萄畫就是那麼絕對的像,因為它是客觀世界的藝術再現;就是那麼絕對的不像,因為它同時又是主觀世界的藝術表現。“再現”是寫實,“表現”是寫意,這就是“絕似又絕不似”。惜乎現在那些脫離群眾的權威們,鑽進了牛角尖不能自拔,永遠也讀不懂黃賓虹的畫畫論,更遑論創作群眾喜愛的作品了。然而,陳勵忠卻在默默地冥思,苦練。

  “蜘蛛”的感悟,“葡萄”的經歷,僅僅是陳勵忠創作生涯中無數事例中的兩個,但不難看出,陳勵忠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不斷地解放思想,敢於批判性地繼承傳統,不斷地與時俱進,以大膽的實踐和創新,去推動國畫藝術的發展。“只崇拜真理,不崇拜權威”,是他的一句口頭禪。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陳勵忠始終永葆國畫創作的“青春”,雖有大器晚成的“悔遲”,但陳勵忠志在千里,滿懷着創作的激情,腳踏創新的動力,一次次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使他在創作之路上越走越寬廣,越來越爐火純青。

  我親眼目睹了陳勵忠的這種艱苦耕耘的勁頭。2012年3月5日上午十點鐘,陳勵忠來電話,邀我等幾位朋友前去他家評說他剛完成的一幅巨型國畫。一進客廳,一幅《東白山晨曲》的巨型山水畫讓我們驚呼不已,激動難抑,這幅長5.03米、寬1.75米的鴻篇巨製,鋪滿了他家整個客廳。在我們的詢問下,陳勵忠告訴我們真相,他說:“這麼大的畫不能放長,我們夫妻倆昨晚又忙了一個通宵,還沒吃過早飯呢。”又說:“這麼大的畫,只能夫唱婦隨,雙雙趴在地上,一個在前面畫,一個在後面用電吹風趕緊吹乾。通宵達旦對我們是家常便飯了。”通宵?有救災搶險的通宵,有逼迫勞動的通宵,有善男信女坐庚申的通宵,有燈紅酒綠的通宵,有麻將撲克的通宵……而我們在第一次從天才畫家的嘴裡聽到了“夫唱婦隨繪畫的通宵”且“家常便飯的通宵”!

  欣賞之餘,我也恍然大悟,如同眼前這巨型國畫所表現的:東白山雄偉的主峰;不怕風霜雨雪的會稽山勁松;東方初升的太陽,雖有薄霧,但即將噴薄而出……這一切,難道不就是陳勵忠藝術之路的寫照嗎?在我眼裡,陳勵忠的確是長高了!

  陳勵忠長期磨礪打下了紮實的國畫功底,這是成功的一個“必然”,這個“必然”,在武廣高鐵這個“偶然”中終於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和展示。懸挂在武廣高鐵沿線貴賓室的五幅巨作:衡山站的《山光雲影共增輝》、《山色秀可餐》,氣勢雄偉,蔚為壯觀,形神俱備,大有“雲霧繚繞山水澗,千山群峰插碧天”之感。咸寧站的《松山迎客圖》,景色迷遠飄緲,空靈多變,詩情畫意盡收眼底,可謂“百態千姿舞仙山”。韶關、清遠站的《南國紅棉》、《旭日東升》,山巒突兀嶙峋,水雲幽蘊幻惚,“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豈一個“秀潤多姿”可以形容。這五幅巨型國畫,便是陳勵忠志在千里、探索創新的見證,五幅巨作,直接或間接地代表了當代中國畫的實力與方向。

  陳勵忠十分注重體驗生活,他懂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為了厚積薄發,習慣於從大千世界的千變萬化之中尋尋覓覓,領悟“天人合一”的儒釋道禪的文化意韻,故爾總是靈感飛揚,涉筆成趣,自覺不自覺地將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創作推向新的領域和高峰。在創作實踐中,陳勵忠對於素材的選取十分嚴謹,他精於概括提練,擅長布局立意,嫻熟筆墨駕馭,構勒新穎別緻的意境,為祖國大好河山引吭高歌。尤其是在空間的處理上,陳勵忠更是匠心獨運,豐富發展宋代郭熙的“三遠法”,在傳統繪畫勾勒、皴擦、點染的技法上,巧妙地採取了“密筆皴擦,反覆加皴加染”的大膽探索、創新和實踐,令人拍案叫絕。這樣一來,陳勵忠不但在技法上對龔半千線條理論進行了完善,而且一次又一次地挑戰了色彩的極限。他的任何一幅作品,都是形、意、神三者完美結合的典範。作品的虛實處理也十分精到,善於運實入虛,特別是畫面的主體與陪襯、聚與散、疏與密的擺布非常得體,明暗、對比、呼應、跌宕相當自然,其間動靜結合,輪廓明顯,結體完美,呈現多種意境,或幽深或典雅或磅礴……均各具姿采。山水畫之外,陳勵忠在人物畫和花鳥畫的表現中,精緻工細,“物理、物志、物情”三者俱到,直逼兩宋諸大家。他似乎不在繪畫,而是在不斷地向人們展示現實世界的多維和激情。因此,每欣賞陳勵忠的畫作,便是一次震撼心靈的視覺盛宴的享受。

  繪畫藝術對於陳勵忠來說,不僅是一種愛好,一種寄託,更是一種追求,一種責任。在創作過程中,他不慮別人評說之高下,行自由之特立獨行,以浪漫無羈的炙熱情懷,去追尋靈魂深處的夢與詩,心想目及,筆到意到。近年來,陳勵忠的國畫創作更是一發而不可收,他無拘無束,將所思所見盡情地抒發在一幅幅作品之中,宛如遨遊在自由王國里的一位探索者、實踐者、創新者。因而,他的畫作大有統合天地人、古和今、中和外一切可見可知的繪畫資源,向人們傳遞出大量的自然原生態和人類改造自然深刻變化的時代氣息,使二者緊密融合,形成一種神秘幻彩的多維境像,其氣勢之宏大、創意之獨特、技法之新穎,令人嘆為觀止。

  但藝術是無止境的。陳勵忠的藝術道路還很長,有更高的目標有待於他去追求。但是,我們毫不懷疑,陳勵忠的頭腦里藏着一個富礦,他一定不會辜負我們的期望,會不斷地開發自己頭腦里的這個富礦,去攻克國畫藝術一個又一個的瓶頸與難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會把“國畫大師”這個沉甸甸的稱號送給這位“三賢”的後來人。

您正在瀏覽: 陳勵忠:遨遊在藝術的自由王國
網友評論
陳勵忠:遨遊在藝術的自由王國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