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景散文 > 花洲書院紀游

花洲書院紀游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得得9

  花洲書院記游 (2005年)3月2日 星期一 多雲轉陰 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去游剛剛修復的花洲書院。 花洲書院在其原址上擴建而成,位於(鄧州)市區東南,人民路與穰城路交口北角,毗鄰鄧州市一高(現為鄧州市花洲實險高中),佔地100多畝。 9時許,我們穿過高高挺立的“景范坊”,跨過外城河石拱橋從南大門步入花洲書院景區。景區內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拾級而上古城牆,沿級壘石成景,夾道翠柏成蔭。蹲伏在城牆上的狀公似小松鼠的室外音樂器,從通紅的殼體內奏出鄧州籍古箏大師曹東扶先生的經典名曲《高山流水》,箏鳴叮咚,曲聲悠揚。 站上城牆,舉目四望,自西而東築有覽秀亭、春風閣;折向北又有文昌閣,北至盡頭則是紀念造字祖師的連廊倉頡亭。 順級而下,迎面是黝黑的范仲淹墨玉雕像,似在照示範公勞碌奔波、治國戍邊、飽經風霜不平凡的一生。范公身後的照壁上鐫刻着鄧州籍著名書法家張志和手書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照壁西邊為舊時書生洗墨的硯池,池中屹立着後人為紀念范公建築的“景范亭”。壁內狀元苑內築有“不欺堂”,是為紀念范公書贈鄧州新科狀元賈黯“不欺”二字的故事。 背依古城牆東北角疊石為山,流水飛瀑。其上三層四角的春風閣尚未竣工。完工之後,登臨眺望,書院全景定能一覽無餘。 轉過照壁,自西而東,依次建有名人館、範文公祠、花洲書院。書院之東,集水築山,建亭築廊,雕梁花棟,自狀元苑以北春風堂、松風軒、百花洲、學海書舟、清風天籟、閑呤亭、嘉賞殿等組成了天學書海景觀群。 名人館中彙集鄧州古今名人,碑壁連廊,奇山點綴,書畫飄香,建有醫聖張仲景展覽館、當代文學大師姚雪垠文學館。從中可了解鄧州古今燦若星漢的大家名流:霍去病、杜茂、宗炳、岑參、鐵鉉、習仲勛、韓作黎、張新芳、盧直夫…… 范文正公祠向世人展示了范公勵志苦學、報國憂民的偉大的一生。范公幼孤,就讀古寺,划粥斷韭。1015年進士及第后,“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文以治國,武以戍邊。主持“慶曆新政”失敗后,於1045年謫知鄧州。 范公在鄧州勤政為民,息訴興教,修建花洲書院。在此寫下飽含憂樂精神的《岳陽樓記》。擴建后的花洲書院用實物圖畫展示了古代書院變遷史。並依制建有先聖殿、藏書樓。 走出書院,向東信步進入景區,從不欺堂向北,牡丹院內鬱郁叢叢,紅的、黃的、白的牡丹爭奇鬥豔,在和風中向遊客頻頻含首。 山洞內溪水淙淙,游廊之側彩魚戲嬉。清風天籟亭中,似聞風聲雨聲讀書聲。書海亭上,若見文波詩濤。 景區盡頭,自西而東,一條長廊曲折往複,拾級皆景,攀上古城牆,廊盡有亭,是為倉頡亭。 漫步花洲書院,心靈之弦為范公的精神輕攏慢拈,感慨頗多,以詩抒懷: 慶曆六年 九月十五夜 皓月千里 飄渺如煙 水樣流動的月華 洇潤花洲書院 覽秀亭上 您拈筆凝望 《洞庭晚秋圖》 浩淼湖波 浮光躍金 您的神思 乘清風明月 暢遊洞庭 仙臨岳陽新樓 放眼 湖光山色繪就的 幀幀美圖 就在這花洲書院 攜神侶仙的聖賢 揮岳陽樓為妙筆 濡洞庭湖水做華章 一曲憂樂天下倡 扶倚亭閣樓台 畫枋雕欄 我與大宋宰輔手搭着手 拂拾史海翻騰的浪花 如理您風中飄逸的袍服 岳陽樓擎起千古憂樂炬幟 洞庭湖波盪范公情思神理 覽秀亭蘊星月風雲四季畫 花洲雨霖聖學春華秋實多 ……

您正在瀏覽: 花洲書院紀游
網友評論
花洲書院紀游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