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美散文 > 詩歌教學模式隨想

詩歌教學模式隨想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小景

詩歌教學模式隨想 標籤:語文教學

  時候已是深冬,天氣是那樣的陰霾,我象往常一樣按照固定的時間點起來,甚至比往常還要早幾分鐘,從家出發,前往23路車站牌,一路上心想,今天真的是不慌不忙,從容不迫,不用急急惶惶了,雖然是霧氣朦朦,雖然是寂無人聲,但是我走得很輕鬆,很有節奏,只聽見高跟鞋敲打路面的清脆的撞擊聲。

  一想起那天講公開課的種種收穫,各個環節的把握,語言的凝重,深沉,以及以後的努力方向,我的腳步更加輕快了,不自覺的哼起了那首音域寬廣的歌,是誰帶來了遠古的呼喚……

  恍然覺得一個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真的是其樂無窮(不知不覺已走到了站牌前)

  今天早讀該幹什麼,《故鄉》一課的錄音,讓學生聽一聽,感受一下,這是一篇小說,小說的教學以及其他幾種文體的教學(文言文、詩歌、童話)應當有一個大致的模式和框架,作文活動課、聽說訓練以及……

  在昨天的詩歌教學中,我已初步領悟到真正體味到詩歌教學的初步模式:

  1,粗讀領悟情感

  2,細讀表達情感

  3,再讀玩味思路

  4,研讀品味語言

  5,查閱生平背景

  6,尋找契合點

  “歌以言志”詩歌是用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它是作者情感的載體,作者的情感的積聚產生,噴涌而出,常要有一個觸發點,在一個特定的場景中、事件或賞景過程中產生,那麼作者就會把這思想的產生、起伏過程寫出來,這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者說結構形式,有時思路是很自然的,有時作者是為了追求一種異峰突起峰迴路轉或者跌宕起伏……等等,就要匠心獨運刻意設計一種與自然順序相悖的結構形式,比如倒敘,比如欲揚先抑。

  如果想要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必須感知文字感知語言這就涉及到了粗讀,在讀的過程中,剛開始枯燥乏味,讀了幾遍之後,似乎有了一點感覺,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繼續讀幾遍之後,漸漸有了較為合適的詞語來表達,這時候一下子明白了一些東西,算作是頓悟吧,真會有山重水複柳暗花明的感覺,那時你在閱讀過程中的苦就會煙消雲散,代之而起的便是興味盎然,其實在這個理解情感的朗讀過程中你已不知不覺熟讀成誦,何須老師強調,不會背不準回家,真的是自覺自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甚至你還會深層的探究下去,作者的這種感情是怎樣傳達出去的?是借景抒情,還是寓情於景,還是在寫景敘事的基礎上自然抒情?甚至你還會更深一層的探究下去,同是此地此景,為什麼作者觸景生的情不一樣,這時你就會查閱作者的生平以及當時的背景,比如《觀滄海》,滄海壯闊氣勢,以及吞吐日月的壯麗及胸懷恰好與曹操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相吻合,相碰撞,於時便應運而生了,也或者是作者的某種思想感情早就積聚心中,一直苦於找不到一個載體來寄寓,終於在千迴百轉之中發現,也就是說,一種是自然相互撞擊,一種是尋找載體。

  總之經過這樣的解讀過程,你的心領神會,你的這種積澱會在一定的環境中發酵,比如,你到某個地方遇到相同的場景,產生同樣的情緒,你就會情不自禁的吟詠起來,那麼這首詩便真正化為你自己的了。

  更高一層次,便是改頭換面,信手拈來,自然入詩,那麼你就成了作者。

  把握詩歌的結構形式,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不着痕迹地運用,那便真的道理揮灑自如的境地,由必然王國進入了隨意馳騁的自由王國了,一旦有過一次這樣的體驗,你就再也不會感覺到語文學習的勞累和疲乏,而真正體味到了語文教學的樂趣。

  ……

  在這站牌前,我思緒的潮水江河直下,一瀉千里汪洋恣肆,“嘎”的一聲車停在我的面前,我三步並作兩步跳上去,上車之後才發覺天光大亮,一看錶,7:55分了,哎呀,今天的早讀肯定遲到了,真急死人,現在才發覺我在站牌前整整站了20分鐘,中間怎麼少了一班車?司機解釋中間那班車壞了。

  哎,我起得那麼早,還是個遲到,這不是我能左右的“欲濟無舟楫”這個外在的條件真的很重要。共2頁,當前第1頁1(作者:覽書品茗)

  看來一個人要想達到目標。光靠主觀願望和自身的一些的條件是不行的,必須把握外在,這個外在條件有環境,工具,那一天倒是早早坐上了車,工具是不必考慮了,誰知下雨道路不通,阻隔了還是遲到,而今天道路暢通,公交車卻少了一班。

  思量下來,感觸頗深,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除了豐富自身外,還要考慮到諸多外在因素,熟知外在因素,駕輕就熟,多準備幾套方案,以便應對。

  坐公交車真的要考慮車的時間點,出沒規律。還要提前考慮,留點餘地……

  共2頁,當前第2頁2(作者:覽書品茗)

您正在瀏覽: 詩歌教學模式隨想
網友評論
詩歌教學模式隨想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