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鴨湖軼事二則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宿鴨湖軼事二則
作者:趙海軍
在我的故鄉,有一座聞名中原的湖泊——宿鴨湖。它修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面積近三百平方公里,湖面遼闊,水天相連,景色壯美,被譽為“人造洞庭”。
湖泊的西岸,坐落着許多大小不一的村莊,生活着數以萬計的村民,發生過很多外人不知的奇異之事。現擷取其二,以饗讀者:
軼事一:“圈地”運動
提起圈地運動,有點馬列常識或歷史知識的人就會想到英國,想到萬惡的資本主義。可誰曾想,在我的故鄉,在美麗的宿鴨湖畔,也曾發生過類似的“圈地”運動呢?
那是發生在一九八幾年的事兒了,當時我小學還沒畢業呢。那幾年,由於連續乾旱少雨,宿鴨湖湖面嚴重萎縮,湖邊露出了大片大片的土地。一些頭腦機靈的農民看到了這些荒地的價值,紛紛圈佔,你圈一塊兒,我圈一塊兒,很快就把湖邊荒地圈佔完了。奇怪的是,一貫強悍的宿鴨湖管理人員集體失語,並沒有干涉。
我們附近村裡有一戶人家,很是不簡單,他以犁作筆,一下子就圈佔了五六十畝荒地,全部種上了芝麻。湖裡的土地特別肥沃,種子撒下后,不用施一點肥,芝麻竟能長到了一人多高,上面的梭子密密麻麻,看着煞是喜人。就這樣,這戶人家憑藉所圈佔之地,夏種芝麻冬播小麥,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掙了好幾萬塊錢,完成了馬克思他老人家所說的資本原始積累,後來成功涉足於養殖及運輸等行業,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軼事二:用棍“捕”魚
在別的地方,捕魚大多用網,或用鉤,而在宿鴨湖畔,人們卻曾用棍子“捕”過魚,這點你相信嗎?
這是真事兒,發生在我上高中的時候。
那年夏天,老天像患了抑鬱症似的,成天嘩嘩地下個不停,湖水暴漲,一直漲到我們村東不遠處。湖水消退後,有人到湖邊察看莊稼,卻驚奇地發現莊稼地里和爛泥坑裡有魚兒在搖頭擺尾,苟延殘喘。“地里進魚了,宿鴨湖裡的魚跑出來了!”頓時,消息像長了翅膀,在湖畔的鄉村不翼而飛。
當時,外出打工的還不是很多,不少村民正憋在家中,閑得發慌。聞此消息,大伙兒成群結隊,紛紛向湖裡挺進。沒有漁網不要緊,因為這時候有漁網也使不上,只需拿一根棍子和一隻袋子就足夠了。棍子何用?當然是用來夯魚的;袋子呢?是用來裝魚的了。
沒有身臨其境,你是不知道那個場面的壯觀的。傍晚,出征的人們陸陸續續回來了。有人收穫頗豐,“捕”了不少的魚;有人渾身泥濘,累得半死,卻所獲無幾;還有個人則很是不幸,和同伴走散后,陷身於泥淖之中,最後竟死於非命。
唉,你看這事兒鬧的,本是好事兒一樁,最後卻出了人命!
——寫於2013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