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留下感激在心中

留下感激在心中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現在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很少見到“感激”的言行了。公交車上,學生給老人讓座得不到一聲謝謝,坐在座位上的卻是她的寵物狗;青年抓了小偷,被偷的人卻膽小怕事矢口否認自己丟了錢;春節的時候爺爺奶奶給點壓歲錢,孫子不但不謝反而嫌少了……

  我小的時候也不知道什麼是感激,更不知道為何要感激,這個問題一直伴隨着我到了初二。

  我深深地記着那年學校舉辦了“感恩系列班會”,其中有一首歌叫做《感恩的心》。正是因為這首歌,才讓我一下子懂得了什麼是感激。歌中的那個小女孩為了報答母親對她的愛,頑強拼搏戰勝了各種困難,而她也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了生活的強者。

  在我國悠遠的歷史長河中也有過許多知恩圖報的人。陸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牽動着無數遊子的心,牽動着他們對母親的思念和不盡的感激;白居易《觀割麥》中的“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也表達了自己身為朝廷大臣卻對辛勤勞作的農民的感激之情慚愧之心。他們都心懷感激,時刻沒有忘記他人給預過自己的幫助。

  在電視上看過這樣一則報道:在山中有一位農民上山砍柴,無意發現一隻受傷的猴子並帶回家中,經過一個多月的細心照料,猴子的傷好了,農民把他又放回到原來的山林中。有一天深夜,農民家門口想起了一陣奇怪的叫聲,開門一看原來是那隻他曾經救助過的猴子正在那裡次牙咧嘴呢。就在這時,地震發生了,農民得救了……

  看完這個報道,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動物尚且懂得知恩圖報,作為有着高度文明的人類為何就不能心存感激之情呢?

  “感激”之情就是感恩,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應有的、最起碼的良知和情懷。感激父母的生養,感激老師的教育,感激同學的幫助,感激親人朋友的關心,感激這個國家給預我們的一切。這些純真美好的感情怎麼能丟掉呢?怎麼能被學分和市場交換規則所替代和遮掩呢?

  “感激”是大公無私的基礎,不懂得感激的人無法作一個好人,更成不了賢人和聖人,也就無法受到別人的尊敬和幫助,進而也就無法完善和發展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成了空談。

  我們應當心存感激。

您正在瀏覽: 留下感激在心中
網友評論
留下感激在心中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