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愛上自己

愛上自己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西遊記里孫悟空發現六耳獼猴變成他的模樣時,上天入地硬是把那個假貨給打死了。他為什麼不允許和他一樣的人存在?

  人們常用“孤芳自賞”來形容極度自戀的人,如果複製一個一模一樣的你,你能忍受得了那個複製品和自己老婆同床嗎?

  第一個問題,我的理解是,自己會的他也會,自己想什麼他都知道,一種不安全感和唯一性思維在作祟。第二個問題也很好解釋,這是“我的”與“我們的”區別。

  於是突發一個奇想,把一個人的思維和性格模式,複製到一男一女身上,這兩個人能相愛嗎?我把自己代進去實事求是的想了想,答案是“不會”。也就是說我自己都不愛自己。再引申一下就是,我不自愛。於是,我惶恐了。

  當我發現自己一點不值得愛的時候,想讓別人去接受我,去認可我,去喜歡我,那簡直是痴人說夢。要想被人愛,首先得自愛。所以只有了解自己,欣賞自己,愛上自己,最後才能超越自己。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大愛無疆,從愛我做起!

  愛自己當從認識自己開始,對自己的缺點不掩飾,對自己的優點不放大;對自己的不足不迴避,對自己的長處不自傲。我不是完人,所以我必有缺點;我不是一無是處,因此我必有所長。愛自己與自憐、自戀是不同的,愛自己是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自己做事情會出錯。出了錯,能正確對待自己的失誤與現狀。學會愛自己不是要在道理上明白,而是用自己內心中去體會這些道理。天生我材必有用,怎麼用要從品讀自己開始。

  讀書可分為吞、啃、品三種境界。泛讀為吞,吞的是文字,精讀為啃,啃的是深意,細嚼為品,品的是韻致。我們都應該仔細品讀自己這本書。因為讀別人容易,讀自己難,一個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其實就是自己。讀別人有各種各樣的讀法,讀自己卻不能變換角度,如同照鏡子,無論我怎樣晃來晃去,都只能照到我的正面。所以才有那一句至理名言——人要有自知之明。

  品讀自己,不是自我懺悔,也不是對自己的詰難,而是以一種洒脫的心態,平心靜氣地同自己的心靈進行對話。品讀自己的心靈,品讀自己的思想,品讀與我相關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缺點。這個過程猶如靈魂捉着一支筆,蘸着我的笑聲和淚水的墨,從自己的內心深處起筆,一直外延到我的生活。

  品讀自己,其實是閱讀自己曾經走過的心路歷程。我發現自己,不像別人說得那樣好,也不像別人說得那樣壞。品讀自己,我明白了“別人贊我,與我未加一絲;別人損我,與我未減一毫。”的道理。至於我選擇的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還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那個並不重要。

  人不能自戀,但必須自愛,心理學家把人劃為四種人:第一種是樂觀積極者,內心樂觀,外在也積極。第二種是樂觀消極者,內心樂觀,外在卻消極。第三種是悲觀積極者,內心悲觀,外在卻積極。第四種是悲觀消極者,內心悲觀,外在也消極。第一種人也許有,但我至今未見到過。我也肯定自己不是第四種人。所以我和大部分人都應該屬於第二或者第三種人,而且還是在第二種和第三種之間不確定的搖擺或者轉換。

  至於第四種人,有兩種表現,極度的追求完美,極度的否定自己。越是自卑的人越是這樣。自卑的人為什麼這樣過度的追求完美呢?因為他們在潛意識中有個認知上的誤區,他們認為自己不完美就不會得到別人的賞識和喜歡,希望通過自己的完美讓別人和社會接納自己。但是越是這樣追求完美,反而是自己不能接納自己,也使別人無法接納你。自卑的最深處也許就是自傲,因為不允許自己失誤,總是拿理想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結果一旦出現失誤的時候,自我批判也最重。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換位與人才能得到人生的最高禪悟。

  人為什麼活着?由於每個人對活着的理解不同,所以從來沒有標準答案。大部分人活着,是因為延續種族;一部分人活着是為了更好的活着;極個別人活着是為了改造別人;我之所以活着,是因為我不想死,我要經歷活着的過程。既然要為這個過程活着,認識自己能夠是這個過程充實,愛上自己能夠是這個過程精彩。

  其實,人這一輩子不過是學會了兩件事:一件是如何和自己相處;另一件是如何和別人相處。和別人處的時間少,和自己處的時間多;和別人處易,和自己處難。所以我們總是孤獨的時間多。我們試圖掌握命運的軌跡,傾盡一生我發現,我們只是陪着命運走過了短暫的一段行程。

  我所能做的不過是走在路上,然後原諒自己的錯,然後找到一條可以跟自己更好相處下去的路。這條路,沒有回頭路。我們只能鼓足勇氣走下去,走到最後終於可以不再在乎問題和答案的那天……

您正在瀏覽: 愛上自己
網友評論
愛上自己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