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知變、適變、應變
——《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讀了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書,深受啟發的就是我們應該更新自己的世界觀,理清自己的生存觀,定位自己的價值觀。雖然地球是圓的,但世界是平的,那我們該咋辦?其實,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聖人先賢已在《周易》中向我們闡明了變易、簡易、不易的社會規律,從而提出了知變、適變、應變的人生法則。
一、知變,更新自己的世界觀
人處身於千變萬化的大自然和人類社會中,首先應該了解自然,了解社會。了解不斷變化着的自然和社會,才能夠做到“知變”。弗里德曼提醒我們“在我們睡大覺的時候,世界正在發生着驚人的變化。地球是圓的,但世界是平的。世界正在被快速的攤平或剷平,全球化也正在進入繼國家全球化、公司全球化之後的全球化3.0時代,即個人全球化時代。”這個世界在以驚人的速度變平。本書從印度班加羅爾開始講訴現代科技是如何改變這個世界,如何將這個世界上人與人,國與國,文化與文化之間連接起來。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的決定因素是生產力,生產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學技術,而現實中形形色色的經濟現象、社會現象、文化現象和生活方式均來源於和決定於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是科技造就了過去、今天和未來。在原始社會,一切愚昧和文明均產生和決定於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儘管他的表現方式千差萬別或者說今非昔比,但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規律並沒有改變,經濟全球化同樣如此。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和時空感消失了。我們甚至能常常感到,一條高速可以使遠隔千山萬水朝發夕至,一點鍵盤他鄉異國可以通話,一上網絡天下萬事無所不知。這就是技術,把這個世界緊緊聯繫在了一起。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越來越千絲萬縷,越來越榮辱與共。這就是現實中的世界觀、發展中的世界觀。
我們既要用發展的眼光認知世界,還要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發展的規律。《周易》告訴我們,變易、簡易、不易是社會的必然規律。所謂變易,就是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萬物,沒有一樣是不變的。時間不同,環境不同,情感亦不同,思想亦不同,精神亦不同,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化中,非變不可,沒有不變的事物;所謂簡易,就是大道至簡,宇宙間萬事萬物,無論如何奧妙的事物,當我們的智慧知識夠了,了解它以後,知道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漸變及突變的動向,因而就可以遵循和掌握其中的規律。儘管變的法則很複雜,萬事萬物再錯綜複雜的現象,在我們懂了原理,規律以後,就非常簡單了;所謂不易,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的,可是卻有一項永遠不變的東西存在,就是能變出來萬象的那個東西是不變的,那是永恆存在的。道家稱它為“道”,哲學家叫它是“本體”,科學家叫它是“功能”。
二、適變,理清自己的生存觀
適變,是明智的,實事求是的,“識時務者為俊傑”,這些道理,與人們通常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是相吻合的,是生存應具備的本能,也是為人處世的準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是生物進化生存的基本規律,生物要適應變化着的自然環境,否則就被環境所淘汰。人也要生存在一定的社會、自然環境之中,這種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只有適應變化了的環境,人才能生存得更美好,不然,就會被動,就會困惑,就會失落,就會吃虧,甚至會被淘汰。社會和自然環境沒有對錯之分,他是客觀存在的,只有少數人,可以說只有偉人,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藉助適當的時機和力量,改變環境,大多數人只有被動的適應。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能選擇和改變自己生存的環境的,只有適應、順從它。
我們生存的環境不斷地發生着變化,人要感知和適應這些或微或大的變化。托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進程劃分為3個偉大的時代:第一個時代(全球1.0版本),從哥倫布起航開啟世界貿易開始,這一時期全球化是由“國家”的力量在拓展,世界變圓了;第二個時代(全球2.0版本),這一時期“跨國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變小了;第三個時代(全球3.0版本),這一時期的全球化將以個人為主,在全球範圍內合作與競爭以至將世界變為平地,世界變平了。
在全球化3.0時代,個人取代國家和公司成為全球化的主體,只要你有足夠的能力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資源都可以為你所用;世界變小了,從小型變成微型,“光纜把全世界都連結起來,在沒有刻意計劃下,班加羅爾成了波士頓的近郊”;競爭在加劇,幾乎所有的生產乃至服務都可以外包,藉助外包,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競爭與合作,因為競爭與合作帶來了整個世界的變化,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傳播。
世界是平的,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使人與人之間距離縮短,無障礙溝通。平的另一個意思是沒有障礙物,由於互聯網和各種傳輸協議的出現,抹平了人們溝通之間的障礙,於是,世界變成一個沒有障礙物的平面。外包業務的出現,使得產業鏈向外延展,越來越成為線性平面。複雜的事物簡單化。當信息充分共享,沒有什麼不可能。當複雜的事物只用0和1的數字錶達,所有的表達方式變得單一化和標準化之後,複雜的事物的傳遞都變成簡單的數據流,正如阿拉伯數字世界通用一樣。統一的數據流也讓這些複雜的事物的魅力展現在眾人面前。
我國是最早研究變化規律的國家,“三聖”是研究變化規律的鼻祖,伏羲發現了“八卦”,文王發明了《周易》,孔子在實踐總結的基礎上,進行了註解。毛澤東結合當代實際寫出了《矛盾論》,總之都是研究變化規律的學問。“易經”的“易”就是變化的意思,“經”指的是經驗規律,研究的目的就是讓人們知道、認識變化規律,從而適應變化了的環境。
三、應變,定位自己的價值觀
應變,就是知道了世界發生的變化,就要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防範,或積極融入其中,主動順應,或避其鋒芒,趨利避害,這就是人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弗里德曼描述了當代世界發生的重大變化。科技和通信領域如閃電般迅速的進步,使全世界的人們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世界的平坦化趨勢對於國家、公司、社會和個人而言意味着什麼?弗里德曼認為,我們正處在全球化的3.0版,將我們帶入這個新時期的動力既有地緣政治的因素,也有技術方面的進步以及在此基礎之上的生產創新模式。在這個時代,競爭的平台已經被推平,這就是“世界是平的”的含義。試看今日之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和個人可以免受競爭所帶來的衝擊,可以不享受因為合作所帶來的極大豐厚回報。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競爭與合作,因為競爭與合作帶來了整個世界的變化,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化和傳播。可以說缺少了競爭就沒有創新,同樣缺少了合作是創新與發展的巨大障礙,為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共同進步和發展,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強大和繁榮我們都應該加強競爭與合作的步伐。
我們極其平凡的工作和學習,也同樣不可缺少競爭與合作的因子。我們每天從事簡單而又繁重的工作,在這個看似簡單平凡的工作中同樣蘊含著競爭,從各人的工作態度到責任心,從個人的學習能力到工作技能無不打上競爭的烙印。社會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場所,任何時候誰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誰就能享受勝利者的喜悅,而事實就是,只有那些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工作勤勤懇懇,具備了較強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最後的勝利者。而那些缺少責任心又不具備學習能力的人,將在競爭中敗下陣來,最終淹沒在前進的滾滾洪流之中。同樣,這個世界不能只有競爭而沒有合作,只有競爭的社會是一個殘缺的社會,是一個無序的社會,競爭與合作是完整世界這個硬幣的兩面,缺少了那一面都不行,只有通過合作加強各自的優勢,發掘自身的潛能,競爭才會充滿人性的光彩,才可能帶來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繁榮。我們的日常工作與學習同樣是如此。縱觀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哪一個不是生活在集體之中,又有誰可以離開團隊而獨自工作生活?因此我們就要具備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和能力,一起去打造事業的輝煌。而這一點似乎是我們最為缺少的,我們習慣了“各人自掃門前雪,何管他人瓦上霜”,而這一陋習不知使得多少人變得鼠目寸光,看不到世界的廣闊無邊。我們習慣的“同行相忌”又使得多少人心中只有小我而無他人的存在,變得自私自利心胸狹窄。如此陋習必須革除,必須改變。這就是本書所要強調的其中一點。
面對機遇與挑戰並存,困難與問題同在的歷史關頭,我們只有沉下心來扎紮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把自己融入到整個社會之中,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這才是面對“平坦的世界”的惟一明智的選擇。正像作者在書中所述“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內涵,是每一個勞動者將逐漸對自己的飯碗、風險和經濟安全負責,而政府和企業只是幫助人們形成這種能力。”因此,我們惟有不斷的學習,努力地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否則只能又一次被世界所拋棄,被國際規則所淘汰出局,這對民族、對自己只是一種悲劇,沒有人會因此對你憐憫和關心,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是世界發展的規律。
相關範文
- ·《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 ·《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 ·《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 ·《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 ·世界是平的《the wor
- ·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 ·世界是平的(不錯的書)
- ·世界是公平的
- ·《世界是個班,美國是班長,中國是團支
- ·地球是平的讀後感
- ·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
- ·《世界上加一個我》讀後感
- ·《世界因你不同》讀後感
- ·《世界一點也不稀奇》讀後感
-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讀後感
- ·《世界盡頭的書屋》讀後感
- ·《世界神秘現象大全集》讀後感
- ·李開復《世界因你而不同》讀後感
- ·《世界因你而不同》讀後感
- ·《世界因你而不同》讀後感
- ·《世界上的另一個你》讀後感
- ·《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讀後感
- ·柒贈中國散文網《世界太大,還是遇見你
- ·《世界因你而不同》讀書筆記
- ·周國平的《把心安頓好》讀後感
- ·世界是不上鎖的詩廊
- ·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已經瘋了
- ·這個世界是木有天使滴...
-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當下的世界是真實存在
- ·這世道,哪個世界是真的
- ·《世上沒有懶孩子》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