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感想隨筆 > 關於“自學-自教”嘗試的教學隨筆

關於“自學-自教”嘗試的教學隨筆

手機:M版  分類:感想隨筆  編輯:小景

關於“自學-自教”嘗試的教學隨筆 標籤:愛的教育 語文教學

  我問:是現在就給你們解決呢,還是你們自己先試試呢?他們表示願意自己先去嘗試一下。

  12、自學--自教:前提是自覺

  前天兩位同學當小老師,課上得比較成功。昨天學習《觀潮》時,學生們還是堅決要求自學,並要求再當小老師自教。這樣看來,一個課時自學,一個課時自教,就形成了“自學-自教”模式。

  學生已經有了自學的熱情,這時候就不能夠潑冷水,對於探索中的不足,也應該諒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

  自學的課堂上,同學們表現已經非常不錯,反正沒有哪個閑着無事,都很認真地在學習鑽研。今天的課堂上,則由他們自教,其實就相當於選出主持人,組織課堂討論。

  這堂課踴躍報名當小老師的有朱夢婷、周珠婭、朱丹丹。

  朱夢婷因為有過主持的經驗,上台後顯得落落大方,很老練。與同學的溝通也很自然。比如上課前,她先來了一段開場白,調動了一下學習氣氛。在討論過程中,也能不時的插入自己的見解,對某些重點的詞語進行了追問。更難得的是,她還組織了段落大意的概括和寫作特色的討論,對於所教段落的修辭方法進行了詳細討論,這樣一來,同學們對第一段就學得非常透徹了。

  周珠婭和朱丹丹則略顯拘謹,但環節仍然很清晰,該做的事情都沒有遺漏。周珠婭在處理譯文環節時顯得不夠老練,在指名同學全譯了第二段以後,本來只需對某些重點詞語或不懂文句再作引導討論,可是她自己把此段落重新翻譯了一遍,不僅重複,而且費時較多,而對其中的關鍵詞句則忽略了。她也組織了大意概括和問題討論,但問題比較偏:“從哪裡可以看出把船比作潮水?”結果造成了大家莫名其妙。看得出她對自己的表現不夠滿意,但我覺得也不錯了,畢竟是第一次上台。

  朱丹丹能夠舉手,是我想不到的。這位同學給我的感覺向來是比較內向拘謹的,以前課堂上舉手次數也不多。這次她表現出了這麼大的勇氣,我毫不猶豫地給了她表現的機會。她有兩點做得很好,可圈可點:一是注重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字詞,在指名翻譯后,殺個回馬槍--追問一下對個別字詞的理解,比如“而僦賃看幕”、“而旗尾略不沾濕”兩句中的“而”字;二是敢於讓那些平時學習不夠認真的同學來表現,只要給了他們機會,他們也顯得比較認真。或許是有意來激勵他們?這些同學平時往往會被老師忽略,是自己的同學給了他們公平的機會。還有一點:對於自己不懂的地方,表現得很謙虛,比如說兩個多音字的讀音,“車馬塞途”的“塞”,“江幹上下十餘裡間”的“干”,同學們提出質疑,她就讓大家查詞典。略嫌不足的是有些環節時間拖延太長,顯得節奏鬆散,影響了其他內容的學習。但總的來說也很不錯了。

  最後,我得到一分鐘的機會,給他們指點了一下作者所處的時代及文章寫作的背景,使他們對文章所包含的故國之思有所了解。

  這麼看來,我差不多要失業了。

  如果時間上能夠安排得緊湊些,那麼還可以節省五到十分鐘時間,把課文讀熟,個別精彩段落也許能夠讀背。但這個代價,我覺得花了也值得。還有什麼比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重要呢?只要給他們表現的機會,他們的能力一定會提高得更快。課堂上五到十分鐘的時間損失,在他們有了自覺性的前提下,是很容易給補回來的。還有一點感覺,安排朗讀的時候,他們多是採用齊讀,方式還不夠多樣,沒有小組讀,也沒有抽讀。這在以後嘗試中是值得注意的。

  我覺得這種形式的學習還值得繼續嘗試。

  13、自學-自教:從內容到形式都應深化

  昨天學習《湖心亭看雪》。絕大部分學生照例要求自學,但也有個別學生表示異議:“又是自學!”語氣中透露出厭煩情緒。

  應該說,大多數學生已經適應了自學方式,找到了自學一篇文章的方法。但自學課的程式和內容可能會顯得單調。比如說這些天的內容就都是文言文,一般都是按着“解決生字-讀通課文-理解文句-背誦默寫”的順序進行的。

  這堂課能取消自學嗎?當然不能。自學能力只能在不斷的自學中培養和形成。自學的取向不能削弱,只能加強。但是在內容和形式上應該有所改變。

  於是我說:“這堂課自學,我要提一些新的要求。一是半節課之後,我要抽查你們學到了什麼,學得怎麼樣,比如說抽背、到黑板上默寫、抽查對文句的理解等;二是要在內容理解上加強一些,針對課文內容多提問題,提一些有價值有深度的問題,並嘗試解答,主要從作者的表達意圖、寫作特色方面去理解。下堂課讓你們自教會有些困難,打算這樣安排:先給你們半節課的時間交流自己對文章的探索,有理有據地說自己的觀點;再由老師花半節課的時間作一些分析總結。”

  於是學生積極投入自學活動,各有各的安排,各有各的做法,從總體看顯得有點亂,有讀的,有寫的,有背的……但從個人來看,卻是有條有理的。半節課之後,我讓他們靜下來,作了一點調查:“你們做到了哪些事情?”他們紛紛表態,解決了生字,背誦了課文,筆譯了全文,還有說已經默寫了一遍的。

  我說:那麼先齊背一下看看。背過之後呢,感覺在語氣語調方面有點問題,於是我說:“這篇文章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語調來讀?應該注意一下。下面要不要聽我給讀一遍?”他們表示歡迎。於是我示範朗讀了一遍。他們聽得很認真,似有所悟。我說:“要注意通過朗讀表現出意境及人物的心情,要注意體會文中人物說話的語氣。下面你們再齊讀一遍試試看?”他們齊讀了起來。這一次聽起來感覺好多了。

  然後我又檢查了兩個同學的默寫,讓其到黑板上默寫全文,其他同學仍舊完成自學任務。如果基本任務都已經完成,就鑽研課文,主要任務就是自己針對課文內容去提出一些問題,主要是圍繞作者的表達意圖來提,並嘗試解答。

  下課前再一次齊背了課文,並囑其準備好下堂課的討論交流。但我隱約有點擔心: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未必能提得出多少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討論交流未必能有多少深入充分。這當然沒辦法,理解能力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只好先試試吧。

  14、提不出問題是最大的問題,懶於參與是課堂低效的根源

  星期五課堂上布置自學,原定計劃是今天課堂上給他們半節課討論問題。但是我那時就有個擔心,課堂上他們提不出多少有價值有深度的問題,導致交流的效率不高。昨晚(星期天晚上),我又專門為這事到教室里作了布置,讓他們事先準備充分點,以免課堂上出現無事可做的現象。

  今天的課堂上,我首先布置他們朗讀,接着抽讀了幾位同學,並進行評價。做這步工作的目的是,看他們能不能讀出文言文的韻味,如果能夠讀得好,說明他們對文章的意思基本上理解了。但是讀得並不是很理想,文中的那種意境並沒能很好地表現出來,我又作了范讀指導。

  然後是組織討論。先挑選一位主持人,主要是組織同學們提問及討論。但主動報名的人很少,等了大半天沒人舉手,最後還是朱夢圓承擔了這個任務。

  朱夢圓的主持做得挺好,先讓同學們就課文內容提問,然後組織討論,一個問題討論完畢,讓同學們接着提問;如果問題最後沒有得到解決,就先存疑。

  有幾個問題還是不錯的:有人認為“是日更定矣”,課文註釋弄錯了,不是指晚上,而是指早上八點,引起大家到文中找依據,有理有據地開展辯論;有說“獨往湖心亭看雪”與“舟中人兩三粒”是否矛盾,有問“湖中人鳥聲俱絕”是從什麼角度寫景的,寫了一副什麼樣的景象?有問“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與“更有痴似相公者”所指何人,是不是同一人?有問“為什麼要寫出“是金陵人”,也有問量詞的表達作用。

  但討論時,大多是不甚了了,缺少透徹的理解。

  課堂上存在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討論交流的效率不高。一是提問的同學少,二是參與討論的同學少。本來打算給他們半節課的時間,基本上解決問題,但從實際效果看,拖拖拉拉一節課,也沒有幾個問題得到了真正的解決。課堂上的熱鬧是少數人的,許多人乾脆就是無事可做,既沒有問題要提,別人提出的問題又不參與討論,就那麼干坐着,有些甚至無聊到玩指甲,翻看別的東西等等。這就可見,他們多數人事先根本沒有深入思考過,即使別人思考過的問題,他們也仍然不願意去思考一下。

  這反映出他們鑽研課文的自覺性和能力均十分有限,還沒有真正進入學習的主動狀態,課堂仍然是老師的課堂,他們仍然習慣於老師講解,自己做筆記。

  如何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是一個極為重要和迫切的問題。

  15、錯別字是怎麼來的

  今天學習《詩四首》。這堂課的任務就是先讀背並默寫,再理解其中一首詩的內容及思想感情。

  抽查默寫,是讓個別學生到黑板上分別默寫一首詩。其中一個學生默寫《使至塞上》時,出現了許多錯別字,“單車欲問邊”,“單”字少了最後一橫;“屬國過居延”,“延”寫成了“廷”;“征蓬出漢塞”,“征”字給加了“艹”;“歸雁入胡天”,“胡”寫成了“吳”,後來才改寫過來;“蕭關逢候騎”,“候”寫成了“侯”。另外,全詩沒有寫標題和作者,也沒有一個標點。總共40個字,錯別字就有5個。

  為什麼會寫這麼多錯別字呢?當然是以前的習慣造成的,粗心大意成了習慣,要改掉也很難。也有學習方法的原因。這類學生讀書的習慣一般是靠死記硬背。比如說要背誦和默寫一首詩,就是拚命地讀呀念呀,這時候只有嘴巴起作用,眼睛和大腦均不起作用,眼睛看到的字也只是模模糊糊的印象,因為沒有仔細看。等到功夫用夠了,“自然而然”能背出來了,那麼就開始默寫。這時候呢,寫出來的字就完全根據殘留在腦子裡的語音,結果就寫了錯別字。

  讀書要眼、口、耳、心、手並用,即眼觀之,口誦之,耳聽之,手划之,心記之。背誦默寫之前,必須對內容有初步的理解,而不是完全着機械記憶。如果真能這樣去做了,怎麼可能出現那麼多錯別字呢?

  所以,錯別字的來源就是“有口無心”,“有眼無珠”。那是一種極其惡劣的學習習慣。

  16、教師無法替代學生思考

  聽說《橋之美》這篇文章比較難上,因為山區學生對於審美藝術方面積累很少。

  學習中的問題,要在進一步學習中解決。既然面臨困難,解決困難的辦法還是要充分相信學生,充分發動學生。教師準備得再怎麼充分,都無法代替學生的思考和理解,對於學生理解這篇文章未必真有什麼用處。所以我還是打算讓學生自學。

  我所能做的,不過是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我在導入的時候提了一個問題:能想到跟橋有關的優美詩句或詞語嗎?

  在學生七嘴八舌表現了一番后,我再問一個問題:詩人眼裡的橋,和科學家眼裡的橋、畫家眼裡的橋會有什麼不同?

  學生髮表了自己的見解。當然見解不在深淺對錯,關鍵是他們能參與探討,這就夠了。

  我作了必要的概括:科學家眼裡的橋,是科學的,裡面充滿着結構設計、力學計算、數據測量等等;詩人眼裡的橋,是情感的寄託,裡面有喜怒哀樂,如“小橋流水人家”“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鵲橋”;畫家眼裡的橋,是充滿美感的,因為他是用審美的眼光來看待的。

  我們今天要學的一篇課文,正是一個畫家寫的。看看大家從這篇文章中能得到什麼樣的啟發。

  在學生充分朗讀、熟悉了全文以後,我提了一個問題:

  題目是《橋之美》,那麼在作者的眼中,橋究竟美在何處呢?到文章里去找。

  學生找出:橋之美,有詩境美,有形式美,有結構美,有對比美。

  我又追問:作者所認為的橋之美,主要是着眼於哪個方面的?

  學生找到有關語句,我讓他們齊讀。重點劃出“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我又問: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舉了哪些例子?找出來,分別說一說體現了哪一種美。

  把注意力引到重點研讀第四自然段。然後討論。

  17、教師講的80%-90%是沒用的

  長期的語文教學,使我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觀念:課堂上教師講的東西,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沒有用的,只有學生自己琢磨出來、領悟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管用的。所以,用這個理由,我就盡可以偷懶,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讓給學生自學。

  今天要上《蘇州園林》一文。這篇文章挺簡單的,學生憑自己的能力完全能夠學懂。我想,應該提醒學生注意的無非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說明順序。其實用“說明順序”這個提法我是不樂意的,乾脆說“寫作順序”就行了,因為天下文章,無論什麼樣的文體,都是要講究寫作順序的。本文條理非常清楚,對於學生來講是值得學習模仿的,所以不能不強調一下。

  二是注意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既要注意到總體上的特徵,又要注意到一些細節上的特徵。

  三是要注意,為了說明對象的特徵,運用了什麼樣的說明方法?

  從總體看,作者是以什麼樣的視角來寫這篇文章的?選定了這樣一個視角有什麼好處?

  18、敢想敢說,不迷信標準答案,才有創造性思維

  今天上《說“屏”》。

  昨天晚上跟學生有過交流,就正反兩方面看法交換了意見。所以上課前我跟他們商量:“有些同學認為,在課堂上朗讀課文屬於浪費時間,真是這樣嗎?”

  好些同學感到奇怪:“誰說的,誰說的?”

  我說:“朗讀課文還是必要的,可以熟悉課文,可以解決生字新詞。一定要養成這樣的習慣:一篇文章拿到手裡,必須輕輕朗讀一遍,把陌生的字詞標上音,了解一下它的意思,可以參照課文註釋,詞語手冊或字典詞典等工具書。你們讀通一篇文章的能力是有的吧?自己解決生字新詞的能力是有的吧?這不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多花時間了。如果不放心,為了檢查你們是否能把課文讀通順,又進行朗讀檢查,那倒真的有點浪費時間了。希望課前最好能把文章讀熟、讀通順。下面就讀一遍課文,自己解決生字新詞。”

  關於生字新詞的學習,在我所任教的班級,基本上不專門佔用課堂時間,要求預習時解決。如果真有什麼不放心的,專項複習的時候,專抽幾節課,集中解決字詞。

  學生在朗讀了課文以後,我說:“讀通了課文,還要讀懂課文。你們讀懂一篇文章的能力應該是有的吧?自己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些同學也是有的吧?這節課老師給你們提幾個問題,由你們來解決。別人提問,你們解決問題,這個能力應該是有的。”

  然後,我給他們依次提了七個問題:

  1、這篇文章說明的對象是什麼?說明對象具有哪些特點?到原文中找出有關語句。

  這個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學生在第一段里找到重點句,我指導他們再找出關鍵詞--這是提取關鍵信息的方法。特點:似隔非隔,在空間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與美感想結合。

  2、“屏”的功能與美感分別是指什麼?到文中找出有關語句。

  還是同樣的方法,原文中先找到相關語句,然後選擇關鍵詞,他們也順利找出來了。功能:分隔室內室外,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可以擋風;空間仍然是流動的;室內屏風“與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女子房中“可以緩衝一下視線”。美感:有書有畫,是一種藝術點綴。

  “對於空間仍然是流動的”這一功能,學生開始不甚注意,於是我問了一句:如果僅為了分隔空間,遮擋視線,那麼砌牆不是挺好的嗎,更牢固啊。他們馬上注意到,屏風“巧”就“巧”在可移動,很靈活,“空間可以流動”這一點,正照應了第一段中的“巧”字。

  3、屏的類別有哪些?是按什麼標準分類的?

  這個問題很簡單,原文就有。學生很快找出來了。我強調:分類別是一種說明方法,凡是凡分類別,一定要有分類標準。那麼,不用課文里的分類標準,自己試着再立一個分類標準,把屏風再作分類,試試看。於是,學生有的按用途分類,有的按位置分類,有的按大小分類,有的按雅俗分類……雖然有的分類有點勉強,但至少他們明白了一點:分類別必須要有分類標準。

  4、怎樣才能發揮屏風在建築美上應起的作用?

  這個問題看似容易,其實極可能回答不完整。因為有些句子的表述比較隱蔽。果然,一個學生很快找出該段落的最後一句。我肯定他找的對,但表示還要仔細找一找。結果,陸續地找到了其他句子。特別是關於“造型”“色彩”“繪畫”,原文的表述是這樣的:“造型不夠輕巧,色彩又覺傖俗,繪畫尚少詩意”,一個學生對此句作了變通:“應該注意造型輕巧,色彩精緻,繪畫要有詩意”。我立即表揚了她,對句子的理解,要從正面、反面、側面多方位變通,才能理解得全面準確。然後我說,其實這句話還可以表述得精練一點:造型、色彩、繪畫都要有藝術美感。

  5、作者對屏風懷有怎樣的感情?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學生注意到“心生嚮往之情”“實在微妙”“外國人齊聲稱道”等詞句,表現了喜愛、讚賞、自豪感等,還有一個學生從最後一段理解,認為正因為作者太喜愛屏風了,所以希望建築師、傢具師們能創造出超越前人的屏風來,角度獨特,也應該是對的,值得肯定。但還有些語句學生沒有注意到。我就特意作了提醒:作者怎麼看待“屏風”這個詞語的?聽到跟屏風有關的古詩句時,是什麼感覺?這說明了什麼?於是找到“富有詩意”“令人銷魂”等詞,從中體會到喜愛、陶醉的思想感情。

  6、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能不能猜一猜,可能是什麼原因促使作者動筆寫下這篇文章的?

  學生到文章中找相關依據。有一個學生很聰明,發現原文中有這麼一句“這是因為製作者和使用者沒有認識到屏在建築美中應起的作用,僅僅把它當作活動門板來用的緣故”,猜測說本文是為他們而寫的,目的是引起他們的注意。我表示肯定,然後進一步講述:這可能是作者看到現在許多屏風的製造和使用,把詩意弄丟了,把藝術美感弄丟了,心裡感很遺憾,所以專門寫了這麼一篇文章,發出呼籲,以引起人們的注意,要把這種珍貴的傳統文化延續下去。

  7、引用古詩詞有什麼作用?

  學生的回答已經遠超出參考書的理解。有一個學生說:古詩是古人寫的,說明古人很關注屏風,用詩詞表達了對屏風的喜愛;而作者引用古詩,也是表達了對屏風的喜愛;另一個學生說,古詩描述了屏風,說明屏風歷史悠久--這時有其他學生髮出笑聲,我說,他說得很好,他的思維角度很獨特,很有創造性,也說得很對。還有個學生說,引用古詩詞,使文章的風格也很典雅,富有詩意。我立即肯定了她的思考角度--從文章的語言風格角度來理解,也是很可取的。最後,我補充了一點自己的看法:屏風和古詩詞都屬於傳統文化,屏風上的書畫,本身就通常題寫有古詩詞或來自詩詞的意境,把古詩詞引用到說屏的文章中,是很相稱的,很協調的,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最後,關於思維的創造性,我說,中國的學生因為要應付考試,從小就被標準答案給套住了,腦里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即使有,也會懷疑自己,經常會這樣想:我的答案跟標準答案是不是能符合?所以中國的學生很乖,很少胡思亂想,很少標新立異,正因為如此,同時也就喪失了創造性。其實迷信標準答案就是迷信某一個人,因為標準答案也無非是某一個人的腦袋裡想出來的。你的看法也許比他還要高明呢。這堂課,我們班一些同學的想法,就比教參上的答案要高明得多。千萬不要迷信他人,千萬不要自套枷鎖,一定相信自己,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我曾經寫過一篇隨感,標題就是《標準答案的罪孽》。

  我覺得,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確實要經常關注,幫助他們破除不良的觀念,樹立正確的觀念。比如說對於標準答案的依賴,那絕對不是好事,它束縛了多少學生的思維。我對此是深惡痛絕。所有能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對那些戕害思維能力的東西,我是不能容忍的。而學生的每一點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我都覺得彌足珍貴,因為見到的確實太少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關於“自學-自教”嘗試的教學隨筆
網友評論
關於“自學-自教”嘗試的教學隨筆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