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父與子教學反思

父與子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父與子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父與子教學反思

  《父與子》描寫是是巨大的災難面前,父與子憑着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一個人間的奇迹。通過本文的教學,我對新課程的理解進一步加深。

  在教學中,我儘力落實新課程的全新理念。抓重點句,抓住“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學生通過反覆朗讀,以讀帶講,每次的朗讀都提出要求,提升讀的質量。

  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訓練學生語言的表達時,設計的形式變化還不夠多。學生在對文本補白時的語言,不僅要關注他的對不對,還要關注他的語言的質量。教師的語言對學生起到了示範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師這樣說說你自己的感受?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質量。

  二是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文本時在表達方式上還可以做點文章,那麼多的小時作者在表達的方式為什麼這樣寫?又能反映什麼呢?對於學生的寫作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結合文本的內容來進行整合。

  三是在重點段設計訓練點的時候,集中力量做一點,時間會更充裕效果會更好。

  篇二:父與子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講述的是美國 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危險,抱着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齣兒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特點。為了上好這堂課,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課前精心設計,認真備課

  課前備課時,我深入鑽研教材,從教材的實際出發,緊扣教學目標和重點,對課堂中所提出的問題精挑細選,對所教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根據教學重點設計提問。先找出課文中評價父與子的句子“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設計提問,“了不起”是什麼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與子”品讀全文,及其它重點句,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寫父子語言,行動,外貌的句子,指導讀,體會,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課中創設情境,突破重點

  在教學中我通過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來創設情境,讓學生很快進入到故事中去。抓住“一個中心線索,兩個突破點”來整體規劃全文。這個中心線索就是父與子始終信守的諾言:“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抓住汶川地震中出現的感人事迹。兩個突破點就是“父親愛的了不起”和“兒子‘讓’的了不起”。這是文章的精華所在!以這兩個點帶面,把朗讀、感受、想象、情感的升華結合起來。

  課堂上講課時,我力求提出的問題圍繞課文重點,按照課前的預設進行教學,從“父”與“子”兩個方面來理解。說父親了不起,找出描寫父親了不起的段落,重點是課文的3、5、12自然段,先讓學生朗讀,談談體會,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課文中,再讀,讀出相應的語氣。並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情境。體會38小時有多長,平時這麼長的時間,人們都幹些什麼,而父親的38小時只是在乾著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給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從而使學生體會到父親為了兒子,快不放棄,實現對兒子的承諾。多麼堅持不懈、決不放棄的父親!多麼恪守諾言、有責任感的父親!說兒子了不起,我讓學生找出體現兒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課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讀,然後讓學生談體會到了什麼,在老師的講述下,引導學生體會年僅七歲的阿曼達在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食物,沒有水,只有恐懼與危險的情況下,苦苦等待父親的救助,但他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在出去吧!”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兒子的子不起。這時,我又提問:“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是課文中的哪句話支撐着他們共同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迹?”“為什麼文中3次出現類似的話?”給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激發了學生思維的波瀾。是有效提問。

  課文學完后,我又將故事推到高潮,將汶川地震中“父親在廢墟中尋找兒子;一個父親在廢墟中找到兒子后,背兒子回家;一個母親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坍塌下來的天花板,保住了自己的女兒,自己卻埋在廢墟中。”這些感人的場面製成燈片,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體會這如山的父愛,如海的母愛。沒想到將學生真正帶入到情境 中去了,很多學生都哭起來了。下課後,有學生深有感觸的對我說:鄒老師,謝謝你今天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一課,我明白了父母對兒女無私、偉大的愛。

  三、課後不斷反思,總結得與失

  這節課上完后,我及時的反思了本節課上的提問是否是有效提問,我覺得本節課能抓住課文重點精心設計提問,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能促使學生積極的思考,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是有效提問的好方法。學生真正帶入到情境 中去了,是因為很好的創設了情境。

  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着許多亟待改進之處:

  1.我在文本的把握處理上,還是有不足之處,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幹部分卻忽略了其他細微的地方。這樣是不夠全面的,課文結尾時我沒有再強調父親的了不起是因為父親不僅救了自己的兒子,還救了其他13名兒子的同學,兒子的了不起是因為有了父親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撐,他和同學才得以堅忍不拔地等到了父親的救援,沒有使父與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華。如果那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2.上課時的應變機智也不強,當有些學生提出我沒有設計到得問題時,我有點含糊其詞地應付了事。

  3.學生朗讀還不夠,也沒有真正的落實到位,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4.這節課的嘗試,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課雖然上完了,但我深深知道:以後的必須從教材入手,從學生入手。在課堂上真正體現以生為本。我會用三分精力去備學生,三分精力去備教材,兩分精力去講課,兩分精力去反思。努力使自己做到更好。

  篇三:父與子教學反思

  《父與子》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地震中的父與子》描寫是是1994年,美國洛杉礬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奮不顧身地挖了38小時,救出了兒子和他的同學的事,父與子憑着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一個人間的奇迹。

  課前備課時,我深入鑽研教材,從教材的實際出發,緊扣教學目標和重點,對課堂中所提出的問題精挑細選,對所教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根據教學重點設計提問。馬老師第一課時先找出課文中評價父與子的句子“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我抓住“了不起的父與子”品讀全文,及其它重點句,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寫父子語言,行動,外貌的句子,指導讀,體會,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課堂上講課時,我力求提出的問題圍繞課文重點,按照課前的預設進行教學,從“父”與“子”兩個方面來理解。說父親了不起,找出描寫父親了不起的段落,先讓學生朗讀,談談體會,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課文中,再讀,讀出相應的語氣。並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情境。本課我多採用了集體讀,避免了學生個別讀兼顧不到學困生,達不到以讀升華感情的目的。通過問學生震情這麼嚴重,這麼多人勸你你為什麼不離開,升華了父親對兒子的愛。

  學生在文本互動的環節中抓學情談:36個小時過去了,父親會對兒子說什麼?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田佳萍用到了:“兒子你一定要等着我,爸爸一定會救你的,你一定要堅持住……”張順恆說:“阿曼達,你不要害怕,爸爸一定會救你出來的!”通過寫和說更加堅定了父親救兒子的決心,也更進一步的說明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這一環節過渡自然,教學目標落實的較好。

  這篇課文我還採用了抓主促次的教學方式,父親的內容多講精講,兒子的部分學生自己學習概括,自主學習,老師只是引導學生學習了父親對兒子承諾過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會和我在一起。”

  更加加深了學生對父與子的認識,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當然在這篇課文的把握處理上,我也還有不足之處,如: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幹部分卻忽略了其他細微的地方,不能兼顧到全體學生,讓學生談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愛。如果能以文本再次升華感情,那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您正在瀏覽: 父與子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父與子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