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法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加減法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加減法教學反思
最初自己的設計為了體現簡單的內容要上出內涵來,在練習中設計了很多高難度習題,結果第一次試上就發現,完全是我一廂情願。同時因為將大量的時間花在了練習上,而顯得主次不明。第二次修改後試上,張書蕾老師讓我自己談談教學感受,其實我知道學生學的很輕鬆,主要是內容簡單學生又有相當充分的生活和知識經驗,因此回答時自信滿滿。張老師卻問我說,既然學生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為什麼不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而從頭至尾都牽者孩子走呢?我當時就被問住了。為什麼備課時沒有這樣想法呢?最初是因為自己沒有教學過三年級的內容,對於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沒有把握。總擔心他們會遇到困難,場面無法控制。因此加法、減法分開一步一步教學,加法先讓學生自己計算,然後嘗試筆算,學生介紹算法,接着練習幾道題,減法直接進入筆算,請學生介紹算法,練習。如此這般以後,學生都能“較出色”的完成練習。但即使在我試上過兩次后,在張老師提出之前,也從未想過將加、減法同時放給學生,給予他們充分的思考和展示自己的空間。可能心理還是偏向於“教”,而忽視了自主的“學”。接受了張老師的指導意見后,重新思考例題的處理方式,其實當時心中依然沒底,開放式的教學對老師的提問設計和現場問題的處理要求更高。但試上過後發現,對於加、減法的同時計算嘗試,學生並沒有任何的困難,相反還自己開始利用加減法之間的內在聯繫,為自己的計算尋找根據。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在試上中我也遇到了其他的問題。初次教學時,我想請同學在介紹計算加法的時候能說明算理。因此我採用了打斷彙報同學的方法,來幫助大家理解算理。比如當同學介紹他是先寫0.5再寫0.7時,我馬上就問你是怎麼對齊的,為什麼這樣對齊。當他介紹先算5+7等於12時,我又問為什麼先算5+7。而到第二次教學時,我做了這樣的思考。如果我在一位同學彙報算法的過程中提問他,雖然感覺追問的很及時。但那樣不但打斷的他的思路,使他的思維過程顯現斷裂而不連續,同時這樣的追問也只有他一個人在思考。不如先讓他全部說完,再將問題拋給全班同學,將所有同學都拉進思維的旋渦。這樣是不是更好呢?第二次試上時,我就實踐了自己的想法,但效果卻並不如第一中方式好,顯得老師的問題多而瑣碎。要不要改回到以前的方式呢?就在我很困惑的時候,張老師肯定了我的想法,贊成我之前的思考價值。老師的肯定給了我極大的鼓舞,我覺得自己所做的每一次努力和奮鬥,都得到了別人的幫助的認可。我是幸運的。因此在最後的教學時我仍然採用了,先請一個同學完整的介紹自己的計算方法,再引導全班探究算理的方式處理了例題。
課後我又在思考,既然學習了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又與整數計算方法進行了比較,如果讓學生嘗試驗算,自我進行驗算方法的從整數到小數的遷移,可能會使得教學內容更加完整。
篇二:加減法教學反思
一、計算教學必須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或多或少多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或知識經驗。如何將學生的這些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激活,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搭橋?是每一位數學教師上課時要考慮的。《數學課程標準解讀》中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主動建構的過程。”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前,學生已在三年級學過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學期也剛學分數的通分。這些都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如何將學生的這些知識經驗激活,為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服務,做好鋪墊呢? 我是這樣考慮的:1 、學習新知之前,有必要複習一下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 、為避免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前給學生造成暗示,把異分母建行通分這一感覺,在學習新知之前,沒有必要複習通分知識。所以,在上課開始,我就出示了幾道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算式,讓學生口算,並讓學生小結其方法,以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接着,通過創設情境引出:1/2+1/4 、1/2-1/4 ,引導學生觀察這兩題與剛才口算得幾道題有什麼不同?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1/2+1/4 、1/2-1/4 ”與剛才口算題的區別在於:分母不同。這時,我再揭示:分母不同的分數該怎樣計算呢?這樣,使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知產生衝突,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不僅是轉變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需要,也是學生髮現算理,理解算理的有效途徑。在傳統的教學中,計算教學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講、學生聽、再到學生練。學生的學習只有被動的聽與練習為主的方式。這種枯燥單一的學習方式,不僅窒息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泯滅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 “動手操作、自足探索與合作交流使學生學習數學重要方式。”所以,在計算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等多種方式,親身經歷探究發現,從而體驗感悟算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理解異分母分數為什麼要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如何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老師直接講解給學生聽,再強化練習;還是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發現、歸納感悟算理。也許第一種方法,學生也可以明白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但學生對難點的理解不會很深刻、透徹,尤其是一些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就會死記硬背算法。這樣不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情感的培養。所以,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異分母分數為什麼要化成同分母分數?這裡,我先讓學生猜測1/2+1/4= ?,然後,通過這紙驗證,學生通過摺紙發現:同樣大小的兩張紙,1/2 部分就相當於1/4 ,所以1/2+1/4 =3/4 。也就是1/2+1/4 只有分母相同即他們分的份數相同的情況下才能相加。接着,我又出現1/2+1/3 讓學生再次摺紙探究。最後,從探究過程中,歸納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學生經歷這樣的探索與感悟,對算理的理解十分深刻。當然,由於課前對學生操作能力估計不足,加之在教學中本人對一些教學細節處理欠妥,這裡花費了太多時間,這也需要自己今後的教學中加以注意,改進,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三、計算教學更需要給予學生更多地展現與交流的機會和空間。新的課改提倡數學課堂教學教師要讓位於學生,要張揚學生的個性,要體現算法多樣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忠不僅要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而且要注意給學生提供更多地展現與交流的實踐與空間。在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中,我不僅讓學生先估一估1/2+1/4= ?,而且學生動手摺紙后還讓她們把自己得折法上台展示並交流自己的發現。教學1/2+/1/3 時,我則讓學生小組商量該怎樣摺紙,折后又在他們在全班展示交流。在交流展示中,學生展示了許多我意料不到的折法,這令我感到十分驚喜!看來,我們老師的確應該相信自己的學生,相信他們的智慧與才能。當然,我也感到困惑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的展示與交流更加有效?
篇三:加減法教學反思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與上一節課有很多相似之處。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在備課時,我充分意識《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與上一節課有很多相似之處。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在備課時,我充分意識到教師要“吃透兩頭”,才能讓在課堂上得心應手,收放自如。根據分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在計算上幾乎完全與前一知識“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相似,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已經不是在異分母分數的計算這一環節了,而是在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算理的理解。為此,我對本課的教材安排進行了改變。首先,讓學生複習分數單位和通分;然後,在出示一系列的分數后,讓學生自由的選擇分數組成加法算式並進行分類,從而引出課題。重點對1/2+1/3的算理進行講解;最後,安排各種練習來鞏固學生的技能。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情況,我覺得在對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方面還做得不太夠,仍然停留在教師讓學生做什麼,學生就做什麼的層面上。而且有些教學環節的設計,顯得有些多餘,缺乏對總體目標的把握。雖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已經確定,但是我卻沒有去考慮每一個環節的設計目的,設計這樣的教學環節最終能為總目標解決什麼。例如:在複習導入這一環節中,要求學生對一個個的出示分數回答該分數的分數單位,然後對兩組分數進行通分。對於這一環節的設計,我顯然是沒有好好的分析,因為本課的重點在通分,分數的分數單位是很早就學的知識已經沒必要在複習了。
還有在講解1/2+1/3的算理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這兩個分數相加的“算理”演示課件,但在課件中沒有講透為什麼分數單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如果我在教學中設計添加這樣一環節,應該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也就是當出現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兩個圖形時,把它們重疊合併成一個新的圖形,並提問學生現在這個圖形可以用什麼樣的分數來表示了。學生自然是無法對這個既有二分之一又有三分之一的圖形用分數來表示的。這樣反過來讓學生明白為什麼分母不同的分數是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了,從而也就更加深刻的掌握了先通分在計算這一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了。
如果我能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原有認知水平,抓住這一教學契機,有準備地計劃和選擇一些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學習材料,設置恰當的教學情景,直接拋出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歸納、自己體驗,那肯定比教師一步一步引導發現更有價值,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
到教師要“吃透兩頭”,才能讓在課堂上得心應手,收放自如。根據分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在計算上幾乎完全與前一知識“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相似,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已經不是在異分母分數的計算這一環節了,而是在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算理的理解。為此,我對本課的教材安排進行了改變。首先,讓學生複習分數單位和通分;然後,在出示一系列的分數后,讓學生自由的選擇分數組成加法算式並進行分類,從而引出課題。重點對1/2+1/3的算理進行講解;最後,安排各種練習來鞏固學生的技能。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情況,我覺得在對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方面還做得不太夠,仍然停留在教師讓學生做什麼,學生就做什麼的層面上。而且有些教學環節的設計,顯得有些多餘,缺乏對總體目標的把握。雖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已經確定,但是我卻沒有去考慮每一個環節的設計目的,設計這樣的教學環節最終能為總目標解決什麼。例如:在複習導入這一環節中,要求學生對一個個的出示分數回答該分數的分數單位,然後對兩組分數進行通分。對於這一環節的設計,我顯然是沒有好好的分析,因為本課的重點在通分,分數的分數單位是很早就學的知識已經沒必要在複習了。
還有在講解1/2+1/3的算理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這兩個分數相加的“算理”演示課件,但在課件中沒有講透為什麼分數單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如果我在教學中設計添加這樣一環節,應該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也就是當出現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兩個圖形時,把它們重疊合併成一個新的圖形,並提問學生現在這個圖形可以用什麼樣的分數來表示了。學生自然是無法對這個既有二分之一又有三分之一的圖形用分數來表示的。這樣反過來讓學生明白為什麼分母不同的分數是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了,從而也就更加深刻的掌握了先通分在計算這一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了。
如果我能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原有認知水平,抓住這一教學契機,有準備地計劃和選擇一些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學習材料,設置恰當的教學情景,直接拋出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歸納、自己體驗,那肯定比教師一步一步引導發現更有價值,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