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文水人拉家常

文水人拉家常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今天上午,在那裡,我們意外相逢又相識,寥寥數語,卻拉近了我們仨之間的距離。

  我們仨是三個不同階層不同閱歷的同齡人,同是一九七一年生,她梁晉紅大學畢業是在文水博物館工作;她武艷蓉在文水三中教書,自學的廣播電視大學;唯有我在家中虛度年華,什麼都不是。她倆愛好詩詞,我喜愛散文。彷彿有一個磁場緊緊吸引着,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還好像有一個共同的興趣愛好,我是班門弄斧了,趨之有負,莽漢過河,濫竽充數一把。

  只恨時間太短暫,匆匆相遇,又匆匆話別,何況人也可悲,有多少人到人生末路才懺悔,人生豈不是很短暫,不過區區幾十年,想到這,我不由心‘嗖’地一涼,哀嘆也罷,‘羌笛何須怨楊柳’還是記下些美好的東西,我多想留住這一特殊畫面,對於詩詞我是個門外漢感覺太晦澀難懂,還是讓我的身散心不散的自由文留下美好記憶,但願我們的友誼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讓我的粗筆拙手輕點留下墨跡。

  梁晉紅,今天才知道她的大名,以前,我沿街收破爛,她家開着印刷廠,常照顧我生意,她總是面帶笑容對人很和善。雖早已認識,我今天無語,很羞愧,太孤陋寡聞了,居然連文水城的才女也不知道,真是少知又少識。有句古語說得好,“只緣身在此山中,卻不識廬山真面目”她寫過武則天、劉胡蘭、還寫過演講稿等等,每年逢節排練節目,這裡不一一列舉。她們對詩詞的真知灼見聽上去是那麼地有見地,對文水詩詞界的新老朋友如數家珍,那麼的熟悉,我豎耳恭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從省城趙學文到戲曲編劇趙斌,再到地方上老董,銀娥……文水戰鬥在這一領域的人還真是不少,中國文化乃博大精深。她們兩個在一起熱切地交談,唯恨早不能結識真人,而她們相互之間的名氣、才氣,早已各自在心靈駐紮,就像神交已久的老朋友。我倒象一個聾子的耳朵,擺設,一句話也插不上,聽她們侃侃而談,我如沐金風,萬道霞光塑金身,她們的學識更令我無地自容,更遺憾空悲切白了少年頭,更勸少年莫負金色年華。我多想聽聽有識之士的知遇之音,他鄉遇故知,偶遇徍朋不勝欣慰。更想有人與我為伍,寂寞摧殘人生;心在燃燒的是對人的哀嘆;歲月長河默默負載着芸芸眾生。文水人話文水詩詞,我也沾了光,感覺自己飄起了,誰還記得我曾是沿街收破爛的破爛婆,每日蓬頭垢面,為了支撐生活,我不怕做任何事,哪怕臟活累活,我更多地體驗人生的價值以及意義。每天收回舊書舊報,分類翻揀有用的可看的,這裡散發著霉味,我聞着特殊的氣味,滿足地掉進書堆里,吮吸它的養料滋補我匱乏的心靈,可以這麼說,假如沒有書給我帶來力量,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軌跡會滑向哪裡。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敵人就是懶惰,只有勤奮,什麼事都會改變,這是我堅持努力,活下去的勇氣。當然了有許多名言警句鼓舞着青澀人生,使更多的人迷途知返,亡羊補牢。願天下人都愛讀書,感到知識的力量。最終我還是一無所成,晚醒的心智,道理懂了,年紀老了,誰還會在意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又有誰會用一個老牛去犁地,無論做什麼都要趁年輕,千萬不要如我一樣空悲切。

  文水的未來有你們才更會大放異彩,為有你們那樣的女性感到光榮,繼承劉胡蘭的遺志,發揚劉胡蘭精神,世代相傳。讓文水的朋友個個錦上添花新的詩詞更上一層樓。

您正在瀏覽: 文水人拉家常
網友評論
文水人拉家常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