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糍粑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每年冬至過後,家鄉便進入了打糍粑的高峰季節。一到傍晚,村村寨寨,家家戶戶,無不瀰漫著糯米的芳香,飄蕩着村民的歡笑。村裡的小孩更是歡呼雀躍,在大人們的吆喝中鑽來穿去,不時抓一把糯米飯,或者揪一塊半成品的糍粑放進嘴裡,臉上頓露得意之色。
江南很多地方都有做糍粑的習俗,多數是將糯米用機械研成粉狀,用水調稀,做成碗口大的糰子,再放進木桶或鐵桶里蒸。有的為了增加風味,還在糯米粉里包些芝麻、糖果之類的配料,看上去小巧玲瓏精緻可口,其實不然,這樣做出來的糍粑粘粘糊糊,沒有一點糯米的純香,更沒有一點咬勁。而我家鄉華容的糍粑則截然不同,全以上等糯米為料,純手工製作,不參任何雜質,原汁原味,香氣撲鼻,咬上一口,糯香滿嘴,回味無窮。
老家做糍粑熟稱打糍粑,雖然做與打只一字之別,可操作程序、製作方式則完全不同。那些年,老家每年每戶平均要打100多斤糯米的糍粑,每個有10公斤左右。由於數量多,製作勞動強度大,一般是幾戶人家聯合起來干,需要10來個男勞力才玩得轉。
打糍粑的程序比較複雜,先要將糯米在清水中浸泡數小時,然後放進木籠中蒸上一個多鍾,再將蒸熟的糯米放進兌窩(一種石頭製成的器皿,舊時舂米之用,圓形,上寬下窄,中間空心,可放10公斤左右的糯米),最後由10來個手持打粑棍的壯勞力圍着兌窩連續搗插20分鐘,直到糯米搗爛,連成一團,再由兩個大力士齊心架起已成半成品的糍粑,奮力抬到八仙桌上。
此時,早已等候在此的糍粑製作高手便會飛快地接過糍粑,放在塗滿食油的八仙桌上用力揉搓起來。揉糍粑既是個體力活,更是個技術活,技術含量還很高,體力不好腦子不靈的人,一般是擔不起這個重任的。經過10多分鐘的揉搓,原來還比較粗糙的糍粑便會慢慢圓潤起來,最後師傅會將糍粑揉成圓月一樣的形狀,再經過一晚的冷卻,大似篩子、圓潤如玉的糍粑就出籠了。
老家的糍粑一般要吃到次年開春,有的甚至要吃到初夏,為了長久保鮮,家家都有專門用來裝糍粑的大水缸,糍粑就淹沒在缸中的水裡,想吃了就去撈,不過冬天撈糍粑是個苦差事,可再苦也沒辦法,誰叫這東西好吃呢!
老家的糍粑不但個大,形好,味佳,吃的方式也多。有飯上蒸着吃,火中烤着吃,油鍋煎着吃,和菜煮着吃,每種吃法,各有風味,令人垂涎,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