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挖藕
手機:M版 分類:記事散文 編輯:得得9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 挖藕
古人有詩:“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看來荷花在我國是有種植歷史的。我想這裡的荷花大概說的是蓮藕,蓮藕是兩種東西,蓮是蓮子,藕是做菜的藕,蓮藕本是一家,野生的蓮藕既結蓮子又長藕,在人工的培養下各自發揮專長,一個以結蓮子為主,一個以長藕為主。
其實,藕可以種在淺的水稻田裡,也可以種在深的水塘里。家裡種藕就種在稻田裡,收穫后還要種晚稻,要儘快挖掉。將水排干後用大鐵鍬鏟去地面上的荷葉再下鍬,稻田的藕長在泥水裡,你看不見他,長得又比較淺,很容易被誤傷,因此開始幾鍬需要淺淺的下,小心地翻開泥土,看到藕后要看清楚藕的走向,下鍬要謹小慎微,鐵鍬不能隨意揮舞,藕是空心多孔的,受傷的藕很容易被灌進泥水,因為很難清洗就沒有人買了。那時候整隻的藕賣相才好,完整地挖出整隻的藕來可不太容易,稻田的藕盤根錯節長在一起,難免會有誤傷。藕也會長枝杈,我們叫杈藕,杈藕有兩種,一種杈藕就是一隻完整的藕,不過比主藕要小些,一種杈藕豎著長在藕節上,這種杈藕最容易被誤傷到,不過這種杈藕一般只有一節,長得較小,一般留給自家吃。種在水塘里的藕是不要管理的,只要種下去就一勞永逸,年年會自己生長。水塘里的藕長得很肥大,不過長得很深,從兩三尺深的泥里挖出來很費勞力,村裡種了乾脆不收,任由村民自己去挖。村裡的水塘後來承包給個人養魚,因為藕有種難收,而且荷葉長得太密影響魚的生長,承包人乾脆把藕全給除掉了。
藕還很嫩時我們就扒來吃,嫩藕生吃很甜。扒藕就是徒手將藕從泥里扒出來。扒藕有技巧,藕朝哪個方向長的,看荷葉就可以知道,荷葉剛剛長出水時是尖尖的,我們叫藕尖,下面的尖微微有些翹,會指向一個方向,就是藕長的方向。扒藕首先要找到一個粗壯的藕尖,下邊一般有藕,將藕尖周邊泥巴扒開個小口子,摸到藕后再根據藕尖的指向把泥巴挖開,一隻完整的藕就可以被扒出來了。說總是比做容易,藕長在水裡,上面還有厚厚的泥,藕田的泥是硬的,大半個身子都泡在水裡一點一點將覆在藕上泥摳掉,眼睛又看不到,完全憑感覺,摳藕上的硬泥一打滑指甲在藕上刺啦刮一道,刮下來的藕屑瞬息塞進指甲縫,鑽心的痛,古代就專門有這種刑罰,將竹籤打進指甲縫裡。其實水塘里的藕也有長得淺的,可以用腳踩到,南方的秋天白天還很悶熱,我們常會鑽到藕塘里去踩藕,在深水處用腳在泥里慢慢探,探到棍狀的硬物,用腳將上面的浮泥弄開,前後再探,長長的圓滑又不紮腳多半是藕,用大腳趾將藕兩邊的浮泥剔開,差不多露出完整的一節藕,然後捏着鼻子往水裡一沉,手拽着藕往上拔,有時可以拔出一支完整的藕來。踩到藕有的只是撅着屁股,藕身是朝下長的,也有的是從往上長的藕,不能一下拔出整隻的來,憋着氣坐在泥地上,用手去扒浮泥,這要考驗潛水的功夫,憋不住了鑽出來透透氣,再潛水扒泥,但是在水裡使不上力氣,透了幾次氣還不能扒出來只得把藕掰斷,掰出幾節算幾節,其他的也就作罷了。在北京看過冬天挖藕,北京冬天的藕田需要蓄水,還不能讓水凍住了,零下十幾度的低溫穿着橡膠衣褲長時間在冰水裡挖藕可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不過挖藕好像很方便,似乎直接用手就可以從水裡掏出藕來,工人身後的水面上浮了一層完整的藕。
不管是那種方式挖藕都是很辛苦的,還好有人發明挖藕的機器,原理很簡單,在一個浮箱上裝有抽水機,水經過加壓設備向水下噴射,沖開覆蓋在藕上的泥土,藕自己就可以浮出水面,這樣挖的藕很完整,也很乾凈。不過還是有些限制,對藕田的水位有嚴格要求,對藕田的土質也有要求,水塘里的藕還是挖不了。科技的發達會造成更好的機器,或者改良種植技術使藕很容易被挖出,挖藕將不再是個苦差事。
2013年5月
相關範文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米花糖”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風車”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鍋巴粥”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釣龍蝦”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雞頭米”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涼拌蘿蔔皮”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拜年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紅薯梗項鏈”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打蚊子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學種瓜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連枷”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油紙傘”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捕蟬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捉泥鰍”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過春節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藜蒿”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汆烏魚片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端午節吃粽子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燈花”
- ·留給孩子記憶之曬太陽
- ·讀北島《給孩子的詩》有感
- ·給孩子的寄語
- ·給孩子的詩讀後感
- ·給孩子的生日祝福語
- ·父母給孩子的祝福語
- ·寫給孩子的寄語
- ·送給孩子的生日祝福語
- ·父母寫給孩子的寄語
- ·《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讀後感
- ·媽媽給孩子的新學期寄語
- ·給孩子的祝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