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散文隨筆 >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捕蟬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捕蟬

手機:M版  分類:散文隨筆  編輯:小景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捕蟬 標籤:做懂孩子的父母 青澀記憶 培養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 捕蟬

  漢劉向《說苑-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這大概是成語螳螂捕蟬的出處,不過作為寓言螳螂捕蟬應當有更早的出處。螳螂捕蟬沒有見過,小時候卻常捕蟬。

  蟬又叫知了,不過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老家同一個縣也有幾種叫法,老家的叫法找不到對應的字暫且以知了代稱。我在全國其他地方看到的知了都長得一樣,在老家可以看到三種,大知了,中知了和小知了。大知了北京和江西的一樣大,中知了小些,小知了只比牛蠅大些。他們顏色也有區別,大知了是黑色的,中知了和小知了是土灰色的,大知了的叫聲最難聽就一個音拖長了叫,中知了“知了”、“知了”略有點節奏,小知了只有山區的草叢中抓到玩過沒有聽到叫聲,這三種知了在生物學上是不是也叫知了就不知道了。鄉下的諺語:“知了叫,新米跳”意思是知了叫了,早稻該收割了,可以吃到新米了。我們期待吃到新米,卻不喜歡知了叫,老家最多見是大知了,他的叫聲單調聲音又高,他們喜歡合唱,彷彿有人指揮一樣要叫一起叫,要停一起停,合唱的聲音很大,讓人心煩。古人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詩句,不過小時候實在達不到這種境界,中午睡覺時恨不能將蟬都趕走,好在晚上知了是不叫的。高中時學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朱先生在文中提到晚上在清華的荷塘邊聽到知了的叫聲,語文老師特意強調了這個問題,說和人商討過一致認為蟬晚上是不叫的,朱先生不是真的聽到知了的叫聲,其實北京的知了晚上也叫,不過晚上是獨唱居多,聲音不那麼引人注意而已。

  知了叫了也該放暑假了,暑假少不了去抓知了。在灌木上的知了有時可以直接用手抓到,小時候最常用的辦法就是粘知了。折根小竹枝將兩頭插進竹竿頭上中間就突出一個圓環,找到新鮮的蜘蛛網,將竹環放進蜘蛛網轉動竹竿,蜘蛛網就纏到竹環上。發現知了就悄悄將竹竿舉到知了後面將粘滿蜘蛛網的環對着蜘蛛一按,知了就被粘住了。不過不是每次都成功,有時知了提前發現危險飛走了,有時蜘蛛網不太粘知了掙脫逃去。有了塑料袋后就不再用蜘蛛網了,把鐵絲彎個圈撐開塑料袋的口,依然插到竹竿里舉着從後面對着知了一罩,知了只會在塑料袋中往前衝撞,不知道回頭飛逃。來北京后也看到有人粘知了,原理和我小時候一樣,不過他們在杆子上粘的是一坨黑乎乎的東西,那東西很粘,知了粘着就跑不脫。

  抓知了不是抓來玩是抓來吃,農村的柴火灶灰燼久久不滅,把知了埋在灰燼里煨,煨熟了吃知了肚子里的肉。吃蟬好像北方更愛,在北京的超市有賣蟬蛹的,蟬蛹沒有腳和翅膀像被緊緊包在襁褓里,身子還在扭動,餐館里有炸蟬蛹這道菜。在小區里有人晚上拿手電往樹榦照,原來是在找知了,這種知了剛從土裡爬出來,準備到樹上退殼,這時他們的行動遲緩,很容易被抓到,我想找這種知了也是抓來吃的。沒有退殼的蟬小時候我們只知道在土裡找,樹邊的地上都有很多的小圓洞,那是知了鑽出來時挖的,不會再有知了,要找很小的洞拿小棍一捅洞口變大了,將小棍伸進去,裡面如果有知了會抱着小棍,很容易就被俘虜了,不過這樣找到知了的概率很小。知了退了的殼叫蟬蛻,是種藥材可以賣錢,蟬一般在晚上從土裡爬上樹退殼,退了殼的蟬飛走了,蟬蛻都掛在樹上,暑假裡我們很早起來,仰着脖子用惺忪的眼睛在樹上搜尋,發現了用竹竿捅下來,起晚了要被其他小夥伴捷足先登了。

  中學時學了法布爾的《昆蟲記》,法布爾說蟬靠兩塊腹膜發聲,我們也做過驗證,掀開蟬腹部的兩片護甲,就可以看見肚子里的腹膜,拿小棍把腹膜給捅破了看他還能不能叫,其實還可以叫,只是聲音小些,沉悶一些而已,以後還會不會叫就不知道了,我們往往把蟬折騰得半死就丟掉了。

  2013年6月

您正在瀏覽: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捕蟬
網友評論
留給孩子的記憶之捕蟬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