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記事散文 > 記憶中的獨山玉穴

記憶中的獨山玉穴

手機:M版  分類:記事散文  編輯:小景

記憶中的獨山玉穴 標籤:雨中的樹 青澀記憶

  記憶中的獨山玉穴① 遠遠的看獨山,象極了一隻東枕西卧的大烏龜。“珍珠瑪瑙出在鱉身上”,獨山就出玉。 18年前,我剛到南陽師專讀書,聽說城北有“獨山”。因為生長在平原,從沒登過山,很想“登獨山而小宛②”。儘管從山區來的3位室友“見山不怪”,言辭中極鄙視“獨山小土包子”。我還是興沖沖約了室友,一口氣從山南奔跑而上。登上獨山,心興未盡,又從山北攀下,山道邊時見積水井穴。正納罕間,同行的蒲山鎮③同學告訴我:這是采玉人留下的玉穴。原來玉是有根脈的,舊時雷雨過後,采玉人便上山尋找,識得玉脈,做下記號,挖穴掘寶。 當時深怪:為什麼不開礦采玉呢?同學一指山南:別杞人憂天,下面就是玉礦。噢:這井穴原來是非法竅玉者偷挖的。 “玉有根脈”之說,不知是否科學。竊玉者憑什麼認定玉就在腳下,也不得而知。但唐代詩人李商隱在《錦瑟》詩中寫道: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明月映照滄海之時,海中珍珠婉有晶瑩的淚光閃爍;晴日照耀之下,寶玉升起氤氳的煙氣。“玉脈”是不是深藏山中玉石的“氤氳煙氣”? 在南陽兩年的讀書生活中,有多少次暢遊獨山,已經記不清楚了。今天想來,卻從沒有“獨山拾寶”,“撿一塊玉回來”的想法。這也許與自己的天性有關。但在每一次走近獨山、走離獨山的行程中,我曾寫下鞭策自己的詩句:婉若平肩/與山同行/爬行的玉龜呀/負裹太多的寶藏/你邁不開腳步快行//我卻必要快步走/丟了寶也好/扔了玉也吧/。學生時代的詩句滿是稚氣,但卻有拾得思想領域精神瑰寶,重於撿回物質寶石,奮發向上的可貴亮點。 畢業后的歲月,談起南陽,總會想起獨山來。遺憾的是,幾次去南陽,卻未能一游獨山。耳聞獨山早已建成公園。山道邊的“玉穴”,為了遊人的安全,想必早已該填平了。然而,無論在何地,見了玉器店,總愛進去瀏覽一番,一飽眼福。似乎血脈中原有玉的情結牽繫。 中華民族以玉為美,道教最尊最貴的神是玉帝,華麗的神宮稱玉宇,敬稱人的身體叫玉體,敬稱人的照片叫玉照,精美的的禮品稱玉帛。我們用“亭亭玉立”、“玉樹臨風”形容人的瀟洒雋逸,用“玉潔冰清”來讚美極美極純的品格。 讀《三國志》,見《吳志•諸葛恪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恪少有才……(孫)權見之,謂(其父)瑾曰:“藍天生玉,真不虛也!” 獨山也生玉,所以南陽鍾靈毓秀,人才輩出。有商聖范蠡、醫聖張仲科聖張衡、智聖諸葛亮。還有百里奚、范曄、宗炳、岑參、瘐信、彭雪楓、馮友蘭、姚雪垠、李季、王永民等,大家名流燦若星漢。 在中華兒女的心目中,玉是神聖、高貴、純潔、文明的象徵。南陽不起眼的獨山,蘊育了國人稱之為四大名玉之一的“獨山玉”。真可謂“山不在高,有玉則名”。 註:①河南省南陽市城北有獨山,獨山出玉。“藍田日暖玉生煙”,獨山就出藍田玉。 ②南陽簡稱宛。③蒲山鎮在獨山腳下。 自評:獨山,其實是平原上一個孤立的丘陵。因產玉而名聞於世。曾身臨其地,學於腳下。久違之,做文記舊事,兼抒少年情懷。

您正在瀏覽: 記憶中的獨山玉穴
網友評論
記憶中的獨山玉穴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