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憶中的故鄉
手機:M版 分類:抒情散文 編輯:pp958
回憶是個人的歷史。
有十年沒回家鄉了,每次母親探家回來后興奮地和我說起家鄉的變化,什麼房子都改成三層小樓啦,村莊的道路已經改成水泥路啦,汽車可以直接開到家門口啦,家家戶戶不用土灶了,都用液化氣做飯啦——我聽了也由衷的對家鄉的變化感到高興。但是,內心也有一種彷彿丟失了珍寶般的失落感,那就是我記憶中的故鄉可能已經不在了。
故鄉位於會稷山余脈,兩山夾峙,中間一條小溪,臨溪緩坡地上,散落着一些民居,稍高一些,是大片的茶園,近山頂,則是灌木,樹林,竹林間雜,站在家門口放眼望去,茶園墨綠,遠山含翠,鑒湖不遠,紹酒飄香,蘭亭左近,綠水清波,那就是我的故鄉。
故鄉村莊中間是一條小溪,那可是孩子們的福地。麥收季節,是螃蟹最肥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們就逆着溪流而上,光着雙腳,挽起褲腿,翻動着溪流中的每一塊石塊,或大或小的螃蟹就藏在石塊下面。動作必須敏捷,要正確無誤的一下抓住螃蟹的背,然後放到罐子里,蓋上蓋子,防止它逃跑。有時候不小心,手指被螃蟹的大鉗子夾到,就齜牙咧嘴的大叫一聲。摸到溪流的盡頭,往往收穫頗豐,能裝滿一罐子,然後順便在瀑布下面的水潭洗個澡。回家后,把螃蟹洗凈,母親會用滾油來煎,看那青色的蟹殼慢慢變黃,變紅,香味就出來了,是父親上好的下酒菜。
我家的後面,有一處百米高的崖壁,接近崖壁最高處有幾個小小的岩洞,其中一個是鷹巢,裡面住着幾隻鷹,我想應該是一家子,因為在附近幾個村子,都沒有這種鳥,屬於我們村獨有,村人很以此為驕傲。夏秋之交吃了晚飯以後,大夥搬一把椅子坐到房前院子里,天邊是一團團的火燒雲,絢爛多彩,翻滾變幻。這時候可以看見老鷹帶着小鷹在天空盤旋,伴着那清亮的鳴叫,時而組成各種隊形,一會遠去,一會又俯衝下來,常常讓幼小的我看得出神。我想那時的我,一定是慕其高遠吧!
對於故鄉吃的記憶,印象最深的是竹筍。清明以後天氣轉暖,山裡的竹筍也開始從泥土裡冒出來了,長到一尺左右的竹筍最為鮮嫩,剝去外殼后其色如玉,我最喜歡母親做的蔥炒嫩筍,出鍋以後,芳香撲鼻,蔥綠筍白,煞是好看。吃起來脆嫩甘鮮、爽口清新、味道鮮美,現在想來,那滋味猶在舌尖。後來看清朝名士李漁的《閑情偶寄》中,蔬食中的第一,他給了竹筍。不禁引為知己。
年關將近,是孩子們最盼望,大人們卻忙碌的日子。春節前幾天,記得要做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是大掃除和年夜飯的準備,要自制豆腐和殺雞宰鴨。打掃房間時,母親會說,“把你一年讀的書整一整”,我的書往往放在床頭和父親幫我做的簡易書架上,那就是兩個三角支撐釘在牆面,上面擱一塊木板。我那時學習成績不錯,對書是十分愛惜的,於是先把書架擦乾淨,要把課本邊角抹平,一本本放好碼齊,彷彿和好朋友告別,這時邊整理邊看書,或翻看以前寫的作文,竟然驚異於自己寫作時的“高超技巧”,倒敘插敘設問排比全用上了,不由得自己對自己大為折服!看着老師批的一個個“優”,心中很是快活。母親是製作豆腐的能手,這時候我最樂意幫忙了,讒的是那一碗豆腐花,豆漿點上滷汁以後,剛凝起豆腐花,母親就拿一隻大瓷碗,給我裝上滿滿一碗豆腐花,放一勺醬油,撒一小把蔥花,真是人間美味!
我的頭腦中關於鬼神狐妖,英雄壯士等等最初的記憶,都是在故鄉夏天大樹下納涼,或者冬天火爐旁得來。夏天的傍晚,忙碌了一天的鄉親們吃完晚飯,三三兩兩的聚攏在村口的大樹底下納涼,老人們在躺椅上搖着蒲扇,孩子們在空地上戲耍玩鬧,此刻圓月初升,晚風徐來,此起彼伏的蛙鼓蟬鳴和着小蟲的低吟淺唱,從老人們口中知道了蟾宮砍桂的吳剛,月宮曼舞的嫦娥,吃人的山魈,媚惑的狐仙,詼諧的徐文長,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現在則回家就躲在空調下,上網、看電視,樓上樓下互不相識。
故鄉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故鄉,我也每天穿梭於城市的森林,回不去了!
相關範文
- ·故鄉(外一章)記憶中的故鄉
- ·我記憶中的山谷
- ·我記憶中的草原
- ·我記憶中的蒼井空
- ·(原創)我記憶中的草原
- ·嗨,我記憶中的少年
- ·我記憶中的藍(原創)
- ·記憶中的瑪妮觀后感
- ·回味音樂經典-記憶中的歌聲
- ·記憶中的那些老師
- ·記憶中的農村
- ·記憶中的“六一兒童節”(裴順民)
- ·南昌,記憶中的一抹悠然
- ·記憶中的清明節
- ·飄逝在記憶中的花朵
- ·下一站、尋找記憶中的棉花糖
- ·記憶中的石頭路
- ·希望記憶中的您,在天堂,一直安好。
- ·記憶中的你
- ·記憶中的過年下
- ·記憶中的小鎮
- ·炒米埕--記憶中的滋味
- ·記憶中永存心中的暖
- ·走失在記憶中的衚衕
- ·記憶中的老屋
- ·記憶中的獨山玉穴
- ·記憶中的鞦韆
- ·記憶中的綉眼鳥
- ·記憶中的電影
- ·記憶中的螢火蟲
- ·記憶中的李子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