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散文欣賞 > 三十年前鳳凰游

三十年前鳳凰游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小景

  此鳳凰非彼鳳凰也,我要說的鳳凰乃是祁門人極為熟悉的鳳凰山。站在祁門縣城古老的雙橋上,便能遠遠望見鳳凰山和山頂的文峰塔。文峰塔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塔下原來有座廟宇,可惜至今不存。

  前幾天我沿閶江拍圖片,沒走多少路就到了鳳凰山麓。看看時候尚早,猛然萌發上鳳凰山登寶塔去。

  無需問路,從鐵道邊直接拐上鳳凰山。在原來拆毀廟宇的舊址上,現在已經興建起好幾座寺廟,紅牆黛瓦描金畫銀、高低錯落有致。看來香火不錯,不時有香客上來燒香拜佛。我順着一條新修的小路往山上走,十多分鐘就到了文峰塔下。

  三十年前我在祁門二中讀初中,我們的教室就坐落在閶江的西岸,過閶江東去便是鳳凰山。從學校大門出來,走幾步就有一段土坡直接下到閶江岸邊。閶江對岸有幾株大柳樹,其中一株最高最大的柳樹上拴着一條木船,這是我看見的閶江上唯一的木船。

  船尾用木板釘起一間低矮的小木屋,木屋兩邊各有一個小窗戶,窗邊掛着斗笠,後面還豎著一根鐵皮小煙囪,平常撐船的老人就吃住在船上。中間和船頭空位很大,可以容納十來個過河的人。要過河的人只需遠遠叫喊一聲,老人就晃悠悠起身,拔起船頭長長的竹篙,那竹篙的底部有一截磨得鋥亮鋥亮的鐵制篙頭,在陽光下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渡船就很快過河來了。

  老人只渡過往的大人過河,從不讓我們學生上去,就是給錢他也不讓我們坐上他的渡船。因而那時候我們記恨這個古怪的老頭兒,有幾個膽大的同學還趁老頭兒休息的時候,甩石頭砸過那渡船。

  可我們後來竟然乘坐渡船過閶江登鳳凰山去了。

  那是一個秋天的下午,體育課上幾個同學偷偷約好上鳳凰山去登寶塔(那時不知道還有文峰塔這個好聽的名字)。擺渡的老頭讓我們坐上他的渡船,是因為新調來的同學與他家是親戚關係。我們上船后老人囑咐我們站穩,手要抓緊船幫。船開動的時候,我覺得一陣天旋地轉,不知道啥時候就到了閶江的東岸。

  上岸以後,大家一個勁地往山上瘋跑,跑到廟邊,然後又轉到廟後面尋找上寶塔的路。

  那時候上寶塔的人極少,路淹沒在雜草叢中根本看不見。我們一班同學在高大的茅草叢中摸索着登上了寶塔,然後又跌跌撞撞飛速下山,等到我們跑回學校,還是沒能趕上班主任的語文課,結果在教室後面罰站了一個多小時。

  好幾個同學臉上被茅草刮出血痕,手掌上劃出的血口子幾乎每人都有,還有同學衣服刮破回家還挨了打。

  那是初二下學期,扳指頭一算,恰好是在三十年前。

  第二年鳳凰山下通了鐵路,廟宇被人拆除了。我站在教室里就能看見有人把磚頭挑回家,再後來那條渡船連同大柳樹也一齊消失,鳳凰古韻也就蕩然無存了。

  這以後我再也沒有上鳳凰山登過寶塔。倒是不斷讀到關於鳳凰山的傳說和詩詞文章,其中記憶最深的是清代詩人何雍為鳳凰山文峰塔題寫的兩句詩:掌翻二水低浮綠,眼瞥千峰送遠青。

  站在文峰塔下,仰望那融入藍天的鐵制寶葫蘆,心頭一陣顫動。寶塔依然巍峨屹立高聳入雲,三十年前我們可以從寶塔頂端破損的小洞里一直爬到塔頂,用手觸摸那神秘的鐵制寶葫蘆。而現在那個破洞早已被封住,人們只能在遠處觀看那高高在上的寶葫蘆了。三十年前我在寶塔上看到什麼,現在一點也記不得了,只記得四周一片蔥蘢,我們的學校掩映在群山之中。

  而今舉目四望,城區街道寬闊高樓矗立,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一片繁榮新景象。

  閶江邊我們讀書的那一大排低矮教室也被拆除乾淨,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開發區。祁門縣城越來越大,也越來越亮麗。

  閶江遠去,我們朗朗的讀書聲也已遠去,早生華髮的我們依舊可以在塔巒高眺里,靜靜想念那一片青春年少的蔥蘢記憶。

您正在瀏覽: 三十年前鳳凰游
網友評論
三十年前鳳凰游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