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基辛格《論中國》有感

讀基辛格《論中國》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基辛格《論中國》有感 標籤:東方中國夢 中國夢 我的中國夢 感動中國

  讀基辛格《論中國》有感(一)

  換一個視角看中國

  吳慶

  上周看完了亨利·基辛格的著作《論中國》,有一些感想記錄在這裡。必須說一句:這些感想未必和基辛格及其著作有啥關係。

  中國為什麼沒有"明治維新"

  中日兩國在近代史中的最大不同,就是佩里將軍帶着美國"黑船"到日本才一次,日本就開始變法維新。僅僅幾十年後,日本就加入了世界列強之列。

  中國受到列強衝擊比日本還早幾年。雖然受到列強一次又一次凌辱,也有過變法圖新的主張,但遲遲沒有開始。為什麼呢?

  我現在提供一個解釋。

  日本是一個島國,日本本土歷史上幾乎沒有受到過外來勢力的衝擊。因此,日本民族缺乏應對外來衝擊的經驗。

  中華民族就不同了。中國周邊,蠻族林立,歷史上不乏突然崛起的豪強,也不乏周邊豪強導致中土本幫政權更迭的案例。

  曆數中國歷史上有七個大的朝代:秦漢唐宋元明清。其中單數的朝代,也就是秦、唐、元、清,是新近來到中原大地的外來民族奪得統治權。雙數的朝代,漢、宋、明,是久居本土的民族從原本外來的民族手中奪回統治權。

  中原大地的統治權在外來民族和本土民族之間交替,似乎成為一個規律。上一朝代,如果本土民族丟掉了統治權,下一朝代一定奪回統治權。然後呢,下一朝代再丟掉。這是巧合還是某種未知的規律在起作用,我到現在還不了解。

  中華民族不只是在四次朝代更迭當中才受到外來民族的衝擊。翻翻中國歷史,可以說外來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衝擊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中華民族也積累了豐富的應對外來衝擊的經驗,甚至經歷了多次丟失統治權的考驗,也挺了過來。過來人回頭看,覺得不過如此。

  正因為有如此豐富的應對外來民族衝擊的經驗,所以當英國人船堅炮利地來到中國的時候,中國人處之泰然。中國人沒有丟失安全感,反而對洋人的種種雕蟲小技心懷不屑。不屑不是裝出來的。那時候音譯"英吉利"三字,左邊都有口字偏旁,意思是"不識王法者,與禽獸無異".於是中國人沒有強烈願望改變自己。所以中國的改革開放才這樣難!

  日本民族正好相反。正是因為日本民族缺少應對外來民族衝擊的經驗,所以他們在佩里的黑船面前立即自亂陣腳。西洋人不費一槍一彈,日本民族就爭先恐後地變法圖新,屁顛屁顛地脫亞入歐了。

  所以,過去的成功經驗可能成為走向未來成功的障礙。

  中華民族註定會受西方列強衝擊?

  中華民族的近代史充滿了屈辱。而記錄這些屈辱的近代史教科書,我們這代人從小學到大學翻來覆去地學,學得我從小到大心情都是不那麼爽朗。

  歷史上中華民族有過強大的時候,也有過落後的時候。中華民族強大的時間遠比落後的時間長。可是中華民族的強大,沒有趕上全球化的時代。如果趕上了,就不會有那麼多屈辱。恰巧在中華民族落後的時候,西方民族開啟了全球化的大幕。這僅僅是巧合嗎?

  現在看來,這不是巧合。其實,中西方交往註定會在中國落後、西方發達的時候開始,中國註定被整合。

  為什麼呢?

  因為中華民族無論衰落還是強大,都不會持續地與外部世界保持交往,包括西方世界。中華民族比其他民族強大的時候,沒有願望和外部世界交往。中華民族比其他民族落後的時候,自己沒有能力與外部世界交往,先進的民族會來到門前和我們交往。

  一個看似例外的情況出現在明朝,鄭和下西洋,到達過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鄭和比哥倫布早出生80年,鄭和用過的寶船比哥倫布航海用的船大很多倍。不客氣地說,中國比歐洲國家早大約一個世紀就可以成為"日不落帝國".

  但是,聖上沒有成為"日不落帝國"的願望。而聖上想成就的事業,國庫又支撐不起。鄭和總共出海8趟,之後無論是他本人還是其他人,再沒有去過了。而哥倫布的航海事業的參與者呈現幾何倍數的增長。

  為什麼鄭和出海不可持續而哥倫布可持續呢?因為鄭和出海是皇上的事業,只賠不賺,而且賠很多錢,直到賠得明朝國庫無力支撐下一次出海。據說一位頗具正義感的小官,銷毀了鄭和用過的所有航海圖,終止了這項浪費民脂民膏的事業。

  支撐哥倫布航海的是商人的冒險,商人從航海當中賺很多錢,政府也可以收更多稅,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航海,越來越多的政府開始支持航海。東印度公司就拿着政府的特許,受到政府和軍隊的保護。

  於是,曾經先進的中華民族等待着外部世界先進起來之後遠道而來整合自己。

  社會主義陣營為什麼崩塌得這麼快?

  答案之一是蘇聯主導的社會主義陣營勾心鬥角沒有誠信可言。

  新中國早期的外交明顯受到意識形態影響,只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交朋友。朝鮮戰爭之後,中美之間相互敵視,中國失去了外交空間。中蘇交惡之後,外交空間進一步被擠壓,被迫開闢第三世界。

  新中國的領導人早期對蘇聯老大哥抱了很高的期望。建國伊始毛主席就出訪蘇聯,而且時間很長。但是蘇聯對中國從一開始就玩起信息不對稱。在斯大林時代,斯大林同意金日成"越過三八線統一朝鮮半島"的要求,讓他找中國同志談,其實是利用中國對世界的不夠了解,讓中國承擔成本和風險。在赫魯曉夫時代,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有關斯大林的報告不讓中國知道。

  在社會主義陣營內部,中國領導人也是吃一塹長一智,並且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赫魯曉夫前腳離開中國,中國軍隊後腳就炮打金門,美國人以為赫魯曉夫支持中國這麼干。這場報復過後,社會主義陣營里已經沒有什麼誠信可言。名義上處在同一個"陣營",相互之間的提防不減。直到中蘇直接兵戎相見,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

  中蘇關係破裂還有一個視角,就是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國際交流建立在"同志加兄弟"的"感情"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在這個基礎之上,國家之間如果算計不成,那就直接索求。

  金日成來中國,要求中國同志支持他進攻南韓。赫魯曉夫來中國,要求中國同志讓蘇聯海軍使用中國基地、建長波電台。直到1989年戈爾巴喬夫訪華,要求中國向即將崩潰的蘇聯經濟緊急輸血。這種關係,哪能持久。

  是什麼讓中美兩國關係迅速改善?

  關於中美建交的歷程,中國人大多聽說過一個傳奇的版本:乒乓外交。那就是一個傳奇而已。那麼美方的說法呢?據說尼克松抵達中國,在機場見到周恩來的時候說過一句經典老話:"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其實,當年推動中美建交的動力,不是共同的利益,而是共同的敵人。這個敵人(哪怕只是看起來)如此強大,以至於中美迅速地、不顧一切(例如台灣問題、意識形態問題)地走到一起。這個敵人就是蘇聯。在東北亞,蘇聯是中國的敵人,它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對中國造成嚴重的軍事威脅。在全球範圍內,蘇聯也是美國的敵人。

  與共同的敵人相比,共同的利益能發揮的作用可以說微不足道。想想中美之間關於自由貿易(中國加入WTO)的談判,很容易達成雙贏,但是為了利益的分配久拖不決,耽誤了不少時間。直到恐怖分子攻擊美國本土,中美兩國有了新的共同的敵人,中美自由貿易談判的僵局才得以打破。雖然基辛格博士的這部著作沒有細說中美在新世紀的外交細節,但這段故事剛剛過去,我們記憶猶新。

  與美英、美歐關係相比,中美關係缺少宗教、人文、法治、以及意識形態方面的共識,因此基礎不甚牢固。那麼拿什麼維繫中美關係呢?利益是選項之一。最佳利益方案是雙贏,偶爾利益輸送也不是不可以。但更奏效的是對抗,找到對抗中的共同的敵人,最有利於中美兩國迅速而且緊密地站在一起。

  作為參與早期中美外交的主要參與者,基辛格博士有資格權威地講述那段神秘的歷史。作為中國數位領導人的老朋友,他對那段歷史的講述也會周到考慮到讀者的感受。這本書體現了他的權威,也體現了他的周到。對讀者來說,不僅要讀白紙黑字的部分,也要讀字裡行間的部分。

  讀基辛格《論中國》有感(二)

  讀基辛格《論中國》,論民族自信

  最近隨手翻開基辛格的《論中國》,驚異於一個外國人卻對中國理解之深,論斷之精的同時,突然間有寫一篇論述"民族自信"小文的衝動,作為一個中國文化初學入門者的以備后省之作吧。

  很早的時候,我對"中國"的理解只是一個國家,她是我偉大的祖國母親。但隨着學習的深入和閱歷的豐富,慢慢地,我對"中國"這兩個字的理解開始變得擴大化:她不僅僅是一個國家,她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帶有"唯我獨尊,捨我其誰"氣勢的文化,一種具有"整個宇宙中我為中央,其餘皆受我教化,仰我鼻息"氣魄的文化,一種含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霸氣的文化……這種文化起始於遠古,在自古即被稱為宇宙中央之地(中國)的土地上,代代相傳,繁衍、拓展不息,雖經無數戰亂和變革,但這種有氣勢、有氣魄、霸氣無比的文化卻始終沒有斷絕。慢慢地,這種文化深入到生活在此地每一個人的骨髓中,成為支配他們行為的"思想意識形態"基礎,他們每個人都相信,只有他們才是世界中心的優質者,他們在人種、物質、精神、文化……所有方面都是最優秀的。從歷史上看,這些自身優秀的人民並不藏私,他們願意教化"蠻族",只要"蠻族"一心向善,他們願意幫助和改造他們,即使在歷史上有些時候"蠻族"在統治上佔據了主動,而中華優秀的人民從心理和文化上卻一直處於統治地位,最終還是以優秀者的身份教化了"蠻族"……無數次后,曾經的"蠻族"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這種長期正面的自我認同,最終造就了中華文明、最終成就了中華民族、最終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中建立起了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這種自信,並非無根之水,她是建立在強大的物質、精神、文化優勢基礎上的,幾千年來,中華大地的富庶、穩定、文明,一直都是世界的最強點,從這個角度上講,稱中國為世界的"中央之地"也確是實至名歸。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自信存在於胸,生活在"中央之地"的人民們,即使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亂世,也始終沒有產生過"自我否定"的情緒,所有中華民族的人民都依靠着這種強大的、"思想意識形態"上的自信,使這個優秀的文明世世代代地延續着,就這樣,這種專屬於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在這片大地上延續了五千年……

  事物都具有多面性,民族自信也不例外,所以我們看到,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也是一把雙刃劍。在近代,這種長期積累下來的自信,變得有些過於膨脹,因此轉換成為了自負,在受到另一種文化和秩序衝擊的情況下,我們的自信甚至轉化成了自卑。175年前,英國為了爭取與中國成為平等關係國家的權利,不惜利用堅船利炮,攻擊了已經有些膨脹過度的中國,在這樣一次攻擊下,中國失去了不少國土,也賠償了很多金錢。實事求是的地講,這些土地喪失、金錢損失在我看來(我相信也在當時和後世許多人看來),其實都不算什麼(因為,在中國人的眼中,文化、文明的邊界才是國人眼中的邊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損失的土地和金錢也都算是"同樣的肉爛在一鍋里"而已,反正土地還是咱們自己的地盤,金錢也是給了仰我中華文明鼻息的"蠻族"臣民們而已嘛)。在這次打擊中,真正讓我們最為受傷的,其實是它擊碎了我們的民族自信!英國人也很明白,要想與中國競爭,首先需要從"思想意識形態"角度使英國與中國成為平等關係的國家,這個願望,終於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時得以實現(其以具有在首都北京常設使館資格為標誌)。從此,中國再也不是那個唯我獨尊的中央之國;從此,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開始急轉直下,轉化成為了"仰洋人鼻息"、"崇洋媚外"式的民族自卑。

  通觀近代歷史,中國的精英階層其實一直都在為了恢復我們自己的民族自信而不斷努力着:無論是李鴻章那"推揉騰挪,左右制衡"式的外交策略,還是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亦或是蔣中正"四維既張,國乃復興"的新生活運動……一切的落腳點,其實都是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在民族危難之際,用自己的方式尋一出路,以期復我國威,興我們民族原有之自信也。只可惜,當時的"宇宙中央之地"確是貧弱至極,放諸世界之中,相較之下,支持我們民族自信的資本確實已然虧耗過甚!因此,雖然中國的精英階層一直在為這堪稱民族脊樑的自信努力奮鬥,無奈卻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這樣,我們在這樣的自卑感中整整延續了一百多年,時至今日,我們還是能夠在不少國人的身上看到這種民族自卑的痕迹。

  今日,隨着中國的不斷發展,曾經的"宇宙中央之地"又具備了足夠的人力、物質、精神、文化等資本重新塑造和提升我們的"民族自信"了。論及此處,不得不提一個在萬難之下,撥雲見日,帶領整個民族在滿是荊棘中,踏步前行的偉人——毛澤東。暫且不論毛澤東主席整個生涯的功過是非,僅就中華民族"民族自信"的重新確立而論,他確實堪稱偉人。毛主席深諳中國傳統文化,熟讀中國歷史典籍,我相信,他那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及民族自信一定是支撐其一切行動的動力源泉。也正是因為這位偉人擁有如此強烈的民族自信,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他熟練地運用中國傳統的精髓在軍事上使中國取得了成功[毛主席及老一輩革命家在朝鮮戰場、在喜馬拉雅山山麓、在烏蘇里江冰天雪地里的軍事行動很多可以成為孫子兵法的活教材]、在外交上使中國取得了地位[毛主席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時候,事實上,當時的中國還面臨者各種國內外的困境,毛主席及老一輩革命家各種運用中國傳統的"攻心為上"、"扶弱制強"、"空城計"等方法,硬是在國貧民弱的情況下,就成功促成了"美俄中犄角之勢"的雛形,從現在的角度回頭看,實屬不易].更為成功的是,毛主席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國內,創造性地建立起一種屬於中國的、全新的"思想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幾經磨合、改造、創新,現今,她以一種"願景"的姿態,呈現在所有國人面前:這個願景,有機地融合和運用了中華的傳統文明,希冀整個中國可以以一種兼容並包的胸懷和氣度,在促使"宇宙中央之地"不斷發展的同時,也能帶領整個世界不斷向更好的未來發展。

  我想,當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中都擁有這個願景、都真心愿意為這個願景而努力,到那時,才是我中華民族自信真正恢復之時吧!我真心堅信並期待着……

您正在瀏覽: 讀基辛格《論中國》有感
網友評論
讀基辛格《論中國》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