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遇見我的前世今生》讀後感

《遇見我的前世今生》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遇見我的前世今生》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我的中國夢 遇見未知的自己

  遺忘是我們說無法控制的,它是心靈的絕症,很多人就選擇這樣的方式來逃避痛苦,就算艾賓浩斯發現了記憶曲線,可我們還是不能控制遺忘,不知不覺間我們忘記了家中的電話號碼、銀行卡密碼、親人的生日、童年趣事,朋友的姓名,這些或簡單或嚴重的記憶遺忘,使我們在重要的時刻面臨危機。

  作者對於“遺忘”的描述,讓我想起了學過的對遺忘原因的解釋,衰退說認為,遺忘是由於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致最後消退的結果;干擾說認為,遺忘是由於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干擾所致,一旦排除了干擾,記憶就可以恢復;壓抑說把遺忘解釋為動機性的,是對痛苦的、令人尷尬的記憶的壓抑;提取失敗說認為,進入長時記憶的信息可以被長久地保存,發生遺忘主要是因為存儲的信息不能被提取,而許多記憶之所以不能提取,是因為在回憶時缺少適當的記憶線索。

  課本中的對“遺忘”系統地講述讓我想着如何在生活和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記憶力,能夠做到更好,可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想擁有一個好的記憶力,想要遺忘一些不好的、痛苦的事,可是偏偏就是忘不掉,或許這就是在無意識中的強化吧,不知不覺間就將其深入骨髓,難以遺忘。

  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場接一場的表演,與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人生一模一樣。社會的本身,就是一個人參與同時進行表演的舞台,人們默契地相互搭檔相互配合著,將心靈的真相掩蓋起來,穿上道具,演齣劇本設計好的情節,一切都貌似很正常,看不出任何錶演的痕迹。令我感到悲傷的是,我們一直在整治着別人的心中對自己的既定印象,使自己儘可能完美化,我們不遺餘力地通過各種努力期待通過大的活動爭取到更多的榮譽和美好的結果,期望他人能按我們的看法描繪自己的形象。

  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為了在他人眼中增加自己的色彩,在他人眼中增添自己的偽裝,去塑造一個他人眼中非常有價值的“鏡中之我”。這就是心靈的欺騙與偽裝,我們不斷地掩飾自己的內心,忽略自身的真實要求,隱藏自我的真是面目,一味地迎合他人,然後逐漸地迷失自己。我們已經迷失在虛偽的陷阱里,不能自拔,這彷彿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一個欺騙的開始代表着更多欺騙的到來。

  不過,我們的擺譜和表演就是想讓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所改觀,這個過程也是不斷地壯大自我、晉陞自我的過程,從這種意義上說,擺譜和表演的本身也有它積極的一面,他的存在可以使我們不斷彌補自己的不足,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敬,從而打造出一個更具“價值”的“鏡中之我”。

  作為在地球上最為高級的生物,人的本身就蘊藏着巨大的能量--包括正面和負面的能量。在我們的軀體中,包含着兩部分思想:一是意識,而是潛意識。意識和潛意識並非勢均力敵,潛意識的力量要比意識的力量大數萬倍,更能助我們實現願望。不過,在大部分的時間中,我們並沒有喚醒自己身體中的潛意識。

  有些人總是抱怨他們不能好好地運用潛意識,問題就出在他沒有領悟到它的形成過程:潛意識產生於我們的內心,它會把我們心中所想變成真實的事物。潛意識也存在着缺陷,它無法分辨事情的真假,對於謊言或真誠並不理會,潛意識對我們的大腦過於忠貞,它一旦接受了一個想法,不會對你提出的要求變為事實,而且不會問你真假如何。所以,我們可以欺騙任何人,就是不能欺騙自己的潛意識。

  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自我欺騙。我們之所以會選擇自我欺騙,源於不願正視自己逃避的現實,當我們習慣於自我欺騙的時候,就再也意識不到自己是在自我欺騙了。一旦這種狀態成為定式,我們便無法自知和自省。換個說法來講,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自圓其說,我們找着一種合情合理的理由來將自己的不誠實、不想面對和逃避的現實輕鬆地抹殺,掩蓋住內心真正的價值觀,來給錯誤的觀點和想法披上一件合宜的外衣。

  有人會將這種心靈的自我欺騙稱為“內省”--他們甚至稱其為難得的優點。不過,在我看來,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已經在更加嚴重地自我欺騙了。內省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屬於反省的層面,可事實上他在迴避現實狀況,找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為自己開脫,是他原本的錯誤合理化。內省的結果是越來越接近現實狀況,而自我欺騙的結果是使自己愈加虛偽,脫離了真實的自己和心靈的健康要求。

  作者說,長期以往干擾我們和壓抑我們的內心潛意識覺醒的本質原因有三個障礙的本質:

  1、對什麼都覺得習以為常

  2、為自己找理由

  3、刻意地積極思考

  除了積極思考,還有一種方式來改變負面狀況,那就是正確的自我反省,良好的內省會幫助我們對心靈的變化採取靜觀其變的態度,讓負面的思想慢慢地自己化解掉。一個人只要接受真實,就有勇氣摒棄虛假,自我反省所需要的勇氣,不過是讓我們正視、去面對真實。所以,投靠了真實,我們的人生將收到巨大的回報。

  在《一道情緒的測試題》一篇中,開篇就有一個問題:

  “情緒是什麼?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南迪·內森教授的一項研究發現,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30%左右的時間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

  也許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中很客觀的一段時間被憤怒、焦躁、忐忑等等不良的情緒所填滿。這個世界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真正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生活中,各種層出不窮的實例告訴我們,情緒的變化常常在我們的一些神經生理活動中得以表現。

  美國的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消極情緒對我們的健康有着難以估量的危害。經常發怒和充滿敵意的人,與正常的人相比,他們更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哈佛大學的調研也發現,在1600名心臟病患者中,有超過50%的人經常焦慮、抑鬱、脾氣暴躁,程度超過普通人的三倍。

  毫無疑問,這是科學的結論,壞情緒永遠都是內心最沒用的情緒。對我們而言,各種情緒就像是脈搏,就像是血管,我們沒有辦法徹底地剝離它們,但是最重要的歷練就是調節自己容易緊張的個性,爭取把壞的情緒扼殺在搖籃中,讓他們無法壯大,無法深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給自己構造出最積極的情緒堡壘。要想為美好的情緒爭取一片新天地的話,就要勇於跟那些消極的情緒作堅持不懈的鬥爭,抵抗並且引導它們向積極的方向轉化。

  改善壞情緒沒有任何迴避和拖延的借口,因為壞情緒的傷害不會因為你的遺忘就自動地逃到一邊,它會始終存在於我們的身體之內。一有機會,它就會興風作浪,主導我們的潛意識,並污染我們的心靈。

  所以改善壞情緒,需要改變我們錯誤的認知,從以下的方面做起:

  1、尋找壞情緒的原則

  2、尊重我們的身體規律

  3、保證自己的睡眠充足

  4、為自己創造親近自然的時間

  5、養成經常運動的好習慣

  6、在生活中合理飲食

  7、培育積極樂觀的心態

  還有,對付壞情緒,我們要及時地給予自己暗示和警告,學着調整自己,使自身擺脫消極情緒的控制,而如何調整自己,作者給出了如下的一些建議:

  1、在恰當的時候轉移注意力

  2、改變自己對於事物的陳舊的認知

  3、擅長利用自我暗示的力量激勵我們的心靈

  只有我們確信“無論什麼事情都能改變”,我們才能改變事情,我們必須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必須”怎樣,而不是我“應當”怎樣。

  有時候,積極的暗示可以通過鏡子完成,當我們在生氣的時候,找一面鏡子,對着鏡子努力微笑,持續簡短的幾分鐘,心情就會愉快起來。自我暗示不僅可以用沉默的方式完成,也可以大聲地說出來,甚至還可以在紙上寫下來。

  只要我們能不間斷地給自己積極正面的暗示,就能有效抵消自己長久形成的思維習慣。自然而然,我們越是經常選擇積極、擴張的言語和概念來鼓舞自己,就越容易地創造出一個積極的心態。

  每個人對待自我的態度決定他人生所賦予的價值。威廉·詹姆斯這位著名的心理大師曾說過,“思想本身就是思想者”。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需要虔誠地認知自己對待自我的態度。關於“自我”的認知,必須與跟其他層次的有意識活動完全區分,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把“自我”這個認知從其他大腦層面的意識活動中完全剝離。

  一個人對待“自我”的方式決定了他能否完全地信任自己,不能完全信任自己,就會陷如極端的自卑與自信的漩渦。我知道,很多時候,自信其實離自己很近很近,心靈深處隱藏的種種事實,是成為我自卑或不夠自信的理由。可是,自卑與自信,跟我們自身所處的順境或逆境又有什麼關係呢?內在的自我信任,其實只與一個人內心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與否密切相連。事實的確如此,無論在什麼環境下,真正自信的人總能活出他強大的風采。

  暫且把自信放一邊,我們可以探討一下自卑。自卑本質上,是一個人人格上的隱形殺手,它造就了病態的人格、扭曲的心靈等等,促使人們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失敗者,甚至成為厭惡生活的輕生者。唯有深入探討自卑形成的原因,方能找到消除它的方法和途徑,找到依據和資料,並最終戰勝它和征服它。

  從精神的角度來看,自卑其實就是自我意識偏離造成的。往簡單的方向說,自卑就是一種自己看不起自己,同時也認為他人也看不起自己的心裡。它會給人的心靈營造一種假象,就像編排的一場電影。自卑的人會在做事的時候缺乏基本的信念,無所作為,甚至無法完成對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務。具體來說,他們在困難面前容易早早低頭,並且無可奈何地放棄。

  很明顯,自卑者的潛意識裡總是懷疑他人看不起自己,而他們也總是把他人的一些與自己毫不相關的言論和行為,視作對自己的藐視和輕蔑。由此,他們陷入了一個看似永遠也不會結束的惡性循環,他們內心的自卑情緒會日益加重,就像惡性腫瘤一樣潛伏在人的體內。

  長期籠罩在自卑情緒中的人,他們不僅會失去健康的身心,更會為自己的行為埋下消極的心理障礙。這些人無法看到自己的長處,更別說發掘出自己的潛能了,總而言之,這均是對自己缺乏信任的結果。

  也許,消極的自我評價與暗示,正是造成我們自卑的根源。消極的自我暗示不因我們的出身而受到左右,不過,在我們小的時候,對此無能為力,甚至根本不知道究竟哪些情緒屬於消極的自我暗示。在這種極端無奈的情況下,我們只能被動地接受了它們的影響,懵懂階段的人們,對此消極狀態,別無選擇,只能接受。所以一個人如果他低估了自己,則被無盡的自卑籠罩,在生活中自暴自棄。人終其一生要達到的境界,只有一個,便是心靈內部的平衡,建立穩固的自我信任。

  書中提到的告別這種窘境的方法有以下兩個努力方向。

  1、要完全把握自我評價的幅度

  2、要為自己確定合理的可比性的對象

  人要學會釋放自己內心的壓力,現在的很多人都是躲避壓力的“隱者”,他們多是有着常人無法忍受的巨大的精神負擔,所以才會採取這種極端的處世方式,找一個地方將自己隱藏起來,以便躲開壓力的瞄準。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內在清凈而又整潔,就必須開始進行“內在大掃除”,以此來清理無用的能量。“壓抑”或“逃避”的方式只能使無用的能量堆積,面對,接受,處理掉那些感受才是保持內在潔凈的根本。

  一個真正聰明的並且關心自己心靈健康的人,他不僅會每天進行“內在大掃除”,更注重內在的日常維護,不管有無外在的壓力,我們都應隨時去注意自己每個當下的感受,保證即時釋放無用能量。

  在《戰勝恐懼》這一篇中講到,很多人在考試前都會感覺十分緊張,本來複習的不錯,時至對於一些難點知識點也相當熟悉,但當他們走進考場,盯着空白考卷的時候,大腦就會一片空白,記不起任何東西!其實,不僅是學生,常人都會有會這樣的經歷。

  對於這種現象有一條很重要的潛意識規則來解釋:每個人都會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他能意識到的想法上。出現這種現象的人都會將注意力集中到“我可能會失敗”的想法上,結果潛意識把這種“可能性的失敗”變成了現實。恐懼失敗會帶來真實失敗的體驗,這就是“暗示性失憶症”。因為畏懼,人們得到了自己畏懼的結果。

  毫無疑問,恐懼是心靈的殺手,小小的恐懼就是心靈的一部分壞死的細胞,它雖小卻能使整個生命徹底殺死。

  想使意識與潛意識保持和諧一致,唯一的辦法就是學會放鬆,使整個心靈平靜下來。在積極思想地不斷刺激下,無所不能的潛意識就會開始慢慢地發揮了作用。潛意識相應地調整了意識里的思想,想象出一美好的結果,不停地發布命令,心靈就會通過各種辦法來幫助我們實現這種美好的結果。

  我們想要獲得勇氣,讓我們的恐懼“餓死”,就要盡全力的創造一下的這些情境:

  ·愛

  ·給予

  ·幫助他人

  ·休息

  ·樹立清晰的目標

  ·乾淨、整潔

  ·跟積極的人接觸

  ·擁抱大自然

  ·合理、健康、均衡的飲食

  ·閱讀積極向上的書籍

  ·鼓勵自己

  ·熱愛分享

  ·鼓勵自我改變

  一個人,在塵世厚重走得太久了,背負的慾望和壓力太大,心靈將不可避免地沾染塵埃,使得我們原本潔凈的心靈受到各種信息的污染和蒙蔽。有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在這個星球上,人是最會製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動物之一,同時,人也是最會欺騙自己的靈性生物。人不但看不清真實的自己,也往往不清楚自己到底富有多少神聖的力量。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積滿了污垢,他那顆蒙塵的心,讓他的靈性變得灰暗迷茫,他的潛意識“神性”衰弱,顯意識又疲乏無力。我們內心的垃圾隱藏的極深,比如煩惱、慾望、憂愁、痛苦等無形的垃圾隱藏在內心的種種不易發覺的角度。

  只有掃除了靈性房間內的厚厚灰塵,為積極和快樂騰出更多和更大的空間,才能夠使你黯然的心變得明亮,讓你雜亂的心變得清凈,從而告別人生的煩惱和絕望。同時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當你需要選擇的時候,請慎重思考並基於思考

  2、我們要及時地做出最符合心靈的選擇

  3、使靈性迷途知返,即便被人發現你的羞愧

  4、對於自己的人生,你學會綜合權衡和深入思考

  5、珍惜自己的過去們,並且永不抱怨

  作品的最後,作者回顧了一下自己的心靈旅程,得出了一個感悟:不管得到了什麼和失去了什麼,每天都應該是快樂的,因為你的心靈始終在它的旅途中留下豐富的記憶。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遇見我的前世今生》讀後感
網友評論
《遇見我的前世今生》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