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台灣光復觀后感

台灣光復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台灣光復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台灣光復觀后感(一)

  台灣被割讓是中華民族的恥辱,中國人民為洗刷這一恥辱進行了長達50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

  從馬關簽約、台灣被割讓的消息傳到台灣的那一天起,台灣人民反對日軍佔領的鬥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簽約的消息傳到台灣,台灣民眾掀起了反割台的浪潮,表示"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當條約被正式批准、割台已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時,台灣各界人士和廣大民眾自發組織起來,從日軍登陸台灣的第一天起,就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由北到南,在5個多月佔領台灣全島的過程中,日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共有包括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內的4800名日軍官兵死亡、2.7萬人負傷。其傷亡人數比在甲午戰爭中日軍的傷亡人數還要多出近一倍。台灣軍民用自己的頑強抵抗顯示了中國人民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頑強意志。

  1895年11月,日本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向日本政府報告"今本島全歸平定".然而,正是從這時起,台灣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爭取回歸祖國的鬥爭也拉開了序幕。在1895年至1915年前後長達20年的武裝抗日運動中,台灣各地的民眾先後在林大北、陳秋菊、詹振、林李成、胡嘉猷、劉德杓、簡義、柯鐵、黃國鎮、林少貓、林添福、簡大獅、詹阿瑞、黃茂松、蔡清琳、劉乾、林朝、羅福星、余清芳等愛國志士的領導下,前仆後繼,與日本軍警展開了殊死戰。

  他們的鬥爭,許多都以恢復中國對台灣的主權為訴求。其中,胡嘉猷的義軍公開使用光緒年號,宣稱"此次征倭,上報國家,下救生民";柯鐵義軍的旗幟上寫着"奉清征倭"四個大字;羅福星領導的鬥爭以"驅逐日人"、"光復台灣"為號召;余清芳領導的噍吧起義也提出了"光復台灣"的口號。武裝抗日鬥爭基本結束之後,非暴-力的民族抵抗運動又在台灣島內逐步地發展起來。以林獻堂、林呈祿、蔡培火、蔡惠如、蔣渭水、王敏川、連溫卿、謝春木、林木順、謝雪紅、簡吉等為代表的一批民族志士,先後分別領導了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共-產-黨、台灣農民組合、台灣工友總聯盟等,通過他們的組織和宣傳,島內民眾的民族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民族抵抗運動形成了一個高-潮。

  在以後反對日本殖民當局推行的"皇民化運動"的鬥爭中,許多台灣民眾以堅持民族氣節為榮,不向日本殖民統治者的淫威屈服,堅持不學日語、不改日本姓名,體現了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1937年,隨着中國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許多台灣民眾紛紛加入到祖國抗戰的行列中來。他們或者到重慶,或者去延安,參加抗日工作。他們在祖國大陸先後組織了台灣革命青年大同盟、台灣革命民族總同盟、台灣革命團體聯合會、台灣革命同盟會等抗日組織,進行抗日活動。他們深知,只有徹底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台灣才能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台灣革命同盟會1942年3月就曾經聲明:他們"確信台灣必能重返祖國","台灣民眾之最大熱望,即系重返祖國".

  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一步擴大,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華民族經過8年的浴血奮戰,付出了3000多萬人犧牲的代價,在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努力下,終於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收復了寶島台灣,洗刷了國土被割讓的恥辱。

  台灣回歸中國,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的支持和認同。1943年2月1日,中、美、英三國首腦簽署的《開羅宣言》明確宣告:"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簽署,後來又有蘇聯參加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申明:"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1945年10月25日,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的舉行,就是具體實施《開羅宣言》的步驟之一。

  而中國政府代表宣布"全權統一接收台灣、澎湖列島之領土、人民、治權、軍政設施及資產",面交給駐台日軍代表的命令,就是台灣重歸中國的法律文件。

  雖然從1895年到1945年,台灣有50年的時間離開了祖國的懷抱,但1945年台灣重回中國版圖、重新置於中國主權之下的歷史無可辯駁地證明:台灣寶島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能把台灣和大陸分開。不論"兩國論",還是"一邊一國論","台-獨"分-裂勢力企圖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圖謀,都違背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損害中華民族的感情,與13億中國人民為敵,是絕對不可能得逞的。

  台灣光復觀后感(二)

  由國台辦和中央電視台聯合出品,九洲文化傳播中心和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共同製作的四集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台灣光復》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以來,山東威海市組織動員社會各界,特別是台辦系統、廣大台屬以及常住台胞、台商觀看,在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大家一致認為,該片再現了台灣被迫割讓、台灣同胞英勇反抗日本殖民統治、全民族抗戰勝利終獲台灣光復回歸祖國的歷史變遷,展示了台灣光復后的建設、發展狀況以及近十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獲得的豐碩成果,揭示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反映了兩岸同胞命運與共,團結禦侮,共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今年4月26日,《台灣光復》劇組在威海劉公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先後實地拍攝了東泓炮台、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丁汝昌故居、陳列館等中日甲午戰爭有關歷史遺迹。

您正在瀏覽: 台灣光復觀后感
網友評論
台灣光復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