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科學教學反思

科學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篇一:科學教學反思

  作為基礎教育──小學教育,上好科學課和開展好科學活動,是實現兒童的探究慾望,滿足他們樂於動手操作 ,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課堂上我儘力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並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題,有意識的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對學生的一些超現實或異想天開的想法或問題都給予肯定和讚賞,最大限度地使學生獲得滿足感,樹立自信心。能認真備課,着眼細節,體驗新課標。

  剖析原因及存在的問題 :

  1、學生在實驗時不能做到細心觀察,深入思考,獲得實驗的科學素養還有待提高。

  2、深入領會教材的內涵和把握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

  雖然我們不能將科學教材當作聖經一樣去教學,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在教學時,每次都是用最大能力想方設法的理解編者每一步設計的意圖,只有了解了編者的意圖,才能去取捨教材,創新教材。

  3、學生做得少。

  教學中教師“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怎樣扮演?充分開展分組實驗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課前教師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而且我們的教學是跨年級的,課是連續的,這就為準備材料帶來了難度。有的時候分組實驗就被演示實驗取而代之了。怎樣妥當安排大量分組實驗材料的準備工作,提高分組實驗率是我的一大難點。

  4、教師思考多做得少。

  課堂上教師更多的應該是傾聽、思考,不但要思考學生髮言與自己原先設計相符的內容,更應分析學生錯的或異想天開的答案,然後順着孩子的思路認知去引導孩子探究,不斷地生成新的教學設計,讓教學過程在動態中完成,而不是死死地抱住自己原來的教學設計不放,這樣只會扼殺學生探究的熱情。探研式教學設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5、自我科學素養存在不足。

  雖然對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積极參与和合作的理念耳熟能詳,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採用競賽、限時完成實驗的做法。忽視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常常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探究之實質在過程之中;忽視了不斷糾正錯誤可能比簡單的成功更能讓孩子們學到科學精神。這也反映了我對科學性質的理解不夠準確。

  提高措施:

  1、提前布置任務,確保學生參與機會

  由於提前布置了任務,學生的材料收集也有了提前量,因為缺少製作材料而放棄製作活動的現象會大大減少,確保了儘可能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活動。

  2、開展交流、展示、評比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欲

  交流、展示與評比的過程,是製作活動最精彩的部分,是孩子們盼望的時刻,也是下一次製作探究的原始動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設計,當發現學生基本完成 設計之後,在動手製作前組織一次設計交流會,讓學生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 設計意圖,同時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問詢答疑,使學生之間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學生是非常渴望相互之間有機會進行交流,一方面是展示自我的機會,另一方 面也是相互啟發的過程,思維的碰撞在交流展示間不斷擦出火花,這樣的活動 充分重視學生的勞動成果,通過多種形式來展示學生的作品,讓他們產生一種科學家搞發明似的成就感,大大的激發學生的參與欲。

  3、加強家校聯繫,爭取家長的支持

  製作活動順利有效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如果家長對活動不理解、不支持,會造成大量學生無法完成活動,作為科學教師,面對眼裡只有語數英的家長,除了要多與家長進行溝通,使他們明白製作活動的意義外,教師要設法使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一方面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溝通,使家長理解,另一方面,家長通過多個途徑的參與,使他們從中享受自己孩子成長的快樂,激發家長支持的動力。

  篇二:科學教學反思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為基礎教育──小學教育,上好科學課和開展好科學活動,無疑是實現這一任務的最好途徑。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因此科學教學必須讓全體學生參與以探究為目的的研究性活動,讓學生積极參与、自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行設計探究的程序、自行得出結論規律,自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怎樣組織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始終處於主動積極、興奮活躍、穩定持久的狀態中參與教學,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以下談談本人在課改中得到的一些反思和體會。

  1、探究活動要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依據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巨大的滿足感、興奮感和自信心。好奇是孩子明顯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周圍任何事物都充滿探索求知的渴望,並善於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應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給予理解,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並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題,有意識的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兒童思維開闊、想象力豐富。對學生的一些超現實或異想天開的想法或問題要給予肯定和讚賞,最大限度地使學生獲得滿足感,樹立自信心。在興趣的形成過程中,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起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而成為創新的動力。

  2、要讓學生通過親身探究,從中獲得知識,對自然界的有些現象,學生經過親身探究才能產生認識,才能提出新解釋,新假設,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舉措。親身探究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能得到培養,而且也培養了他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通過親身探究,學生的思考力、判斷力、批評性思維以及創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養。

  3、在探究活動中,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相互合作,彼此分享。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於教學氛圍和師生關係的和諧程度。營造一個生動、活潑、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證。一堂自由、民主的科學課可以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在課堂上獨立的思考、想象、選擇,做出決定。課堂上應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有機會進行一系列的創新活動。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不僅是知識的傳遞,也是情感的交流。當我們在互動過程中,達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洽相處”時,學生成了真正的學習主人,才能敢想、敢說、勇於創新。

  4、創造探究條件,正確引導和訓練學生創新能力。每一位科學課的老師都應有這個認識:科學課的學習內容已不僅僅是教科書,而是學生生活周圍廣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因此科學課教學要充分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教育資源,將學生的探究活動置於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對學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生會各種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觀察中探究、在實驗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學生的一種學習行為,要教育學生持之以恆……學生在探究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與困難,這時,教師應進行適時的引導,主動傾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學生遇難而退。同時,教師還可將有關的材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支配,使之有所發現,以達到培養認識事物的目的。

  總之,教師在上科學課時要精心組織探究活動,在教師的引導和激發下,學生通過親身探究,他們的創造靈感被激發,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自主能動性,創造活動才會成為可能。教師才能進一步發揮課堂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讓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搖籃。

  篇三:科學教學反思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社會需要大量的複合型人才。新的課程改革使得科學課的教學模式已經完全的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流暢、變通、獨創、精進的能力,試圖更全面的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一學期的科學教學,擺在我們面前最大困難是“怎樣讓學生學會學習科學,培養他們的主體能動性,讓他們認識科學、了解科學、尊重科學”。

  在科學教學中,我認為通過在教學中融入創造性思維教學,這樣不僅讓自己提高了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創新能力,同樣也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具體提高的程度如何,視學生的基礎素質和訓練的程度而定。我覺得要上好科學課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在上課導入過程中,要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二、上課的過程中,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適當的給於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之間共同討論、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第三。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始終把自己作為一名參與者,要和學生打成一片,及時的和學生溝通,用敏銳的眼光去觀察它們已經發現了什麼,還準備去怎樣發現等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

  第四、在提問的方式方法上,我覺得要注意學生的知識範圍,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點不易太難。

  第五、教師要不斷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要及時的和學生溝通,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

  第六、我覺得在課堂上應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搜集資料、整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不斷的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第七、在科學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的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讓他們在科學的學習中要懂得環保,積極的去宣傳環保。

  第八、教師在教學前準備一定要充分,還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老師之間要共同合作,共同研究,要不斷的開展研究性學習。

  以上幾點是我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隨着科學研究性學習的逐步深入,對教師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學習需要教師加強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努力轉變教學觀念。教師惟有不斷的求知,才能始終保持學問的前瞻性,才能不斷將最新的知識同學生分享。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師生共同發現、共同研究、共同形成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做到教學相長。

  在科學教學中,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夠好,例如:1.上課有時講的太快,對於教學時間的控制上做的不夠。2.教學語言的連貫性上還有待提高。3.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上還有待增強等等。我現在最缺乏的就是經驗,我相信,通過自己在教學中的不斷反思、積累,一定能夠做得更好。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研究性學習將逐漸滲透到各門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去。我認為,在以後的教學一定要真正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科學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學本”,教材中配有大量的不同類型的探究活動,如資料收集、設計探究活動、觀察實驗等,並附有鮮明的圖片、表格,每章后還設有學習重點的歸納,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學的趣味性、啟發性、思考性,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學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乃至引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促進其自主、持續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從這種認識出發,根據新教材自身的特點,教師在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供研究的內容的同時,在學科教學中不斷開展了研究性學習的嘗試。

  本學期雖然沒有結束,但是這學期的教學,對我來說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我是在不斷的學習、積累中逐步的提高自己。通過和其他老師經常交流,共同合作,不斷的完善自己。我相信,通過大家的不斷的合作交流,科學的教學最終會邁上一個新的起點。

您正在瀏覽: 科學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科學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