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課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篇一:初中歷史課教學反思
我已從事多年初中歷史教學,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面對活潑可愛的學生,如何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如何在有限的歷史課堂中,通過科學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獲得有效的教學成果,是需要我們歷史教師長期研究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以下是我對於初中歷史教學一點反思。
一、創設歷史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個沒有學習興趣的人,是不可能有持久的學習動力和學習信心的,也不會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練習和複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誘發學生渴求知識的濃厚興趣,讓學生產生躍躍欲試的積極情感,使他們樂於學習顯得很有必要。
由於歷史教科書敘述的是人類社會以往的發展過程,是歷史學家們根據歷史文獻和物質遺存對歷史的再現,並以現代語言的敘述為主要的表現形式,因此具有很強的抽象性。那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都與我們有着難以逾越的距離,僅靠教師的語言敘述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不可能激發起學生學歷史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採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幻燈片、錄像等,把過去的事情真實地展現在同學面前,讓歷史場景、歷史人物走進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親自感受一下歷史,這樣就把時空拉近了,學生學史的興趣和動機便被激發了出來。而且在嘗試中,我發現在一堂課的導入部分,如能有效地創設一種學史的情景和氛圍,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實物、模型、圖片、燈、錄像等直觀教材開展教學
實物、模型、圖片、燈、錄像是最容易激發學生情感的直觀教材。教師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材料,再加上繪聲繪色地講述,會大大提高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的印象。
三、抓住常規教學,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力求提高課堂效率
這是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對教師的最高要求。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要翻閱教材、教參、教輔用書,力爭做到把老師知道最多的知識,教材中所蘊含的所有要點,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聯點都備出來,有條列地傳授給學生。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定要抓住課堂上的40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四、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平時的教學中,在傳授知識時,也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比如概括、歸納、比較、判斷等諸方面的綜合能力,讓學生養成勤於複習舊知,善於總結歸納,做題條理清晰,規範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做為畢業生必備的技能。教師平時訓練的好,不致於在考試中顧此失彼。
總之,歷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歷史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位歷史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篇二:初中歷史課教學反思
在從事初中歷史教學這幾年來,有成功,也 有失敗,有付出,也有收穫。 伴隨着教育改革及聯合校成立的春風,我不由地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深深地反思:那些個大家已經習以為常的甚至被津津樂道為“改革”的種種看法和做法,以新課程的理念加以審視,恍然而有所悟。反思使我們“與時俱進”,在深層次上促進了教育觀念的真正更新、轉變;反思使我們對教學更充滿着希望。 作為 歷史課堂教學 的實施者,通過對比本學科特色和我校的實際情況,我主要 談一下自己的 課堂教學 的做法與體會。
在課程改革和打造高效課堂的背景下,究竟什麼樣的課才算是“滿意課”呢?對這個問題,可以說,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今年我在河師大社會發展學院聽了 華東師大 葉瀾教授的專題講座,葉教授認為,一堂好課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基礎教育而言,大致表現在五個方面:有意義、有效率、生成性、常態性、有待完善。我覺得這對我們的教學和教研非常有借鑒意義。現結合我的教學實際,談談對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反思 。新課程發展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基於這一理念,我想新課程背景下的一節好的歷史課它應該是着眼於學生的發展;面向每一位學生和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要想達到這一目標,一堂滿意的課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確定的教學目標應具有創新性。
教學目標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它使教學活動中師生活動有明確的共同指向,它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尺度。所以在創新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必須確定創新性教學目標,如果沒有創新性教學目標作統帥,那課堂教學是不可能創新的、高效的。
例如在講《 鄭和下西洋 》一課時,我根據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按照創新教育理論要求思考後,確定了“ 通過學習本課, 認識到 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國家的綜合國力成就了鄭和遠航這一偉大壯舉,增強民族自豪感;體會和平外交有利於促進國家之間的友好往來。”這是一個含有創新要求的教學目標,打破了過去常常用的“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意義”、“如何評價鄭和下西洋”等教學目標的制定。所以在 引導學生學習這課時,不是對這一事件本身進行再一次濃墨重彩地描述,不是直接告訴學生鄭和是如何如何的偉大;而是挖掘隱藏在這一事件深層的思想教育因素,把教學重點放在解析這是航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壯舉上。而 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探究活動, 對鄭和下西洋所展現出的我國領先世界的造船技術、航海技術、航海水平及航海智慧有了充分的了解與認識,激發了他們勇於創新、勇於開拓的膽識和胸懷。 當老師讓他們談對這一事件的感受時,很多學生都由衷地說出了“震撼”這個詞!可見這一目標的確定很好地體現了創新性,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既學到了新知識,又在思想情感上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2、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還必須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貴在得法 。”教師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學生的發展水平,選擇合適他們的教學方法,並 注意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堅持“一法為主,多法配合”。在課堂教學中,我們 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學習同一教學內容時都有不同層次的收穫。就這一點來說,其實也就是我們 認為的一節有意義的課。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所以在教學活動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們提倡拉近歷史與學生生活的距離,創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感受、認識和探究歷史的氛圍,而不是讓學生消極被動地去記誦歷史。講授八年級下冊第9 課《改革開放》的內容時,就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 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那一課的內容承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具體介紹經濟體制改革在農村是如何取得突破的,在城市是如何展開的。教材介紹的這部分內容對成年人而言非常熟悉,覺得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但它對於初中學生來說理解起來難度比較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採用談話法、藉助老照片、材料了解、分析問題的方法,以及合作學習法等方法,為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空間。比如,教師為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身邊的生活與改革開放有着密切的聯繫,積極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調查,向身邊熟悉的人(父母、鄰居、學校的老師等)調查,了解改革開放前後人們感受的到的變化,學生把搜集到的材料進行整理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生對這種活動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從課堂上學生展示的調研成果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的成果內容非常充實,反映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由於教師為學生創設了這麼一個合作學習的平台,學生通過這種探究活動,生成了自己對改革開放政策的認識,親身體會了歷史學習的方法。而且這種體驗活動是學生能做到的、也願意做的,它遠遠比讓學生坐在教師里憑空設想“如果你生活在哪個年代你會有什麼感受?”要實際的多。同時,由於全班同學都參加到了調查活動中,且分工合作,因而使得每一層次的學生都有了學習的收穫。
又如:在講授八年級下第五課《三大改造》時,我在提前挑選6 位同學合作自編自導一個歷史短劇《雞毛飛上天》,學生課下查資料、問長輩、寫劇本、備道具,在課堂上給大家表演了這部反映年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時期貧農、富農加入農業合作社時的心態以及改造成果的歷史短劇。學生通過觀看學習深刻認識到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和實質,目標教學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達到了一個小小的高潮,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給每位學生和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然,不管你用的是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都要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更多地自主學習的時空;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只用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這樣做了,當然也就是一節好課了。
3、一節好課,它還應該是 教師為學生構建的和諧、民主、自由的生態課堂,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
好的課堂應當是,能夠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而寬鬆和諧的環境並不完全依靠講故事、做遊戲或生動的情景來創設。教師形象生動、富於智慧的語言,一個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一個激起學生強烈學習動機的探究活動等等,都可以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不僅學會知識,形成技能,同時也獲得情感上的豐富體驗。
《新文化運動》這節課上雖 以講授為主,但我把課講得主線突出、條理清晰,情緒飽滿、語言親切,繼承了傳統歷史教學中的精華。它不僅有利於學生迅速、準確、簡約地把握歷史發展的主要過程,落實歷史課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而且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導入這一環節上,我 沒有按照教材的編寫順序和傳統的教學方法,從按背景說起,而是從初中語文課魯迅小說《故鄉》片段切入,引導學生重溫小說的核心內容,並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分析這篇小說的地位,使學生認識到,它反映了當時文學革命蓬勃開展的社會現實,它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之一。這種設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渴望學習的環境,引起了學生對新文化運動探究的慾望。同時,娓娓道來的細膩講授,也使學生受到了感染。 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可以看到,他們被老師的情緒所感染,甚至下課了,還有許多學生圍着我,要記錄下本課結束時引用的陳獨秀的詩《青春》的片段。個別學生感受到了教師語言的魅力,和諧課堂的魅力!
當然,課堂教學也不會只是上述幾個特點,平時的課堂教學也不可能是每一節都是精品課。但只要我們瞄準目標,不斷學習,經常反思,將教學的某一方面發揮到最佳,使課堂教學具有自己 的特色,又深受學生的歡迎, 那這就是一節 “ 滿意課 ” 了。
以上就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下思索和做法,今天拿過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更多的希望大家能多提高貴意見,我相信你們的意見一定是我成長的最寶貴的財富。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多地是多種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的結合體,要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我很喜歡一段話,也把它作為我的結束語吧:既然已經選擇了做歷史教師,那就做一名讀書人,奮鬥着,鑽研着,不斷厚實文化底蘊,培植教育智慧,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吧!
篇三:初中歷史課教學反思
我對初中歷史新課標、新教材的認識、感受、體會頗多。現在將教學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問題與探索得來的心得付之筆端,與教育同行們探討交流:問題一:我駕馭教材的能力有限,基本素質和能力亟待提高。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我覺得歷史新教材以主題為單位,如八年級(上)第一單元是侵略戰爭,第二單元是近代化探索等,教材的編寫者着重追求知識的思想性、教育性,而不刻意追求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發揮的空間給教師和學生,有利於我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創造性,但由於我不是歷史專業出身及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備課時有時候就感到很難備,上課時覺得課文內容不易上。我個人認為:教師應加強對歷史學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及《課程標準》的學習。教師之所以在備課時感到難備的原因很多,因此,在進行群體教研活動時,在集體說課、備課時,應對課程標準進行固定時段的周期性解讀,將《綱要》、《課程標準》的學習與本組教師教研活動相結合,同步進行,以便圈定傳授該課的知識,而不是什麼都教。問題二:刻意追求課堂形式的“ 活潑” ,而忽略了課堂教學的實質。由於新課改了, 我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不深, 對新課程的本質認識還不夠到位, 加上評價方式的滯后,在教學過程中就出現了一些只追求形式而不追求內容的突出問題。例如:我把“ 教學方式轉變” 視為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而在教學方式轉變過程中, 特別將“ 自主、合作、探究” 作為重點倡導的教學方式,但對“ 自主、合作、探究” 在課堂上到底怎樣進行、“ 自主、合作、探究” 的本質特徵和使用範圍是什麼, 我還是處在心中無底階段。講合作、探究, 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和討論。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難以顧及到每一位學生,紀律也不好維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分組討論,有可能使優秀生參與的機會更多,而後進生則成了聽眾,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優秀生那裡獲得信息,致使後進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
問題三:評價方式相對滯后,導致我在課改創新活動中縮手縮腳新的課程應當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但目前的情況是,社會各界、學生家長仍然以學生成績、升學率來評價教師、評價一所學校, 而學校本身, 也把學生的考試分數與教師的評先、晉級、雙聘等多方面掛鈎。課程改革的實際效果不是想象中那樣令人滿意。我認為:新的課程改革必然要求建立全新的評價機制。傳統的評價機制主要以學生掌握多少知識和考試成績為核心,造成迫於課改壓力和上級部門的要求而做一些表面化的裝飾和表演,從而使課改有名無實。評價方式也應多樣化,如成果展示評價、活動課中的現場發揮評價、課堂上的行為表現評價、成績進步評價、特長評價、實踐表現評價。
問題四:對多媒體在教學中運用理解上有偏差。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其作用已是深入人心,它克服了許多傳統教學中的缺陷和不足。同時我注意到多媒體教學也不是萬能的,它也有缺點和不足:(一)影響教學效果:有時我為了趕時間畫面切換太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思維速度,象電視或電影畫面那樣一閃而過,不容學生細看和思考,那將極大地降低了教學效果。( 二) 搶奪思維空間:在多媒體教學中往往用課件把所有抽象思維、文字語言的理解都用多媒體形象展現出來,這實際上是扼殺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在具體實踐了一年的完全多媒體教學后,決定在新學年只對個別的課時使用多媒體這一教學方式。當然我的歷史教學過程中肯定還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解決現存問題對一線歷史教師來說任重道遠,我希望更多同行與我一起,為解決歷史教學問題而共同努力吧!
相關範文
- ·高中歷史課教學反思
-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
- ·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反思
- ·新課改下我國高中歷史的教學反思
- ·高中歷史教學反思
- ·初中歷史教學能提升和複習培訓心得體會
- ·初中歷史教育敘事
- ·浙江省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專業發展培訓
- ·初中英語課教學反思
- ·初中數學課教學反思
- ·初中體育課教學反思
- ·競選歷史課代表演講稿
- ·歷史上藏族社會的經濟法律 歷史上藏族
-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
- ·電腦橫機課教學反思
- ·政治公開課教學反思範文
- ·高中生物實驗課教學反思
- ·講評課教學反思
- ·武術課教學反思
- ·公開課教學反思
- ·英語閱讀課教學反思
- ·英語作文課教學反思
- ·英語課教學反思案例
-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
- ·小班活動課教學反思
- ·計算機課教學反思
- ·英語課教學反思
- ·體育課教學反思
- ·圓的周長練習課教學反思
- ·聽課教學反思
- ·小班音樂課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