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月相變化教學反思

月相變化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月相變化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月相變化教學反思(一)

  我們每個人都看到過夜晚天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知道月亮在一個月之中的“缺”與“圓”的變化。書上的教學術語是:“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

  這課的科學概念是:

  1、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

  2、月相的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

  這課教學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課前我沒有讓學生觀察月相,記錄月相的變化。因此,我只好照本宣書的讓學生看看書、看看錄象,大概的講講月相的變化,完成同步探究的習題。

  這種課上得十分的空洞,課後,我進行了反思:

  對月球的觀察活動從準備到結束,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按照傳統的模式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指導觀察和記錄的方法。

  這是學生觀察前的第一次集中指導,重點指導學生觀察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對於月球的位置變化,學生多少積累了一些感性認識,因此,首先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出發,引導學生回想一下,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生的回答當然是否定的。這個時候進行觀察方法的指導,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體課件音、文、圖、像並茂的特點,把觀察的方法,參照物的選擇、怎樣記錄、觀察時間的確定等內容直觀形象地表達出來。這樣才能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

  2、學生自主觀察。

  這一階段是培養學生觀察興趣、掌握觀察方法的重要階段。對待學生的實踐動,老師並不是坐視不管,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家庭住址、知識水平等因素,把它們分成幾個合作小組,並選出觀察組長,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觀察。

  3、進一步指導觀察和記錄方法。

  首先讓學生簡單交流一下這幾天觀察的收穫,對各組的表現都要積極肯定,促使其研究熱情能保持到底,然後對觀察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讓學生掌握方法。

  接着啟發學生思考:在觀察月球的過程中,有沒有新的收穫?月亮的“臉”是不是偷偷地在改變?進一步激發學生觀察月球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講解觀察月相變化的方法。由於有了前段時間觀察的經驗,這部分內容可放手讓學生自由研討探究計劃,進行觀察。但是提醒學生觀察、記錄月相變化時應注意:觀察要按農曆日期進行,每隔5天左右觀察一次,農曆二十以後,可改在早晨觀察,要及時作好記錄。同時,月球位置的觀察也要善始善終,堅持記錄。

  4、總結觀察成果,形成規律性認識。

  經過長大一個月的觀察實踐,學生們獲得了第一手資料,但這僅僅是信息的搜集,只是完成了科學觀察活動的一半。由於學生觀察角度不同,會出現不同的觀察記錄。科學探究的另一半是善於歸納、總結、整理信息以及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整個教學活動設計,力求站在生活的實際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實實在在的觀察,掌握觀察和記錄的方法,獲得月球位置及月相變化的規律性的認識。在觀察過程中,引導學生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樂於合作與交流,培養科學興趣,提高科學素養。

  月相變化教學反思(二)

  5月5日,我在中山外國語學校上了一節《月相變化》的課。本節課是我區“名特優”教師展示課,徐州科學中心組的老師也都光臨指教。其實我能有機會上這個展示課非常誠惶誠恐。在課前我做了很多準備,可以說是很盡心去做這事。但是我認為還有這樣一些不足:

  1、剪月相環節完全可以放到課上去做,因為學生可以看黑板上沒有哪個月相就剪哪個,比較靈活,不會耽誤過多時間。

  2、學生分組討論少,因為學生表現比較沉默,我一時忘記讓學生討論月相的成因環節。

  3、在這之前觀察月亮時應該激勵孩子,讓他們滿懷興趣,因為“興趣是觀察的基點”。這點是受沈特級點撥而豁然開朗。沈特級是從十五開始讓學生觀察月亮的,而曾寶俊老師他們是從農曆28開始看月亮的,角度不同,但是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值得我學習。做什麼事都要多動腦筋。

  4、在觀察月亮時,每次觀察5分鐘還是觀察10秒鐘。木易老師說的這個問題我認為提的很好,也表現出我布置的不夠細緻。木易老師認為10秒鐘就足夠了。

  5、我們把整個月的月相貼到了黑板上,應該怎樣貼,特別是農曆下半月,劉東老師提的意見很好,怎樣兼顧月亮的亮面和太陽照射的方向?我認為下次可以改變。

  左老師、曾老師,雪妹妹,英麗妹和劉熒妹也都發表了自己的高見,很令我欽佩,特別是左老師說的叫給學生的三句話,讓我回味,我也要把這樣三句話教給我的學生,讓他們懂得傾聽、知道自己怎樣與他人交流“我覺得……我想給他提個意見……我不同意他的觀點,因為……”

  真理越辯越明,希望這樣的活動經常搞,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盼望下次活動的到來。

  月相變化教學反思(三)

  《月相變化》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二課,月相變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顯着的兩個天文現象之一,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本課主要是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月相,月相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並能根據平時的觀察,通過邏輯推理,知道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從而產生持續觀察月相興趣。

  第一:認識月相及畫月相。學生在過去的生活中對月亮有一定程度上的認識,通過讓學生動手畫月亮的樣子,說說自己所畫的月亮是在什麼時候看到的,以挖掘學生的前概念,幫助他們將頭腦中比較零散的影象進行整理,從而知道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對於“相”的理解,在教學中應該給學生加以解釋,讓學生知道“相”指的是各種不同的形狀。

  第二:初步推測月相變化。月相變化的規律的認識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我在這個環節中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自己畫月相,然後通過觀察發現,老師的講解,了解實際生活中的月相是怎麼樣的,知道像那種彎過頭的月相是實際中所不存在的。有了這一基礎,學生在畫月相時就不容易出錯誤,接着引導學生根據平時的觀察,用邏輯推理的方式,通過合作交流,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將自己畫的月相貼在初一到十五中的某一天。到底是哪天的月相,到底對不對?也就很自然的引出了後面的模擬實驗,我們需要實驗來驗證,來觀察,來發現。

  第三:模擬月相變化的現象。將一籃球模擬為月球,學生當作地球,讓學生手持“月球”圍繞“地球”轉動的時候,學生便可以很清楚的發現月相變化的特點。活動后讓學生彙報交流並播放月相變化的視頻,讓學生對月相變化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知道其變化是有一定規律而且能從中發現掌握規律的變化。如何正確畫月相?月相變化有哪些規律?整課教學中,經過實際操作、模擬月相變化過程,思考相關問題,讓學生髮現和總結月相變化的規律,然後再遷移應用解決實際問題。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培養了科學精神。

  在本課實驗材料上準備略微欠缺。在模擬月球圍繞地球運動的實驗中,若能將月球的顏色通過黑白色來區分,那麼在實驗中學生便能更清楚的發現月亮被照亮的那面變化的特徵,也更直觀。但實際教學中卻只是將皮球的一面塗上白色,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誤導學生對現象的發現。

您正在瀏覽: 月相變化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月相變化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