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時事評論 > 誰為此負責?

誰為此負責?

手機:M版  分類:時事評論  編輯:pp958

  本次縣裡初三期中考試有一個這樣的題目:

  說說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表達效果:

  “她哆嗦”

  這個題目出的本身有點問題,應該在後面註明這句話的出處。因為如果學生對《我的叔叔于勒》課文不是太熟悉,這樣的題目是無法解答的。出題的人給出的正確答案是:表現母親(即小說中的克拉麗絲)令人憎惡的冷漠、勢利。

  而我在批改的過程看到了很多很多類似的答案:

  表現母親冷得受不了,寫出我對母親的關心。

  寫出母親的不怕寒冷,表現出她的堅強。

  讀過《我的叔叔于勒》小說的人都知道克拉麗絲在小說里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面形象,她自私、冷酷、勢利、虛榮,是一個只認錢不認人的人。

  一般來說,正確答案才可能高度的一致,可這個題目卻出現了高度一致的錯誤答案。是誰有本事讓我們的孩子犯同樣的錯誤?

  誠然出題者後面的提示語沒有給出,學生不知道這句話是哪的,當然不能給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就好像讓你去畫一個從來就沒有見過的人,你能畫得像嗎?按理說不知道這句話是哪的,這道題就沒法答了,可是我們學生卻能做出答案,我想這應歸功於我們的老師了。包括我在內的老師們都會在考前跟學生強調,試卷上不能有空題,尤其是主觀題,不管怎麼說也要把它做滿。於是乎我們的學生在不知道這個人是誰的情況下開始了對這個人的評價。共同的思維是,提到母親就會想起母愛、關心、堅強等等詞語,於是一番斟酌,就有了以上的答案。

  我們的老師從應試的角度告訴學生的做題技巧,學生完全領悟了老師的苦心,在實際考試中進行了應用,從某個角度說,老師是成功的,因為他的目的達到了。可是,學生卻從應試的訓練中慢慢養成了應付的習慣,如果只是停留在對考試的應付,還不必擔憂,最令人害怕的是學生如果養成了應付生活、應付工作、應付一切的習慣,那問題可就大了。

  誰為此負責?

您正在瀏覽: 誰為此負責?
網友評論
誰為此負責?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