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文化隨筆 > 一方平台演盡風流

一方平台演盡風流

手機:M版  分類:文化隨筆  編輯:小景

  寧海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她不僅具有山水之美,陸海之奇,而且蘊涵著濃濃的文化古韻。儒、釋、道曾在這片瑰麗的土地上競放異彩。廟宇戲台、宗祠戲台、會館戲台星羅棋布。時令節日,鑼鼓陣陣,絲竹聲聲,演繹着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倫理綱常。高台教化,娛神娛人,那脈精神的幽香綿亘悠遠。境內曾分佈古戲台600多座,現存120座,其中10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培良、應可軍著作《寧海古戲台》,將這10座國寶級的古戲台細細描述。它們是:崇興廟古戲台、嶴胡胡氏宗祠古戲台、下蒲魏氏宗祠古戲台、潘家嶴潘氏宗祠古戲台、雙枝廟古戲台、城隍廟古戲台、龍宮陳氏宗祠古戲台、馬嶴俞氏宗祠古戲台、大蔡胡氏宗祠古戲台、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戲台。本書對古戲台的歷史沿革、藝術建構、自然生態狀況作了詳細介紹。同時展示了與古戲台相關的民情習俗、詩詞楹聯。對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寧海平調也進行了闡述。《寧海古戲台》裝幀古樸典雅,文字生動而富有情趣,圖片清晰明麗,有很強的可讀性。本書出版后,受到專家學者和社會的好評,入圍2007年度全國文博考古十佳圖書評選。

  掩卷沉思,由衷感嘆:古戲台中的學問還真不少。一方古戲台就是一村一族靜態的歷史。這些古戲台建於清康熙至民國年間,保存着不同時期的歷史風貌,傳遞出民俗信息。先人們曾經在那莊嚴的廟宇宗祠,接受着儒教文化的熏陶,內心深處又為那才子佳人,“牡丹”、“西廂”纏綿。台上眉眼盈盈,台下人頭攢動。一方平台,演盡了千古風流。戲曲,由初始的“娛神”轉為“娛人”,人神同“觀”,曾被斥為“有傷風化”然後又達成妥協,在廟宇、宗祠內出演以加強教化和管束,讀古戲台,就是在翻閱一部戲曲文化的發展史。本書還收錄了許多趣聞逸事。如成語“一廂情願”、“兩廂情願”就是緣自古戲台。(古時戲台兩側廂樓男左女右,院壩不寬,正好相親)當年柔石和吳芝瑛也曾在戲台相過親。那個為村裡演戲專門到城裡“勘探”一番的“三叔公”,頂真得可愛。據說是兒女親家,每年要相互邀請看戲的城隍老爺和白鶴大帝,則帶着濃濃的人情味。戲目的選擇也有不少講究。壽誕、祭祀、出海、開台、掃台演什麼戲,都有嚴格規定。戲台詩詞、楹聯清新而有情味,體現了寧海儒教之鄉的文採風流。在崇山峻岭和偏遠漁村,居然保存這麼多規格非凡、結構完整的古戲台,足見寧海史上文化的燦爛和人們對文化的珍愛。

  本書提供了古戲台諸多剪影及各戲台的橫剖圖、直剖圖、藻井仰視圖。看那精鏤細刻的圖案、翩然有生氣的翼角、色澤亮麗、和諧的彩繪,驚服於寧海匠人精湛的技術和巧妙的構思。戲台包含主台、後台、看樓和藻井等元素。戲台藻井不僅形狀美觀,而且有擴音與攏音的作用,縱列多個藻井的建築形式,又為國內罕見,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戲台中還有“戲”。一些祠堂在建戲台之時,聘請兩伙工匠,將活計縱向劈開,在保持總體風格的前提下,分房施工,展開競爭,當地人稱這種做法為“劈作做”。10座戲台中,有6座採用了“劈作做”法。彩繪、雕板均表現出不同的工藝水平,有的即便是一塊匾額,也是中間分界,兩邊工藝各有不同。讀古戲台,讀出智慧,讀出心機,也讀出精神。

  在戲曲舞台日趨華麗、時尚,文化消費形式日趨豐富的今天,古戲台似乎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只是在山鄉的節日,人們還可回味起曾經的快樂和慰籍。斑駁的彩繪、風化的木雕和沉積的瓦片在芳草斜陽中更顯得滄桑和落寞。如清華教授陳志華所言,徐培良和應可軍先生編著此書,其實是在為這些古戲台及其他文化遺產呼籲生存權。祖先留下的東西,是一種符號、一種記憶、是一部研究、解讀歷史的立體書籍。研究,是為了創新。解讀,是為了走得更遠。“作為歷史上形成的群體,接着拓展這個名單是完全可能的。”但願有更多古戲台加入國家文保名單。

您正在瀏覽: 一方平台演盡風流
網友評論
一方平台演盡風流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