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感恩背後的故事 1600字作文 ( 手機版 )

感恩背後的故事_1600字

分類:高三作文  字數:1600字  編輯:小景

然而魯迅先生並沒有告訴我們,把孩子放到“寬闊光明的地方”之後,他們並不能學會“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那又該怎麼辦?我曾親眼目睹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某大學校內公告欄中出現了一封署名為“一位親酸父親”的家信,信中這樣寫道: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你終究是我的兒子。自從你考上了大學,便成為我們家幾代里的唯一一位大學生之後,我的心裡已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了。 

 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個學期,我們收到了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份電報長不了多少,簡言易駭,主題鮮明,痛篇字跡潦草,只有一個“錢”字特別工整清晰。 

 當時正值你媽下崗,而你爸我微薄的工資,顯然不夠你出入卡拉OK、酒吧和飯館。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不僅沒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的來了一封長信,大談別人的老爸老媽如何的大方。你給我和你媽心上戳了重重的一刀,還撒了一把鹽。不知在大學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會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辛酸父親”的來信,在大學的校園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許多人都以為它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刺痛了社會的心”。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這種現象的普遍性。父母從小沒有進行恰當的教育於此肯定有關係,然而我思考更多的是,在父親“覺醒”、孩子“解放”之後,“我們現在該怎樣做兒子”?這才是我考慮的關鍵所在。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想,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告清楚“誰是誰的兒子”。這決非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孩子被解放到“寬闊光明”的地方之後,搞不清“誰是誰的兒子”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多。今天的父親在兒子面前意猶昨天的兒子在父親面前一般必恭必敬,惟命是從。孩子得到了“解放”,父親與兒子之間的角色也隨之發生了戲劇性的顛倒,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我不是“聖人之徒”,說要搞清楚“誰是誰的兒子”,當然不是要重新確立長幼之序,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在走到另一個極端去。而是因為,這一問題實在是討論的前提。試想,如果連這個問題都搞不清楚的話,還如何去討論“怎樣做父親”、“怎樣做兒子”這樣更進一步的問題? 

 那麼,“我們現在該怎樣做兒子”? 

 我們需要學會感恩。魯迅曾說,“父子之間沒有什麼恩”。我也曾說過,我不是“聖人之徒“,聽到這樣的斷語當然不會“面紅耳赤”,但我也確實坐不住了。按照費孝通先生的觀點,生育完全是一件“損己利人”的事情。單從個體的角度來說,在從性愛到生育的環節中,人具有這一圈子的能力。他既然能跳卻不跳,偏偏要這般“損己利人”,當然不能說一點恩也沒有。退一步來說,即便將“生”看作是滿足性慾的副產品,沒什麼“恩”的話,那麼“育”呢?難道一點“恩”都沒有嗎?我想,我們只有懷着感恩的心去對待自己的父母,才可能以感恩的心去面對這個世界。 

 我們需要學會體諒。就算有人堅持要說“父子之間沒有什麼恩”,他至少也得要承認“父親並不欠子女什麼債”。“覺醒的父母,完全是義務的”,這句話父母可以說,其他人也可以說,如果我們也理所當然的這樣說,就有點不合情理了。實際上,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是含辛茹苦,盡心儘力。他們並不期望有什麼回報,如能夠得到一句關切的問候,對他們而言已經是“受寵若驚”的事情了。孩子若像債主一般,天天逼着父母做那些力所不及的“奉獻”,對他們來說幾乎就是人間最大的心靈折磨。我們都需要體諒,父母當然也不例外,要學會體諒別人,首先就要學會體諒自己的父母。 

 我們還要學會承擔責任。我們隨着年齡不斷的增長,我們就得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無論是對自己,或對父母、朋友,還是對競爭對手。而單從做好子女一面來講,我們尤其需要早日自立,盡量減輕父母的負擔與壓力,同時也可以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別忘了,在我們被放到“寬闊光明”的地方之後,父親還在身後獨自肩負着那道“黑暗的閘門”,我們有責任把他一起帶到幸福的生活中去。 

 這樣的“需要”還有很多,我當然不能一一指出。再套用一句魯迅先生的話作為結尾:“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心中有了愛,便能學會感恩,學會體諒,學會承擔,學會怎樣做子女。

您正在瀏覽: 感恩背後的故事16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感恩背後的故事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