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追尋小崑山的遠古“夕陽”

追尋小崑山的遠古“夕陽”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三)

  當蘇東坡走到北山峰,望着這小小的讀書台,平靜了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在沉寂中聆聽了一回那遙遠的陸機、陸雲二位大師的朗朗讀書聲……

  此時的夕陽正在西下,天地間一片靜穆。枯寂的山林裡布滿了紅光。他環顧着這裡的景色,山頂上不時地吹來一陣陣涼快的秋風,這秋風是從茫茫田野里卷過來的,蘇東坡的身上、心裡感到一陣陣地涼快,清靜。他不由地感嘆道:“誠意、正心、修身……好去處也。”《大學》。

  當他走到後山,站在讀書台上,西山道口一片通紅,那是夕陽的光芒,多好的美景啊。他舉頭四顧,秋色漸濃,山樹山花燦爛。蘇東坡坐在當年陸機、陸雲二位先師曾坐過的石凳上,細細體會着,思悟着,彷彿自己的學說、思想一下融入到了二位先師的博大精深之中,他的藝術生命也彷彿提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上。

  斜陽西沉,四下里淡淡的暮靄開始籠罩起周圍的一切,他邁着碎步,慢慢地在讀書台上踱起步來,腳下堅硬的山石上落滿了厚厚的葉片,踩上去一片“沙沙沙“的聲響,正如他此時的思緒一樣,負載着一種激情。和蘇東坡一同來的是他的好友佛印,佛印一看蘇東坡來了激情,馬上吩咐手下理紙磨墨,放在石台上,蘇東坡恭恭敬敬地握筆書寫了四個大字:”夕陽在山“。寫完,他面對夕陽遐想……

  “夕陽在山”,就這麼簡單的四個字,究竟反映了蘇東坡的怎樣一種心靈世界呢?我以為,這裡的“夕陽在山”既是一種景象,更是折射出了蘇東坡對政治的憂患、人生的憂患的一種情懷。

  我想,此時的蘇東坡站在那座小崑山上,他的文化苦旅的步伐,一定躲不開陸機、陸雲二位先師的深深腳印和憂國憂民的思想。

  據考證,小崑山上的”夕陽在山“這四個大字確確實實是蘇東坡的手跡。這四個漢字寫得很好,字體平實、樸素、舒展,較為整齊,透露出一個文化大師的從容和安祥。從事研究蘇東坡書法的人不難發現,在他的書寫上,甚至在結字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平實,樸素,舒展。

  由此可見,從“夕陽在山”手跡上證實,蘇東坡親臨過小崑山。

  蘇東坡那裡知道,此時此刻,他揮筆寫下的這四個字:”夕陽在山“,竟抒寫了一次永載小崑山史冊的文化符號。這遠古的”夕陽“一直在小崑山映照過近千年。小崑山,註定要與這位文化大師進行一次繼往開來的壯麗的短暫的對話。

  那夕陽,漣漪着誰的信仰?那可是蘇東坡,隔着近千年的歲月,抒發了他的詩意,抒寫

  了他的意味。那夕陽不眠不休,從此開始守候在了小崑山。

  我踏着青苔和蔓草,辯識和解讀着蘇東坡的這幾個大字,連藏在山間樹林中的石碑上的詩句都不放過,看完一遍,便舒鬆開筋骨再次看那”夕陽在山“四個字,頓覺得這四個字非同一般,從字間透露出一個文化大師的從容和洒脫,可以想見他首次踏上小崑山時的豪邁、自信的步履也是這樣的。他一定會這樣,因為他是走了一條崇敬、虔誠的路。

  我總喜歡和自己心靈最契合的朋友一遍遍地尋覓着小崑山未被現代文明所浸潤的文化遺迹和自然景觀,想不到這一抹古典的夕陽就輝映在小崑山。它時時照耀着這裡的人與自然,使一批批前來上山的人沉浸在了無紅塵煩惱的古意之中。

  難道蘇東坡的“夕陽在山”是文人山水畫的意境所在嗎?不!在我看來,它應是一個文化大師刻意的追求,成為他亦真亦幻夢境中的生存方式。

  我面對“夕陽在山”,惟有用心靈去作答。

  (四)

  本文的立意是追尋小崑山的遠古“夕陽”,應該說文章就此打住了,但怨我多寫幾句,因為蘇東坡在拜竭先師——晉朝的文學家、書法家陸機、陸雲二兄弟后,又去了山上的寺廟(現今的九峰寺)。

  此時,暮靄漸漸地濃了起來,小崑山的上空被夜色籠罩着,只有在不遠處,有一束光亮照着蘇東坡離開讀書台時的腳步,那是離讀書台不遠處的一個寺廟裡的燈光。

  唐宋之時,佛寺多多。據記載,那時小崑山的後山也有一座寺廟。而蘇東坡很喜歡去寺廟拜佛。蘇東坡到了這寺廟,就小坐了下來。寺廟中的主持和尚只見來了幾個陌生書生,就淡談地說:“坐。”又對小和尚喊:“敬茶。”

  蘇東坡落坐交談后,主持和尚發現對方脫口珠璣,料想此人不凡,就請客人進廂房敘談。一打聽,方知來者是當朝當代名揚四海的文化大師蘇東坡,主持和尚連忙作揖打恭地引他進客廳,連聲地說:“請上坐!請上坐!”

  這時,主持和尚的心中忽然對蘇東坡仰慕起來,那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偉大智者突然間迎面而坐,寺廟的空氣里頓時有了一股清新。此時,蘇東坡充分地享受着那種心靈陽光的沐浴,他漸漸回歸於清純和空靈,在他的人生經歷中,佛教、道教幫了他不少忙,使他習慣於淡泊和靜定,所以他很虔誠於佛道二教。窮鄉僻壤,人生坎坷,艱苦的物質生活,曾使他不得不親自墾荒種地,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蘇東坡身邊的時刻,真正體味過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幸好,中國歷史上,許多人的覺悟在過於蒼老的暮年,換言之,成熟在過了季節的年歲,剛要享用成熟所帶來的恩惠,腳步卻已踉蹌蹣跚;與他們相比,蘇東坡真是好命。那是一種慈祥、一種撫摸、一種虔誠。

  蘇東坡臨走時,主持和尚再三請蘇東坡為那座寺廟題副對聯。蘇東坡含笑揮毫,頃刻書就,現今只留下一句上聯:“向陽門第春常在”。至於蘇東坡是否寫過下聯,不得而知;下聯寫了什麼,無記載。也許這是蘇東坡留下的一個懸念。因為蘇東坡是個文化大師,他生前最喜歡考後生們的才學,故意不寫下聯的。而這幅上聯,由於歲月漫長、寺廟變遷,終沒有在小崑山的九峰寺里留下蹤跡。

  當我下山時,回望一下西邊的紅紅夕陽,多麼柔,多麼美。好似笙歌,好似花瓣。今朝此昔,那一屏夕陽,使我看到了另一番夕陽下,正在為小崑山抒寫着萬千祝福。

  紅紅的夕陽,迎來了明天的燦爛朝陽。

  (此文榮獲2012年“散文名家特別金獎”。收錄於《中國百年散文名家》第四卷)

您正在瀏覽: 追尋小崑山的遠古“夕陽”
網友評論
追尋小崑山的遠古“夕陽”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