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情感故事 > 一路走來

一路走來

手機:M版  分類:情感故事  編輯:pp958

  一路走來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攜着理想帶着好奇一路走來。

  雲嶺之南有那麼一簇青年

  雲嶺之南------山巒起伏,三級階梯遞降,斷陷盆地交錯,峰谷相間,雲蒸霞蔚,江河橫縱,湖泊棋布。輕描淡寫卻始終繪不出它的風格,也勾勒不出的美,但是人海中的那一簇“鄒菊”盡展了它了風采,也描繪了它的美——雲嶺之南的那一簇青年。

  歲月悄無聲息的改變着世人眼中一塵不變的時光。青年們早已告別了兒時的青澀,卸下懵懂,一路成長。花開、日落規律地在時間縫隙中流走。天真而模糊的表情,記錄了兒時的夢想,時間將它點綴得馥郁芳香,有淚可落,卻不是悲傷。曾經如花的笑靨,隱喻着青年們“志在四方”。再次緊握雙親那粗糙的雙手,再看一次風鬟霜鬢的雙親,清點行囊毅然為理想奔跑。正如李清照的《夏日絕句》所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且看此志現實並沒有蒼涼毅志,卻溫暖了理想之航。告訴自己別彷徨、別徘徊、別猶豫,一路向前。人生是漂移不定的,可顛簸、可流離,但不能迷失方向。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雲嶺之南有其險要,青山群聚,但卻沒遮住青年才俊們的視線。眼眸里仍然暗存信念。放眼望去,如今的青年們有的身處百丈樓宇,手執三寸墨筆,為利國利民;有的身穿白衣大褂,為濟世救民;有的埋頭科研,為科技發展;有的站立於三尺講台,為教書育人;有的還是象牙塔里的莘莘學子,為學成歸來,報效祖國。“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青年們各執夢想,在理想的天空翱翔。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為官者之道。為官者執三寸墨筆,要心繫是千萬百姓疾苦;從醫者救死扶傷行善也,手持手術刀,要心繫病人安危矣。科研者為創新,要心繫科技發展;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身居三尺講台,要心繫教書育人。還在象牙塔里的青年們時刻都在嘟念着夢想的潛台詞,並且用功的學習,要為下一驛站的到達做好準備。為理想,青年們都將全力以赴。理想起航,虔誠為自己禱告,堅信前路光明,即使布滿荊棘也毅然踏上這理想之旅。

  君子以自強不息

  雲南這片高原紅土地養育着自強不息的人們,這裡蘊藏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參讀古語,深入精髓,身處40年代的一二一運動、90年代的麗江大地震等事中依然堅強的“紅土地高原人”闡明了一切。

  一二一運動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愛國青年學生運動,面對着國民黨反動派的法西斯暴行,雲南青年們依然決然奮起反抗。這場運動持續了四個多月,在青年學生的帶領下,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為奪取政權奠定了基礎。雲南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自古就流傳着自強不息的精神。那時候的青年們夢想着和平,他們用不同的行動證明着,也努力着。

  90年代,7.0級地震侵襲而來,騷擾了安靜的小城,相續2529次餘震相脅,受災範圍涉及51個鄉鎮,損失慘重,但是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在麗江人民的努力下,在玉龍雪山的庇佑下,他們重整旗鼓重建了家園。青年們是城市的一股強勢能量,在災難面前,沒有抹淚,沒有退縮,只是默默重建,因為他們深知“一個人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大的資產是希望”;他們也相信,有一天麗江仍會回到風吹花瓣,香氣宜人的。災難不能阻止夢想起航,如今的麗江還是古老祥和的小城,還是青石板、還是獨特的土木結構的建築風格,還是自然的小橋流水人家。

  尾聲

  釋迦牟尼說:“從欲中來,自悟中去”。青年們的夢想猶如繁花盛開,等待靈魂溫柔洗禮。

  8歲那年舔着棉花糖談理想,理直氣壯和同伴說:“長大以後我要賣棉花糖,那樣想吃多少都可以”。

  18歲那年,苦讀詩書十二載,只為墨筆一揮金榜題名。

  18歲以後,舉行了成人禮,脫去了青澀、幼稚、仍繼續為理想拼搏着。

  荊棘中一路走來,從一個兒童變成志在四方的青年,兒時的記憶完好儲藏,潔白無瑕,只是依舊回憶,但瞳孔里多了成熟,也懂得了年輕應該閃光。青年們將青春這本書翻讀得很透徹,沒有半點兒的倉促。

您正在瀏覽: 一路走來
網友評論
一路走來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