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之痛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pp958
太原是山西的省會,又稱龍城或并州城,至今城中還有一條路叫并州路。太原地處山西腹部,東有太行,西有呂梁,北靠雲中、系舟二山,南接晉中平原,汾水自北向南縱貫全境。2002年太原隆重舉辦了建城2500年的大慶,全城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扭秧歌,舞大龍,掛花燈,熱熱鬧鬧地歡騰了好幾天。
太原有數不盡的輝煌強盛與血淚滄桑的歷史。現在的太原是在2500年前春秋戰國的晉陽遺址上從新興建發展起來的。2500年前的晉陽上演過無數驚濤駭浪、悲壯雄渾的歷史活劇。漢初劉恆龍自晉陽西去長安登基,漢文帝開啟了繁盛的“文景之治”;李淵、李世民父子兵起晉陽,創建了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因此,晉陽可說是盛世基石。及至趙宋王朝,短視的宋太宗攻佔北漢都城晉陽,下達了一道可能中國歷史上最為殘酷和昏暈的詔書——把一座千年古都付之一炬、化為灰燼,又抉汾、晉之水灌城,強迫百姓遷離晉陽,終於把晉陽從大宋版圖上徹底抹掉。這不只是一座城池的悲劇,也是一個民族的悲劇。今天,歷史仍伏在千年的焦土下抽搐,每念於此,晉陽子孫仍會感到隱隱之痛。
晉陽一直是中原北部抵禦外侵的一道堅固的屏障。趙宋王朝焚毀晉陽后,漢族封建王朝在與北方少數民族在政權的抗衡和爭戰中開始由強變弱,並每況愈下,漸漸處於下風。可以想見得到,當得知晉陽城毀的消息,虎視中原的遼國君主是何等的欣喜若狂。歷史的演變有其內在的複雜原因,可能一座城池所起的作用再大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歷史不經意間又一次選擇了晉陽,使宋初焚城成為又一個轉折點,使中國漢族封建王朝的大廈開始顫巍搖晃,不足千年就崩潰坍塌了。
焚毀晉陽后,趙宋王朝在故城東北建築新城,即今天的太原。儘管太原新城在抵禦遼、金南侵上起過重大作用,但也未能挽回北宋政權江河日下的頹勢,最後被金軍突破太原,攻佔開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北宋從此滅亡,南宋只剩半壁江山,偏安一隅。晉陽焚城之痛,是一個民族綿長的疼痛。熊熊大火、滾滾濃煙和殘垣頹壁,不幸成為一個王朝由盛而衰、由強漸弱的象徵。那片廢墟如同民族難以癒合的一道傷口,時時扯疼着在此繁衍的子孫後代的神經。
太原的興起與發展,得益於易守難攻、踞高控險,“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的獨特地理位置,但最主要的還是得益於那些風雲際會、激烈動蕩的戰亂年代。但輝煌不意味着永恆,時過境遷是不變的真理。宋以後,天下大勢由長期的分裂割據走向長期統一的坦途,古代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逐漸向江南一帶轉移。在這樣的大趨勢面前,太原已經不再是左右中原政局的重要因素了。太原中原北門、防範北敵南侵的作用沒有改變;但是已經不是封建割據,進而問鼎中原的戰略基地了。也就是說,太原所具有的特殊重要的環境發生了巨變,太原從古至今所形成的獨特文化心理和文化素養與中國的發展難以趨同,因此,太原開始失落了。
太原,興也環境,衰也環境。今天,古代優越的地理環境反而成了制約其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最大障礙。太原處于山西黃土高原的腹地,東有巍巍太行,西有蒼茫呂梁,南有大河鎖道,北有荒漠阻隔,這種相對封閉的環境,從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太原人相對保守的思維觀念和不思進取的意識。太原周圍山環水繞,雄關險隘疊加的地理形勢,也導致風俗文化的傳播與流動速度變慢,人們逐漸地缺乏與外界交往,太原人性格中保守戀土、安於現狀的一面便逐漸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中顯露出來。太原地區地處華夏文化的中心,以儒家學說為主體的封建傳統文化在這裡具有深厚的基礎,這種歷史特點,一方面使太原人具有明顯的民風淳樸、為人厚道等品德,另一方面,家長製作風、官本位思想等觀念等也根深蒂固,成為影響太原發展的精神桎錮。
現在的太原是怎樣的面貌呢?只能說“不敢恭維”,相信到過太原的人都會有同感。太原的空氣質量和環境衛生只能用糟糕來形容,市政管理形同虛設,根本不象一個省會城市。車輛亂停亂放,地攤隨街亂擺,紅燈隨時亂闖,方便隨地亂來……難怪當年朱鎔基總理曾痛心疾首地感嘆,“這地方城市不象城市,農村不象農村。”說到太原的文化建設也讓人失望。一年到頭沒有什麼大型的藝術活動或演出,要在這裡看歌劇、芭蕾舞、音樂會等是不太可能的。但太原一般的娛樂消費市場還是相當火暴的,大小的酒店飯館、浴宮澡堂、桑拿按摩等經常人滿為患,各色名貴汽車也隨處可見。當地人私下裡自豪地稱太原是北京的“後花園”——每到周末或節假日,眾多“京”牌的轎車會蜂擁而至,大款大官盡情享受太原“平、靚、正”的各種服務和美食,當然,還有最重要的美色。這就是你所看見的感官上的今日太原——一個聲色犬馬之城,一個充斥着太多暴發戶的城市,而古代厚重深邃的歷史文化精神恐怕是難以讓人感受到的了。
當然,太原也有其城市的亮點。雙塔寺是太原市的標誌建築,到了太原,晉祠、崛圍山風景區是值得一看的景點。在太原,東西走向馬路的叫街,南北走向的叫路。五十年代修建的迎澤大街有七十米米之寬,被譽為全國第二條“長安街”。九十年代李雙良治渣山,被譽為“全球環保500佳”。世紀之交,太原人又建成了美麗的汾河公園,並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和“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稱號獎”。
汾水是太原興起和發跡的命脈之河。遠看汾河,如一條巨龍盤繞太原。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因害怕太原再出現盛唐李氏那樣的人中龍鳳而危及自己的江山,所以找來風水先生,在汾河的某個要害地方挖斷了太原的“龍脈”,從此使太原一闕不振,但願這不是真的。太原曾經的輝煌雖然不再,但古老而悠久的歷史塑造了太原人誠信儉樸、自強不息、不甘沉寂的人文性格。我寧願相信,今天,不甘於現狀的太原人正不斷從困境中突圍,從平淡中崛起,不斷努力改變着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