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散文欣賞 > 隴上行之羲皇故里

隴上行之羲皇故里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得得9

  出隴南禮縣,翻越米倉山,北行百餘里,天為之開,地為之廣,山勢漸緩,山上林木蒼翠,山下清溪奔流,這裡便是天水的南大門——天水郡,當年秦人先祖活躍於此,秣馬厲兵,積聚力量,然後東出岐山,據有八百里秦川,成就王霸之業。

  一省一地,總有一處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人文景觀,悠久的歷史傳承,奇妙的地貌特色,成為這個省這個地方的文化代表。天水,就是甘肅文化的代表。

  在這裡,有被忽視了的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泉在山上流,雲在林中佇,雨來如泣,雪下如訴,立於山巔,風來雨去,便悵然落寞,想配合大自然哭一場。魏文帝曹丕喜學驢叫,王羲之看着白鵝戲水發獃,雅量到了極致,牛糞都是美的,何懼風雨中悲傷落淚。落淚,也是對大自然的敬畏。有人說,麥積山石窟之所以不出名,因為她藏在山林之中,交通不便。有人說,麥積山石窟以泥塑為主,且規模小。言之有理。我卻說,麥積山少了兩樣東西,一個是經卷,一個是斯坦因、王道士。少了經卷就少了文字考證價值,少了成為一派學說的基礎。少了斯坦因和王道士,就少了離奇傳說。中國的古迹遺址,不沾染外國強盜和自家盜賊,是少人問津的。還有一點,大概跟地方發展規劃有關,人們只願意把她當做搖錢樹,誰在誰搖幾把,什麼價值,什麼文化,那不是任期內考慮的。

  我沿葫蘆河走,看溝渠層層斑駁,水沖沙流,日漸深了。便想起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從樹上下來的時候,這裡應該是廣袤的平原,樹木茂密,氣候溫和,動物們四處閑逛,魚兒在水中游,藍天白雲,天堂一樣美妙。至於伏羲氏和女媧的愛情故事,不管有沒有,聽起來也是美的。可惜,天水的伏羲廟小了點,他老人家辛苦養育後代,廟小住得促狹,而且,尊容實在不敢恭維,坦胸露乳,光屁股圍一張虎皮,束一捆枝葉,嫣然孫行者的行頭。即便是要尊重事實,伏羲氏買不起皮爾卡丹,美化一下也是可以的吧?給他一條門帘子行不行?有些人就愛走極端,誇其美,便神乎其神,無所不能;損其丑,也是無不用其極。

  中華文明的祖源,不是黃帝,應該是伏羲。黃帝這個華夏始祖的名號是打仗打來的,先戰蚩尤,然後阪泉三戰,都是血淋淋的殺戮。看來靠戰爭打下來的地盤和名頭,可靠得多。伏羲氏是個和平主義者,歷史記載他沒打過仗,而是教民結網,漁獵畜牧,他老婆女媧除了補蒼天,連帶着治平洪水,驅走野獸,使人民安居樂業。按照儒家立言立功立書“三立”原則,黃帝只有立功,伏羲氏不同,《易·繫辭傳》載:“包棲氏(伏羲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餘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既作八卦,即便沒有文字,已有符號,這是了不起的大躍進,是伏羲氏把人類從野蠻帶進了文明,從蠻荒帶進了安居,即便他老人家的八卦不全面,有點迷信思想,那也是文王推演的基礎,也是孔聖人增刪的前提。可惜他老人家呆的地方偏遠,沒人幫他宣傳,跟麥積山石窟一個結局。就連他的子孫後代都叫炎黃子孫,不叫伏羲女媧子孫,徹底無語,哀哉尚饗。

  天水的歷史,漢唐時期輝煌了一段,但終究沒落了。歷史的舞台向中原推進,天水偏居一隅,只能是重在參與了,出了幾個或大或小的人物,有的確實是從這裡邁出去的,有的只能算沾親帶故,比如李世民、李白的祖籍問題。自家樂樂,菜市場講講就罷了,不要帶進課堂,貽誤子弟。

  天水最值得稱道的是明清民居,在古城之西,伏羲廟后。可惜這裡的人抱着金盆當水缸使,拆除一批,據說還是最具特色的那一批。我佩服拆遷隊的眼光,跟搶劫差不多,見好的先來,按照心理分析法劃分,他們該劃到樂觀主義一派。我嘆息,如果這玩意兒放在河南山西,非搞出個張家大院不可。天水人文薈萃,怎麼就創作不出一本暢銷全國的劇本書籍,哎!

  天水幾個縣區,人文地貌大相徑庭,張家川清水兩縣偏北,歷史上是一個轄區,漢朝時出了個宰相趙充國,兩縣土地大部分較為貧瘠,民風醇厚,卻極為好客。武山縣地近定西,地廣人稀,礦藏豐富。武山縣溫泉大大的好,也是可惜了,除了本省領導幹部們知道外,很少有外人去。秦安縣、甘谷縣和秦州三地,是天水經濟較為發達,人才較多的地方。全國一盤棋,這三個地方不例外,“攀比鬥爭”比較厲害,誰都不服誰。古時候天水當權者,皆出自這三個地方,甘谷秦安聯合斗秦州,秦州甘谷聯合斗秦安,輪流坐莊,誰都坐不穩當。

  甘谷大象山巍巍矗立,歷經歲月,看夠了人世滄桑,至今仍有磕頭燒香者,不能說他錯,也不能說他對,他願意守住心中的那一片嚮往,由得他去,有嚮往比沒有的強。

  至於仙人崖、南郭寺、凈土寺我已訴述過了,不在此贅述。

  總之,那是一塊叫我神往的熱土。

您正在瀏覽: 隴上行之羲皇故里
網友評論
隴上行之羲皇故里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