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讀後感(一)
綏芬河市第四小學 吳正霞
這個暑期,我在哈爾濱一邊陪我兒子打球,一邊翻閱了學校發的韓興娥老師《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一書,當我一頁一頁、一個章節一個章節往下讀時,我發現《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一書的字裡行間充滿着智慧,韓興娥老師用樸實的語言、用一個個生動、親歷的教育案例,展現了她的心路歷程,揭示了教育教學的本質規律,讀此書不僅是一種享受,一種心靈的震撼,還給我的教育觀帶來了更多的啟迪。在書中,韓興娥老師的"氣定神閑笑對一年級新生"、"寫話、作文教學"、" 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幾個章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實韓老師的 "高深之處",就是把握住了語文學習的核心,語文教學的規律,那就是——"讀".通過大量的閱讀,連我們學生覺得最累的作文對於韓老師的學生來說都好像是輕而易舉的事,尤其是看到學生寫的《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讀後感,真讓我覺得自嘆不如。韓興娥老師樸實的語言,樸實的教學方式告訴我們:老師的"精講",讓學生一遍遍的重複性的作業,以及老師疲憊不堪的批作業,使語文教學變得苦、累。而真正的語文教學"讀"才是硬道理。
現在想來,其實學生不愛讀書是不是和老師的引導有關係呢?回答是肯定的。就拿我現在班級學生來說,一學期結束了,可在朗讀上效果並不好,甚至有一部分學生過不了口語這一關,很多上課的時間都在"講"而不是"讀",因為不能耽誤了進度,所以往往因趕進度而忽視了朗讀,只顧講課了,而在學生讀不好的基礎上講課,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把朗讀當作業讓學生在家讀書的話,可能有三分之二的學生不讀。我也覺得應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充分的朗讀,然後提出重點問題讓學生回答,問題在"精"而不在"多".
韓老師的海量閱讀實驗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有益的啟示。閱讀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離不開由低年級到高年級的積累。閱讀是學生獲得幸福的基礎,老師的首要責任就是讓孩子喜歡閱讀。無須老師有多大的才學,只要引領得法,多動腦筋,教學相長,普通教師也能幹出令名師們瞠目的成果。說和做相比,定是說說更容易;自己做和別人評相比,定是評評更省事。文字表達可以如此簡約、如此簡短,但其中的心血、包含的付出,不容猶疑,必是一路辛勤、一路堅韌、一路跋涉!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讀後感(二)
水雲間
今年回頭教一年級了。距離上一個一年級已經六年了,再接觸這些小傢伙,真有點不知所措。看着一屋子鬧哄哄的孩子,頭有些大。幸好,在朋友的推薦下幸遇《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如饑似渴地捧讀、批註、摘抄、運用,興奮之情無以言表。因為這來自一線教師的課堂做法與反思, 如此真實,易於學習。
書的封皮上這樣評價作者: 《她兩周教完一本教材》在網上被廣泛轉載,喚醒了無數深陷教育泥潭的家長和語文老師。輕負擔的同時還要高效率;知識面廣還要考試成績高;作文寫得少還要下筆成文、出口成章;學好文化還要全面發展 ……這是諸多家長和老師的夢想。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使"魚和熊掌兼得"的美夢成真。
這個"她"是誰呢?她就是山東省濰坊市北海學校語文教師韓興娥。 她不囿於傳統的語文教學,數年來一直銳意改革, 把教女兒認字、讀書的做法遷移到了課堂教學中,"課內海量閱讀"使學生沒有家庭作業,而個個考試成績優秀,全班沒有一個差生。
捧書細讀,首先是對韓老師的敬佩。我們許多老師在 講講講、改改改的泥潭中長年幽怨卻從來沒想到突圍,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比如一年級黃岡作業,一個單元的作業最多時達到八頁。全部完成,要擠佔大量時間,學生疲勞家長累,老師辛苦。挑題做,誰有知道考試中會不會出現某個題型?最終,大家還是按部就班地布置着作業。然而,韓興娥老師卻頂着巨大的壓力開始了自己的實驗之旅。 "課內海量閱讀"的實驗孩子有了一個美好甘甜的童年,進入了讀書——獲取知識——讀書的良性循環,老師也擁有了愉快輕鬆的心態。這不正是每位語文老師夢想的美好境界嗎
其次,我再一次體會到揚長避短的重要性。在書中,韓老師自稱:"沒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更沒有高超的教學藝術,成就我的幾乎都是缺點。"原來,韓老師自小寫作不自信;膽小靦腆,不能在人前舌燦蓮花;寫字又慢又丑。正是這些苦惱,促使她在教學時多琢磨,勤實踐 , 有了自己的鮮明特色:她的最大優勢是做法,她寫的文章,"小"發議論之後一定有一個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使平實的文字有可讀性、借鑒性。 她的課堂去除浮華,樸實、簡潔、明快、直奔主題。她崇尚 "語文教學至簡至上,人生法則從簡而流。"是的,每個老師性格各異,擅長的方面不同,怎樣將自己的優點最大化,缺點變通化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和好好研究的問題,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課堂獨具特色,創造高效。
第三、如何利用已有教學資源,有效借鑒。韓老師的 " 課內海量閱讀 " ,就是大量閱讀教學,全班共同在 " 課內 " 閱讀某一本 " 課外 " 讀物,讀完一本換一本。 其核心就是簡單、高效的"鯨吞牛食"法 ,沒有固定的教材,任何健康有益的圖書都可以拿來閱讀。整個教學過程具有四個特點:刪繁就簡、不求甚解、就地取材、有教無類。《學記》里說:"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說的是教育得抓住時機,適時施教,就會事半功倍。一年級正是學生開讀的最佳時段,我們校本課程經典誦讀和每學期指定的閱讀書目正是引導孩子閱讀的好教材。雖然教材不同,但方法是相同的: 大量閱讀、大量背誦,以求得對知識的多多積累,而後才能"操千曲以曉聲,觀千劍以識器。"
每天讀書時間,看着孩子們在小老師的帶領下,小手指着書有滋有味地讀着,想到他們小小年紀認識了那麼多生字,並能出口成誦,心中怎一個喜字可言?班裡閱讀速度快的孩子,我也給他吃飽的機會。平時,我允許孩子們帶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每當做完作業了,就讓他們打開課外書自己讀。我們班的鄭家和是個小調皮,每次寫完作業,都會着急地問:"老師,可以看課外書嗎?"待得到允許,便歡呼雀躍地下去,鑽進書中,再不言語。
第四、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思索,還有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我現在重點閱讀了一年級部分,在教學中根據學生情況進行了選擇運用。
1、 漢語拼音教學模式。
識記字母時教給學生漢語拼音情景歌,多讀牢記;每次上課先複習學過的漢語拼音情景歌,以便牢固掌握。
無論是讀還是寫,每種學習姿勢保持一段時間再換,利於學生注意力的培養。
2 、寫字教學模式。
整體輸入筆畫:將漢字的基本筆畫編成兒歌誦讀,學生經常對照朗讀筆畫名稱,以後每學一個新筆畫,學生都能熟練掌握,就不用一遍遍費事講解了。
3、 組詞。
一年級孩子組詞太難了,有時有家長幫忙,組了一些有意義的成語,但孩子不知其意,運用的價值大打折扣,課堂上為了記住這些難以理解的詞語,耗費了大量時間。我就把老師輸入和學生自組結合起來,每一個生字都與學生會寫的字組成三個常見詞語,最後再補充一個成語,拓展學生的思路。例如:
平 :水平、平地、平生、平白無故
戶 :住戶、戶口、門戶、千門萬戶
開 :開門、打開、開口、開門見山
學完一課就讓學生反覆讀,這些詞語好寫好記好理解好運用。反過來還可以把這些詞語加上拼音,再剪切掉漢字進行"看拼音寫詞語"的練習,生字組詞都複習到了,真的一舉兩得。
4 、"讀"才是硬道理。韓老師的課堂,沒有激情澎湃的講解,也沒有詩一般的語言,但她的學生卻能引經據典,出口成章,洋洋洒洒輕鬆寫作。 韓老師樸實的語言,樸實的教學方式告訴我們:老師的" 精講" ,讓學生一遍遍的重複性的作業,以及老師疲憊不堪的批作業,使語文教學變得苦、累。而真正的語文教學" 讀" 才是硬道理。 在低年級主要是強化朗讀訓練,淡化理解,強化朗讀,以熟讀為教學目標。 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充分的朗讀,使書面文字變成頭腦中的形象,能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強烈的情感,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我的朗讀基本功還不錯,能做到字正腔圓,繪聲繪色。所以,開始我都會帶着他們聲情並茂地朗讀,一年級孩子善於模仿,老師的神態、語氣都成為模仿的對象,他們拍着小手,搖頭晃腦讀得可帶勁了。
5 、文本細讀,簡單教學。
教師的文本細讀無論多麼深刻都是允許的,因為只有‘居高’才能‘臨下’,但教學要化繁為簡。她在文中例舉十分鐘教完一首古詩, 我在教《鋤禾》這首孩子們都熟誦的古詩時也這樣做。上課伊始,學生問我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誦讀書上,名字是《憫農》?這裡卻是《鋤禾》?"我回答:"詩人李紳覺得農民勞動辛苦,寫了很多首詩描寫他們,同情憐憫他們。這首詩是其中的一首,《憫農》這個標題就是想表達這種感情。《鋤禾》這個標題是介紹農民經常在田間勞動的情景。你們知道鋤禾是幹什麼嗎?鋤禾是除去禾田裡的雜草。"然後,我提了三個簡單的問題:1 、我們吃的米面是從哪裡來的?2 、鋤禾很辛苦,從哪裡看出來?(汗滴禾下土。)3 、以後吃飯時,想到農民伯伯種田這麼辛苦,你還會亂撒米粒嗎?(思想教育:不再浪費糧食。)既沒有"精講",也沒有"粗講".
6 、 五花八門的教學組織形式
韓 老師在書中也介紹了許多組織教學的有效辦法。
(1 )小組之間比一比。剛入學的學生不宜分四人一小組,適合按座位分四個大組,我的做法和她不謀而合。我們班級分為"藍天組""太陽組""月亮組""流星組".上課之初,比賽哪個小組最先安靜下來,看哪個小組開火車背誦沒有錯誤,上課過程中,比賽哪個小組聽講最認真,哪個小組組詞不重複,哪個小組寫字姿勢最端正等等,均可成為給小組加分的理由。
(2 )鼓勵學生表現自己的聰明可愛。給學生講解"耳聰目明"的意思。告訴孩子為什麼"聰"是耳字旁,因為聰明的第一要素是"會傾聽",老師說話的聲音不大,聰明的孩子能很快聽到老師的聲音。能跟隨老師的指示看黑板、看卡片、看書、看屏幕的學生是聰明的孩子。藉機誇誇誰的聲音好聽、誰的眼睛亮等。
(3 )走下講台,防止濫竽充數。先給學生講講濫竽充數的故事,一節課20 分鐘后,孩子們的精力已經很難集中,這時老師走下講台,告訴學生老師要找找誰是濫竽充數的孩子,學生精神就會為之一震,再適當表揚幾組讀得好的,不吝嗇讚美的言語,把孩子捋得舒服了,他就會聽話的。孩子們就不會再濫竽充數了。
(4 )全班教一個。
每個班都會有學習困難的孩子,比如劉冠臣,在課堂上精力不集中,起來經常答不上來,如果我一遍一遍地教,其他學生就亂了。解決的妙招是:全班同學來教他。
(5 )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做武林高手。
簡單介紹一下武林高手的順風耳、快接手的雄姿。號召孩子們讀書要手指、眼看、嘴念、心要想。為了便於記憶,我則編成了順口溜"讀書有四到,心到、眼到、口要到,我的手指要指到。"每當讀書時,總有孩子聽不到,我就用順口溜提醒"小手——""指書!","小手——""看書!"學生齊聲回答,把跑神的也叫了回來。"這些兒歌我和學生都熟記於心,在課堂上時刻運用它們來維持紀律。
一本書就是一條捷徑,認真閱讀,有效借鑒,我想終會離理想的山峰越來越近,也一定能體會到教學的快樂!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讀後感(三)
作為一個家長,當我聽了韓興娥老師關於《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的講座后,後來又親自讀了這本書,我感悟很深。
在我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堅持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後來孩子慢慢大了,我就給她買了一些課外書,讓她慢慢閱讀,慢慢地孩子對閱讀有了一定的興趣。但當時我是這樣想的,因為我上學的時候,語文學的就不好,因而孩子長大了,我就怕孩子的語文也學得不好,因而有空就和同事交流學好語文的方法。同事告訴我說,只要讓孩子多讀書,她喜歡讀書了,自然語文就學的好了,所以我沒事就帶孩子到書店,讓她坐在書店裡看,結果孩子看得很快。剛開始是讀有拼音的,後來慢慢得讀沒有拼音的。有一次我看她讀沒有拼音的,也讀的挺快,我就問她"你認識上面的字嗎?"孩子說"認識".我不相信就挑了一部分讓她讀給我聽,結果發現她的是對的。隨着孩子讀書量的增多,我也發現這對孩子學習語文確實有好處。在這次三年級語文期中考試中,當時孩子考完試,就說時間很緊,她作文就寫了一點,我就很擔心,這次語文肯定考不好了。直到開了家長會,我看了孩子的語文卷,特別是看了孩子的作文,我感到很驚訝,雖然孩子的作文數量是不多,但語句通順,文中只有一個錯別字,況且這次的作文題目是介紹我的家鄉,孩子以前也沒寫過,我想這可能與孩子平時的閱讀是分不開的。
後來當我聽了韓老師的講座后,我越發感受到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雖然在之前我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自己卻沒有一定的方法,不知道該怎樣去指導孩子閱讀。在孩子準備上一年級的時候,我曾有一個想法,就是讓孩子一天背一首故事,可後來一想,現在讓孩子背,孩子又不知道意思,不是給孩子增加學習負擔嗎?但現在聽了韓老師的講座,我覺得當初自己的想法應該是正確的,雖然孩子現在不了解意思,但是慢慢長大了,到了一定的時候,她就會理解的。
雖然在培養孩子閱讀的方面,我比其他的家長可能是先走了一步,但是這還不夠。因此在孩子以後的學習中,我還要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去摸索,爭取使孩子在閱讀的快車道上,不斷加快自己的步伐,在閱讀中有更大的收穫。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讀後感(四)
"吞食" "反芻"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讀後感
讓學生的眼睛浸泡在鉛字中,讓耳朵浸泡在讀書聲中,讓心靈和大腦震蕩在感動和思維中,這才是一個語文老師的責任所在。—韓興蛾
這是韓興蛾老師所著的《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一書中的一句話。她認為,作為老師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學生面前,為他們"吞食"提供條件,"反芻"是他們的本能行為。無疑,在學生面前她通過海量閱讀為學生"吞食"提供了條件,促發了他們"反芻"的本能。但本書中的無數個鉛字、無數篇教學心得、無數個生動而便於實際操作的案例又為我們讀者"吞食"提供了條件, 促發了我們"反芻"自己教育教學的本能。
暑假伊始,我帶着任務拿起來了韓興蛾老師所著的《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一書,從此我便沉浸於韓老師給我帶來的震撼之中,欲罷不能。每每捧起此書,韓老師高大的形象、活躍的課堂和她那一群飽飲甘露的學生就呈現在我的面前。就這樣,我也像韓老師課堂中的那一群學生一樣,在此書中如痴如醉地"吞食"着、"反芻"着。
一、"吞食"着名師的成長之路,"反芻"着自己的教育教學。
1."看到一個又一個出為人師者由輕聲細語變為聲嘶力竭,我在尋找問題的根源。""回顧自己從教10多年的情況,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愛學生是一種能力。""愛學生就是有本事把兒童的唧唧喳喳聲變成和諧的樂章。很多老師存在‘不愛’學生的行為,是因為沒有具備讓學生可愛的能力。"韓老師又舉例說,當其闖出‘課內海量閱讀’的路子后,她讓僅僅入學一年的學生就能夠面對書本沉思靜讀。面對這樣的孩子,老師能不愛嗎?
在我踏上三尺講台,從教的這兩年間,我偶爾也會由輕聲細語變為聲嘶力竭,事後看着那一群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又心生後悔,甚至不止一次地懷疑自己是否是一位稱職的老師。小孩子嫩聲嫩氣,聲音可愛;愣頭愣腦,行為可愛……如此可愛的孩子,我怎麼會這樣對待他們呢?此次,從韓老師的教育之路上,我尋找到了答案。就像我們經常會說的那樣,教師在抱怨學生如何如何的時候應該首先反思一下自己。
2.大量閱讀使韓老師擺脫了多年的惡劣情緒,使學生愛上了課堂。"當學生愛上閱讀時,當孩子們沉浸於書香墨韻之中的時候,老師也步入了寧靜平和的港灣。"大量閱讀還使韓老師成了家中最"可愛"的人,人際關係也變好了,最終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所以,一位教師,只要你擁有了作為教師的素養和知識,那麼不管你是什麼類型或者是什麼秉性的人,只要找到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式,就一定能成為一位優秀的教師。
3.教育教學沒有捷徑,需要教師辛勤的付出。這是我從韓老師的鉛字中讀出的又一個道理。韓老師雖然找到了適合自己風格的"海量閱讀",成了遠近聞名的名師,但不是從此就一勞永逸了。首先,韓老師隨時根據不同的學生、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改進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方式。其次,韓老師班級的學生之所以有那麼高的學習熱情、取得那麼好的學習效果,這與韓老師的辛勤付出是分不開的。
從教學內容上來看,韓老師的教學內容遠遠比我們普通老師的要多得多。按韓老師的話說,就是給學生"吞食"的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促發了學生"反芻"的本能,真是一舉兩得。但在這其中卻飽含着韓老師的辛勤付出:首先是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教學內容。在史無前例的海量閱讀面前,教材只有一套,其它的閱讀材料雖俯拾皆是,但畢竟需要教師花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去挑選、甚至是去整合去編寫。其次,課堂的容量如此之大,要在短暫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這在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教學負擔。
從教學組織形式上來看,韓老師力求多樣、更新、完善。韓老師的課堂採用集體學習、小組學習、獨立學習、一幫一等多種組織形式。在通過拼讀學生姓名來拼讀音節、認讀漢字這一環節,韓老師為了讓學生愉快地學習,給學生每人製作了一張大卡片,上面用拼音和漢字寫着學生的名字,還畫有一些小圖案,貼在學生的桌子上。又如,給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編寫不同的學習材料。再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設立的不同的背誦獎勵制度……這些耗時費力的事情,韓老師一直在樂此不疲地進行着。
所以,從這一方面也讓我更加認識到,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愛拼才會贏!
二、"吞食"着大量而詳實的教學流程,"反芻"着自己的課堂教學。
在本書中韓老師從學生入學第一天的教育教學說起,給我們詳細地展示了她課堂教育教學的情況,直至小學畢業為止。讓我們如臨其課堂,如聽其聲音,如看到學生學習般。如,在孩子入學的第一天給學生髮一本老師精心編製的小冊子,引導學生通過讀兒歌的方式識字。此處,小冊子上編寫了什麼內容,怎樣引導學生認讀的,學生的反映怎樣,韓老師都給我們介紹得一清二楚。教師不僅可以直接搬進自己的課堂,還可以據此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
其中,一、二年級的教育教學我看得特別仔細、感觸坡多,因為我剛執教過這兩個年級。邊看邊回憶自己這兩年來的教育教學,覺得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真有一種想立即回歸到課堂中按韓老師的方法再實踐一回的衝動。當然,由於能力的原因,不可能全盤照搬,但其中的諸多教學環節真是很精彩,值得借鑒。
相關範文
- ·讀《走上海量閱讀的快車道》有感
- ·家長會發言稿:如何培養孩子愛上閱讀
- ·讀《愛上閱讀》有感
- ·讓孩子痴迷的創意思維遊戲讀後感
- ·別讓孩子傷在小學讀後感
- ·讓孩子成才的秘密讀後感
- ·《讓孩子自己做主》讀後感
- ·讓孩子當主角讀後感
- ·《讓孩子擁有感恩的心》讀後感
- ·王金戰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觀后感400
- ·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觀后感500字
- ·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觀后感350字
- ·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觀后感450字
- ·家長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觀后感
- ·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觀后感
- ·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觀后感400字
- ·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觀后感550字
- ·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觀后感600字
- ·家長教育心得:讓孩子在教訓中成長
- ·家長教育心得:放手——讓孩子找到屬於
- ·期末家長會發言稿:讓孩子幸福地度過寒
- ·一年級家長會發言稿:如何讓孩子處於一
- ·讓孩子適應環境
- ·讓孩子真正快樂的源泉
- ·讓孩子們在愛心的陽光下健康成長
- ·尋夢園:讓孩子們輪流當老師(二)
- ·尋夢園:讓孩子們輪流當老師(一)
- ·幼兒點讀筆,讓孩子愉快起跑
- ·幼兒教育很重要,勿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讓孩子成為所有美好的中心
- ·讓孩子看到家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