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家長課堂講稿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得得9
小學家長課堂講稿
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
我今天站在這裡,心情還是挺忐忑的。我就是一個特別普通的一線教師,水平有限,怕浪費了大家的寶貴時間。關於教育的那些大道理我也說不好,今天咱就聊聊每天發生在我們和孩子身邊的事。 作為教師,我們真心希望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是充滿陽光、七彩斑斕的,也希望這六年的小學生活能成為孩子們美好的記憶。
我們的年級組有六位班主任,在工作中配合默契,在生活中我們關係也相當密切。難得的是我們不僅年齡相仿,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也有共同的認識,那就是成績絕不是我們唯一的追求。我們的滿足感來源於孩子步履輕盈的邁進教室、熱情禮貌的跟老師問好、遇到難題能皺着小眉頭思考而得到答案,我們的滿足感還來源於孩子學會了舉手、站隊,學會了系紅領巾、敬隊禮,學會了跟同學發生矛盾能夠坦誠的先承認自己的錯誤。我們更滿足於孩子說喜歡我的學校,喜歡我的班級,也喜歡我的老師。
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們滿足於孩子每天的進步,每天的成長。在這段日子當中,我們雖然辛苦,雖然疲憊,但心情是開朗又愉悅的。接下來請看我們一年級全體教師精心製作的微電影《致我們陽光燦爛的童年》。
我們除了常規教學外,還經常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
孩子們每天享受着陽光,在七彩的道路上前行。但是在我們這樣的一個大集體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些還會讓 家長和老師感到困擾。接下來就進入第二部分校園常見問題和解決策略。
問題一、意外事故的避免與處理辦法。
孩子出現意外傷害是教師和家長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且不說是誰的責任,看到孩子遭罪大家心裡就都跟着難受。但每天我們的校園裡都有XXXX多名學生在學習和活動,各班的教室滿滿當當的擺設着桌椅。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有的還比較頑皮愛動手沒分寸,所以小磕小碰在所難免。那麼怎樣避免或減少這樣的問題呢,我們老師會注意以下幾方面:
1、注重平時的安全教育。
每天利用晨會或者課間,教孩子怎樣才能有效保護自己,免受傷害。比如說,課間在教室或者樓道里要慢步輕聲,不奔跑、推搡。在有台階和拐角的地方更要小心看路。在判作業、借書或者去廁所時,如果趕上人多要自覺排隊。尤其是去廁所時,老師不方便在旁邊監管,所以需要孩子們自覺守序,不擁擠,不打逗。現在我們還不涉及到上下樓梯的問題,明年我們搬到二樓,上下樓的安全也是要特彆強調的問題。室外活動課,我們和相關教師共同監督孩子穿合適的衣服和鞋,避免運動損傷。
2、採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每個班每天都有一名值周同學在樓道里站崗,隨時提醒和制止不文明的行為。在雨雪天,建議讓孩子們穿雨衣,避免傘尖扎到別人。地面濕滑時更要小心慢行。課間10分鐘,孩子們需要到室外透透氣,放放鬆,這對我們監管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們六個班商量好,進行了"圈地運動",即每個班都有相對獨立和固定的活動場所。存在安全隱患的台階或者高台,都有專門的同學監督,及時制止危險行為。同時我們也給孩子們建議了活動項目,比如說跳繩、丟沙包或者貼人等遊戲。
這樣每天不厭其煩的強調,確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孩子們從開學初的隨意無序到現在知對錯、守秩序,進步很大。但有時意料之外的事情還是會發生。比如說孩子在走路或者跑動的過程中摔倒而磕傷碰傷,兩個孩子逗鬧過程中導致一方或雙方受傷,又或者在室外課上出現的運動損傷等等。出現這些情況的時,老師會第一時間查看孩子的傷勢,輕微擦傷我們自己就能進行消毒上藥,比較嚴重的會通知家長,如果情況緊急我們會第一時間把孩子送到醫院。待孩子情況穩定后,再查清楚事故的原因。如果是雙方打逗造成的,我希望家長們能夠互相體諒,協商解決。如果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我們也會檢討並承擔。開學初發生的幾次小的磕傷碰傷事故,解決的都非常順利和諧。這跟幾位家長的大氣寬容通情達理分不開。
其實,安全意識的培養不應僅僅靠學校,在家裡您也要經常提醒孩子學會保護自己,也不傷害他人。養成好習慣才能不受傷或少受傷。特別是有的孩子愛動手,家長要教給他正確的與人交往方式,告訴他什麼樣的行為受歡迎什麼樣的行為不受歡迎。或者有的孩子比較老實,容易受欺負,也要教他如何保護自己,如何尋求幫助等。在這裡不建議家長直接告訴孩子,誰打你你就打他,咱別吃虧。
另外,我們提倡孩子們入的意外傷害保險對這類事故的解決也有一定的幫助。它在傷害賠償時能避免很多麻煩。舉個例子,我以前教過的一個孩子在操場上走,路過籃球場,被另一個同學的籃球打到頭,當時覺得很暈。我知道后馬上通知雙方家長,並陪同他們一起去醫院。傷人的一方學生和家長誠懇的道歉,並全程陪同檢查。被砸到的同學父母也非常知書達理,不斷說:"意外、意外,你家孩子也不是故意的。"還安慰玩球的小男孩別害怕。檢查結果出來后,有點輕微腦震蕩。其實這件事情誰也意想不到,又很難界定責任。意外傷害險就很容易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避免了雙方的經濟損失。當然這件事也讓我看到我們的家長處理問題時的冷靜,大氣。素質非常高,由衷的佩服。
問題二、"告狀"背後的故事。
剛入學的小孩,特別愛告狀,有時是跟老師告,有時是跟家長告。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他可能是有這樣幾種心理原因。
一、求助心理
例如,乒乓球課前,一個學生髮現忘帶球拍,哭了。旁邊的學生就跑來說:"老師,老師,某某哭了。"活動課上孩子們玩球,輪到有的孩子拍了,他就一勁拍,不往下傳。其他人就會告老師說:"他霸着球不讓我們玩。"有時候,學生磕傷了,就跑來一大幫學生告訴老師, "不好啦,出事了,誰誰誰流血了".以上這些情況,其實學生的意思是:老師,你快來幫我們解決吧。我們聽懂學生反映的情況后,會盡量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告訴他。比如忘帶東西可以去別的班借,如果借不到就只能承擔這個後果,畢竟是由於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如果是遇到孩子誇大其詞的行為時,要告訴他關心同學是好的,但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要冷靜、實事求是的告訴老師,否則會造成恐慌。
愛"告狀"的孩子也可能是膽小的孩子,受到了委屈,要找一個能幫他說話的人來保護自己。這時,我們會關注並了解實際情況,幫助這個孩子學會正確面對與同學的糾紛。再如,兩個學生同時來向老師"告狀",一個說:"他打我!"另一個說:"他先罵我的。"他們的意思是讓老師評判誰對誰錯。這時,作為老師我們不能簡單的評判誰是誰非,而是引導他們分析這件事的起因和在事件當中自己有沒有錯誤。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班幹部為了樹立權威,就把老師作為靠山;有的班幹部認為自己是老師的代言人,對犯錯誤同學亂加指責,把"我去告訴老師"掛在嘴邊,這樣極容易引起犯錯誤學生的反感。所以,我們會積極幫助他們調整心態,教些工作方法,鼓勵他們以自己的行動樹立威信。
二、妒忌心理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認識水平低。再加上有些家長愛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總是說"你看誰誰誰,人家總考100分,人家的琴彈得好,人家的字寫的漂亮等等"讓孩子感到其他同學對自己是一種威脅。他們一旦發現經常受表揚的同學犯了小錯誤,就會迫不及待地去報告老師。
為了避免這一現象,咱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讓他們感受到教師是公正的,家長是喜歡自己的。我們也要引導孩子全面評價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一個人既要不服輸,又要服輸。服輸是為了更好地向別人學習,讓自己進步。要鼓勵學生用積極的心態去關心集體、關心同學,也鼓勵他們之間開展友好、良性的競爭。
三、表現心理
有些學生為了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他們便經常挑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或同學們的小錯誤去告訴老師,試圖用此方法來引起老師注意。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學生急急地跑到我身邊說:"老師,他追我。"還沒等你開口,又跑掉了,原來他們在逗着玩呢。這個學生並不是想聽你說些什麼,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對這類行為,我們一般不理會,笑一笑,點點頭,用這些動作表示我已經關注他們了。我們要看到孩子們內心的真實需要,讓他們感到老師的關注和愛。
有時,孩子在學校沒來得及或者不敢告的狀也會帶到家裡去,告訴家長。那您在遇到孩子告狀的時候,怎樣處理,我這有幾條建議供您參考。
1、關注與傾聽
在孩子向您"告狀"時,不管他的動機是什麼,應該讓他把話說完,讓他把自己的感情完整地表露出來,這是家長要做的就是靜靜地傾聽。這個過程只是讓他把情緒發泄出來。最好不要出現以下情況。當孩子回家委屈的哭了,有些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就會問:"說,誰欺負你了?"孩子邊哭邊斷斷續續的說,還說不太明白。但家長通過自己的想象就在腦海中就會還原出當時的場景,孩子是怎麼怎麼挨的欺負。心疼啊!這時要是再加上一句:"沒事,孫子不用怕,你說吧,他怎麼打你的,奶奶給老師打電話,讓老師收拾他。"孩子終於找到撐腰的了,在一步一步的引導下,基本就會按照您想象出的經過一句句的說下去了,而且遇到自己的錯誤都自動跳過。
二、調查與引導
如果問題嚴重,您可以打電話給老師詢問情況,或者通過老師找到另一方家長溝通。如果不嚴重,您可以通過正面的引導來弄清楚事件的起因和過程。這裡要注意用語。比如可以這樣說:"媽媽知道你現在心裡很難受,但我的孩子是一個誠實,敢承擔的男子漢。你絕對不會只說別人的錯誤而故意隱瞞自己的錯誤,對嗎?"一年級的小孩受到這種正面的引導,他立刻會把自己投入到那個敢於承認錯誤的小男子漢的角色里。這時繼續引導他"你能說說事情的起因嗎?"因為孩子回家學舌通常是從他受挨打或者受傷說起。這時我們要引導他勇敢誠實的說出事情的起因和雙方的行為。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提到自己的錯誤,要及時鼓勵。"真沒想到,我兒子這麼小年紀就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媽媽真以你為傲".您了解了來龍去脈之後,如果不是特別觸及原則的事情,就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當然,這時家長可以給出理智的建議,也可以私下裡跟老師說說怎麼配合解決。但要讓孩子感覺是他自己解決了這個難題。這樣孩子有了信心,相信他下次再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就能主動解決。能力就是在一次次遇到困難,解決困難的過程中鍛鍊出來的。
在這插入一個題外話。您有沒有留意到回家后怎麼跟孩子聊學校的事兒?我這有三種開場白,你看看您平時是哪種?
A、"今天在學校怎麼樣啊?""挺好的".這就算聊完了
B、"今天上課有沒有擺弄東西或者說話呀?""沒有"有他也不能承認呀。
C、"今天在學校有沒有什麼開心的事呀?"這時有的孩子就會在大腦里進行搜搜,即便當時不是特別開心的事他也會加工成特別開心的事告訴你。"
我曾在微信里看到過一位父親每天回家后都跟女兒聊四個問題:
1、學校里有什麼好事發生嗎?
2、今天你有什麼好的表現?
3、今天有什麼好收穫?
4、有什麼需要爸爸的幫忙嗎?
我們不妨也借鑒一下。
問題三、關於考試分數的正確認識。
歷年來,一年級的家長對"雙百"這個詞情有獨鍾。因為大家都覺得一年級的知識那麼簡單,好多幼兒園都學過,考100分是應該的。再說,別人家孩子都考100分,咱家孩子考不了多沒面子呀。於是家長見面的話題就是你家孩子100了嗎?誰誰家的孩子100了嗎?他班多少個XX的?哪個班100的多呀?有次在校門口聽到一個孩子的姥姥跟旁邊的家長聊天說:哎呀,我外孫女這次可沒考好?語文才98.我當時就想:你還每天都做飯呢,你能保證每頓都好吃?
再給大家講個事兒,我以前教過一個學生叫小天,他一年級時候有次考了一個XX分,興高采烈的告訴他爸:"爸爸,爸爸,我數學考了100分。"他爸當時就開玩笑地說:"你們班是不是二十多個XX的呀?"過了兩年,他爸升公司副總了,回家說:"走,兒子,今天老爸升副總了,咱出去吃飯去。"天瞄了他爸一眼說:"你們公司是不是二十多個副總呀" 其實孩子考XX分不是必然的,那都是他努力細心的結果。就算全班都XX,他也是值得表揚的。話說回來,考不了100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沒必要把孩子說的一無是處。咱明年又不考大學,差個一分半分,或者三分五分都不影響啥。儘力就行,孩子基礎不一樣,興趣所在不一樣,開竅早晚也不一樣,幹嘛非得跟別人比。我這樣說,您可能認為張老師這麼不要強呀,其實我還挺上進的啊。上學那會我學習特別認真,認真聽,認真背,可是成績就是不拔尖。看來我走智商這條路是費勁了,改發展情商吧。現在雖然不是太優秀,但勝在心態好,也能獲得同樣的滿足感。
我兒子三歲學鋼琴,還拜了一個挺有名的老師。再加上我老公本身是教音樂的,可以說外部條件非常好了吧,可我兒子三年一級都沒過。我身邊的孩子有的是一年過三級的,我要是整天跟他們比,我得上多大火呀。但我和他爸都覺得三年多來,我兒子挺不容易的,那麼點個小東西坐在那二三十分鐘,看着鬧心五線譜,左右手乾著不同的事,真是挺牛的。我覺得幹什麼事只要不反感就有機會,慢慢來唄。
學習也是一樣,平常心很重要。咱們新樓上有八個字"把握今天,着眼明天",就是想提醒孩子們踏踏實實做好眼前的事,更重要的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學生。所以我們千萬不能為了眼前的所謂高分,而磨滅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忽略了他們的閃光點,讓原本七彩的童年變得灰濛濛。
其實考試和測驗只是為了幫助我們發現教學和孩子學習中存在哪些問題。然後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是老師的問題,老師改。是學生的問題,老師家長一起幫着改。真的沒必要比來比去,你累他還煩。
以上我所說的觀點是我們一年級組全體教師的共識,所以請您放心,我們絕不會以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對於暫時成績不太好的同學,我們會和您一起想辦法,只要跟他自己比有進步就是成功的。
問題四、在小事中培養學生的擔當意識。
先說幾個現象。
收作業時,孩子發現本忘帶了。站起來就說:"我媽沒給我裝".
兩個小孩來告狀,幾乎異口同聲的說:"是他先打我的".
其實,孩子推卸責任的現象是相當普遍的,有關調查顯示,處在成長階段的孩子有推卸責任習慣的佔60%以上。這是因為他們的人格還不成熟,正是需要家長和老師積極引導的關鍵時期。孩子的性格和習慣也是一個慢慢提升的過程,就如同智力水平的發展一樣,從出生到性格成熟,每個階段都會出現相應的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對症下藥,然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喜歡逃避責任,主要有兩種原因。如果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過於嚴厲,那麼孩子會在潛意識裡形成這樣的觀念"我要是承擔責任,一定會沒有好果子吃".這樣一來, 他遇到什麼事情,就會千方百計尋求推卸責任的方法,讓自己免於受到懲罰。
另一個原因恰恰相反,是家長過於溺愛。舉個例子,孩子走路摔倒了,他本來可以自己爬起來,但這時爺爺過來趕快把孩子扶起來,還說:"這路真壞,把我家寶寶絆倒了,爺爺打它。"說著向地面用勁踢兩腳。看上去,當時是哄住了孩子,但卻給他一個暗示:凡有錯誤都怪別人,唯有自己沒錯、沒責任。
在班級中,我們會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擔當意識。
例如我們每個班級都不設置班長這一職位,因為這個職位比較虛,如果希望他面面俱到難度比較大。所以我們會把職務細節化,明確化。晨讀、午誦、帶隊帶操、檢查桌椅、檢查地面衛生、負責整理圖書、樓道巡查、評比欄管理、發牛奶、收空奶盒、澆花、收發作業本、開燈關燈、開窗通風等等。以上這些崗位有的輪流管理,有的是固定人員承擔。班裡的大部分孩子都有自己負責的任務。做得好表揚,失職就要批評。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在班級中的重要性,在付出辛苦的同時也感受別人為自己服務得到的方便。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培養責任意識。
但是學生責任感的培養,單靠學校一方面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您的配合。例如在家您可以要求孩子自己收拾書包,準備學習用品。上、放學時自己背書包,逐步學會整理房間,改掉做事時磨磨蹭蹭的壞毛病等等。
如果忘帶學習用品等,建議您不要主動送到學校。既然是由於他自己的疏忽造成的錯誤,就應該由他本人承擔,而不是您來替他的錯誤買單。您放心,我們不會因為孩子忘帶東西而做出特別嚴厲的懲罰,必要的批評肯定是要有,但會適度。
以前我曾經寫過一篇小文章叫《狠心的老師》。是講我班裡發生的一個事。那是二年級的時候,學校舉行卡拉ok大賽。我班選了一個叫王東明的小男孩代表全班出戰。他學聲樂的唱歌特別好聽,十拿九穩得冠軍。比賽那天下午,他穿着精神的小西裝走進班裡,我還誇他太帥了。隨後又問一句:"伴奏都準備好啦"當時他一愣,小臉就變了顏色。怯怯的說:"忘帶了"我當時特生氣,就批評他,這麼重要的比賽你怎麼能把伴奏忘了呢。他趕緊說"我這就讓我媽送來".我剛想把電話借給他,轉念一想,何不趁這機會給他個教訓。於是我支開他,給他媽媽打了電話,說明情況並請家長配合,我們一起狠心一次。那次比賽,王XX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唱了首《小白楊》,結果自然是名落孫山,我們班也因此失去了一張原本輕鬆到手的獎狀。事後,他非常沮喪,我和他媽媽安慰了他,也告訴他沒有人可以為他的錯誤買單,犯了錯誤只能自己承受。我們相信通過這件事情,他必然有所領悟。在日後成長的道路上也許會避免很多類似的錯誤。
最後一個問題想跟大家說的是"理解萬歲".社會上通常認為家長和老師分屬兩大陣營,關係上是對立或者近似對立的。好一些的會認為要跟老師搞好關係,省的孩子受委屈。這些都是誤解。老師和家長應該是同盟軍,是好朋友。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您牽着他的左手,我牽着他的右手,一路上我們並肩前行。遇到美景我們一起欣賞,遇到磕絆我們互相安慰,遇到喜悅我們一起分享,遇到困難我們共同克服。能成為孩子小學生涯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倍感榮幸。所以在那一張張白紙上我們繪下的每一筆都希望是彩色的,明艷的。也許我們沒能讓他學會所有知識,但我們會儘力教導他正直。也許我們沒能讓他學會所有的技能,但我們會儘力教導他擔當。也許我們沒能每刻都保持和顏悅色,但請相信我們的心真的是為他好。也許我們跟您談話時語氣氣躁,但請相信我們沒有惡意。
最後,希望在孩子們畢業多年之後,我們在街上重逢,親切如舊。
謝謝大家!
相關範文
- ·走進幸福家長課堂有感
- ·家長課堂活動策劃方案
- ·省遠程辦視頻課堂講座材料
- ·家長課聽后感
- ·小學家長在家長會上的分享材料
- ·小學家長會家長(媽媽)發言稿
- ·小學家長會家長心得
- ·小學家長會家長代表發言稿2篇
- ·小學家長會家長代表發言稿
- ·小學家長會家長發言稿1000字
- ·小學家長會家長發言材料
- ·小學家長會家長發言稿範文
- ·小學家長會家長發言稿
- ·小學家長會家長代表發言稿範例
- ·小學家長交流會家長發言稿
- ·小學家長會家長代表發言稿:良好習慣從
- ·小學家長會家長發言稿2篇
- ·“孫志剛事件”之法學家上書——法學家
- ·小學家長會班主任演講稿
- ·小學家長會演講稿
- ·小學家長會教師演講稿
- ·小學家長會老師演講稿
- ·全國中小學課堂改革與課堂教學改進現場
- ·心理成長課學習感受
- ·小學家長育子經驗交流材料
- ·小學家長致學校的一封信
- ·2005年秋季小學家長會教師發言稿
- ·小學家長會發言稿2篇
- ·小學家長培訓會教師代表發言稿
- ·小學家長會班主任發言稿範文
- ·小學家長會班主任發言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