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世俗評說 > 也談因果報應

也談因果報應

手機:M版  分類:世俗評說  編輯:pp958

  老闆出事了,至今已經三年有餘,還沒有結果。因為老闆的關係,其哥哥、弟弟、姐姐一干人等,均“失蹤”。在各地的公司也均告歇業,原本門庭若市的家,現在真的是門可羅雀。

  春節時,我去看他的夫人,保姆告訴我:春節期間,家裡只來了一個人,就是原來的司機,帶了四十五個雞蛋。保姆家中口氣是想告訴我,司機有多麼小氣。但我卻對司機有了一絲好感。誠然,司機在老闆得勢時,是得到了好處,按理現在應該知恩圖報。但是,在老闆得勢時,得到好處的豈止是司機,那些得到大好處,現在又有權有勢的人現在哪裡?

  我無意指責那些原來得到好處、現在躲得遠遠的人,世態炎涼,可以理解,況且,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在這件事上與老闆沒有牽連,但難保自身乾淨,萬一進入有關部門的視線,麻煩自然不會少。所以,暫避也可理解。

  我原在老闆的哥哥處打工,老闆出事,其哥哥失蹤,我出於道義上的責任,幫忙善後。前幾日,與一家公司的訴訟中,原本的合作者,私下與對方和解,令人費解。但因為我參與了事情的全過程,對此非常理解:這個合作者,原本是很講義氣的,但在與老闆的合作過程中,老闆背着對方把項目抵押融資,被對方發現,因此分手。此次對方背着我們與對手和解,與上次我們背着對方融資,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今非昔比,當年的老闆正在勢頭上,走一個合作者會有更多的跟上來;今天的老闆已經落井,加上一塊石頭,死的更快一些。但沒有前因,怎會有後果?若不是騙人在先,怎會落石在後!

  凡事總有因果。

  老闆的夫人跟我抱怨:原來老闆照顧所有的兄弟姐妹,但出事後,所有的兄的姐妹與外人一樣,像躲避瘟疫樣躲開了,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忙,令她心寒。

  我因為工作關係與老闆的家人來往較多,也從他們那裡聽到了另一個版本的抱怨。原來,老闆的夫人一直以來表面上處事得體,實際上盛氣凌人,為人刁蠻,特別是老闆出事後,她自認為老闆之前給了兄弟姐妹太多,現在各家都應該往外拿錢,所以處處算計別人,要把當年的付出全部甚至是加倍收回。

  家人當然不幹。

  他們認為,老闆在家時給予的所有,包括物質的、非物質的,都是幫助老闆應該得到的酬勞,而且一直被老闆夫人輕視,原本就很惱火,現在根本談不到回報。

  各有各的道理。

  我也曾有過挫折,但我的家人朋友沒有抱怨,躲的人有之,但多數人伸出了援手。究其原因,我認為老闆夫人及家人都做過了。老闆夫人待人不真誠,雖注重禮數,在老闆的家人生日、節日送上禮物,但財大氣粗,當成施捨,令人不快,也因此在老闆出事之後,要把施捨要回來,就更加不對;老闆的家人則因為先前的不快,淤積成反感,不但不能知恩圖報,反倒成了抱怨。前有因,後有果,誰都不快。

  老闆夫人待人真誠一些,給人的禮物不必貴重,但發自內心,會讓人感到溫暖,不必高高在上,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你真誠助人,別人自然會真誠回報,不會等你伸手。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桿秤,當你自己感到剛剛好時,對方就會感到稍有吃虧,當你自己感到稍有吃虧時,對方可能覺得剛剛好。所以做人要讓自己稍稍吃虧。因為,你總是吃虧不現實,還會讓人覺得你的腦子有問題,總是佔便宜也不現實,沒有人再和你打交道,或總是提防你,讓你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你感到特別不平,那麼不是你太貪婪,就是對方太貪婪。

  做人、做事,一定要先考慮前因,再看後果。

  要想得到想要的結果,先把前因準備好。

您正在瀏覽: 也談因果報應
網友評論
也談因果報應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