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文化隨筆 > 中國文化的味道

中國文化的味道

手機:M版  分類:文化隨筆  編輯:pp958

  前些年練過氣功,那種感覺太讓人終生難忘了,它讓你徹底地融入天地之氣,自己也化作日月精華了。真難忘那幾年的美好時光。

  因着喜歡書法的緣故,自己總是愛靜,愛一個人孤獨地學或寫自己的東西。想想,練習書法的過程也挺美,如“靜者心多妙,飄然思不群”、“居室絕塵想,清歌散新聲”,既練習了書法,學習了古詩,又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儘管學書法的過程是清苦的,但我非常珍重那過程給我帶來的清雅孤高之氣。說實在話,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剛涉足字貼的時候我就嫌這世界太骯髒,因崇拜屈原而“蘇世獨立,橫而不流”,也像屈原一樣認為“世人皆渾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尤其當上世紀九十年代(乃至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初的兩年裡)西方商業文化(或叫浮躁文化、快餐文化)徹底佔領中國絕大部分的心靈陣地,作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中國文化人,我的心一直在流血,一直在哀號悲愴,我為我的祖國精神大廈的坍塌而捶首頓足,痛下欲生。那時候的我真感到我們中國人沒有了希望,沒有了方向,整個國家民族的精神家園到處斷壁殘垣,鬼哭狼嚎。不過,從內心深處來說,我總堅信中國人的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遲早要對西方浮躁文明有一種相抗衡或讓西方人刮目相看的巨大潛力,那時我預見,如此浮躁而齷齪的世界一定會得到改善,但它必須得等到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我沒有看錯,中國在進入千喜龍年之後的幾年,的確有了“大地微微暖氣吹”,“春風楊取中萬條條”的意味了,尤其近些年,胡溫治國方略和文化理念在中國大地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大地上逐步得到恢復,中國人開始信奉並崇尚自己先祖創造的燦爛文化。儘管社會上還有拜金主義、實用主義等浮燥的文化現象,中國傳統思想畢竟可以作主流文化了。此種情形下,以西畫、霹靂舞、同性戀等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中國開始受到冷落。這種現實的轉變令筆者的自信心大增,因為,我一直眼睜睜看着中西方文化在華夏大地上的生死較量,經歷那麼多相互絞殺的場面,至今,我的眼前仍浮現出那森人可怕的刀光劍影局面。

  我數十年搞不清(它只是中國文化的極小的一個部分),它給了我許多的寧靜或可稱境界的東西,可它也給了我世人全都鄙棄的清貧。書法境界上的不食人間煙火與現實生活的清貧相結合,造就了我這個書法者在眾人眼中的不倫不類,帶來了時人對自己的不感興趣,但我不後悔自己對書法道路的選擇。

  儘管藝術人與其他人一樣不能離開現實經濟生活的支撐,但藝術人在自己作品中渴望得到的是藝術的最高境界,即使在經濟極其貧困的情況下,只要生命在,藝術人就有可能創作中非凡的作品。我是書法者或叫藝術人,是徹徹底底的苦行僧式的書法者,我無法不擁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

  平心而論,當我發現自己的經濟能力與其它人有巨大差距的時候,我的內心很是失落,可是,當事實一再證明自己此生的確沒能力經濟上有所發展時,就無法不釋然了。釋然給我帶來了平靜,此在平靜的狀態下更易於體味板橋那種“一間茅屋在深山,白雲半間僧半間。白雲有時行雨去,回頭卻羨老僧閑”的境界。

  當今社會,用錢追求物質生活刺激的人很多,而真正能以自己內心世界的豐富多彩感動或感化自己的人卻很少。想自己如何享受的人很多,而想為人類留下一些東西的人就少。多一些平和與清靜,慈善與通達,每個人在自己需要的時候都能達到“閉門何處不深山”的境界。

  作為人類精神而言,什麼內容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貨?答曰:中國數千年積澱的優秀傳統文化就是中國貨,就是中國精神,與他國文化相較,它是一個無所謂優劣好壞的問題,應該說,他國文化與中國文化一樣都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它們之間誰也不可能取代誰,不過是在某特殊的歷史時段里彼此之間相互滲透或影響的深淺不同而已。任何時候我都堅信,日本不可能強調其國民必須會德語,俄國人不會強調其國民必須學法語,英國人也不會強調其國民必須學漢語。應當說,從文化的意義上來講,一個國家學多少外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看這個國家的人民把自家的國語語學得怎麼樣,尤其是把本民族的文化掌握得怎麼樣。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都學不好,它就很難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得住腳。

  作為大的概念,中國文化最經典而集中的內容應當是以國學為中心的一個大系統,這個系統幾乎含蓋了所有中國古典思想和典籍,筆者僅就腦子中存留的極少一部分內容提取出來,這就是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就這味。

  中國文化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概念性的,理性的東西很少,很多內容往往強調其感悟性和含渾性。於一個事物來說,人們不是直接地去說明和解釋它,觸摸和評論它,而是曲折委婉而含蓄地表現它。尤其作為一種心境,心緒或最輕微意欲的表達,的確是達到了人類文化的頂級水準。

您正在瀏覽: 中國文化的味道
網友評論
中國文化的味道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