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逛老街賞古井買籺絲

逛老街賞古井買籺絲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得得9

  逛老街賞古井買籺絲

  許明偉

  八月十日,我有幸成為“情滿北侖河”網絡徵文採風團的一員,隨車來到了東興市,參觀了江平鎮交東村、膠東貝丘遺址、江平老街、京族哈亭、屏風雨林公園等景點,對交東村打造“紅樹林+金花茶+貝丘遺址+漁家樂”的生態旅遊品牌十分讚賞,也為交東村的環境優美、生活富裕、和諧自然而高興。然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那古風尚存的江平老街、古井和味道滑爽,香而不膩的京族米粉。

  江平老街始於清末,盛於民國,歷史悠久。是由一條直街和兩條橫街組成,全長200米,現有房間58間,街道兩旁呈近似階梯形狀排列。一八八五年,南海、番禺、順德等地商人在江平設“廣州會館”,法國人建天主教堂,一八八七年成了“南服書院”,一八八八年置江平巡檢司,其時,江平街商家雲集,文人薈萃,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是邊陲重鎮。

  老街歷經百年滄桑,又經修繕,風格尚存,古香古色,愈久彌新。

  走進老街,彷彿走進了歷史的深巷,一種古樸而芳香的氣息撲鼻而來。檐下門前,青石板上,坐着三五成群的老人。或袒胸露乳,或穿馬褂背心,有的在聊天講故事;有的在追尋童趣——下三棋;有的拉絲織網編織未來的生活;還有的在讀書看報忙於“充電”。一派老有所好,老有所樂,悠然自在的生活。街道兩旁間或開着農具雜貨店,賣着牛軛、犁轅、畚箕、扁擔、葵帽等,彷彿在告訴我們,傳統的農耕編織還在延續.....

  引人注目的是那口百年“長壽井”,井邊雕站着一個挑桶壯汗,昂首挺胸。我心生疑問:古時候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外出掙錢,女人在家操持家務,挑水做飯這些家務是女人份內的事,為什麼老街的男人勇當挑夫呢?是不是疼愛女人呀?古井上蓋有亭子,井邊石塊踩得鋥亮,轆繩磨得光滑,我伏井沿往井下看去,黑咕隆咚,什麼也看不見,只覺得有一絲絲涼意,沁人心脾。據說,老街及附近的村民一直以來都飲用古井的水,並健康成長,許多村民長壽百歲,故名“長壽井”。我終於明白,東興為什麼能成為聞名全國的“長壽之鄉”了。

  離開古井,繼續前行,滿街飄香。隔三差兩的門前擺着一攤攤小吃:煎堆、水籺、風吹餅、芋頭糕、紅姑娘番薯......芳香四溢,令人饞涎欲滴。而讓你忍不可忍,非買不可的,當然是可口脆爽、米香濃郁的京族米粉了。

  京族米粉俗稱“籺絲”,是江平“三寶”之一,是一種純生態綠色食品。其做法簡單:將大米浸泡后,用石磨磨成漿,平鋪在蒸鍋蓋上蒸熟,然後上竹架在太陽下晾曬至半干,壓平切絲,捆紮成型后晒乾即成。

  我走進米粉製作坊,屋子擺滿籮筐、米篩、竹架等,有點凌亂。一位中年漢子正猴在井邊淘米。中年婦女站在大鍋邊蒸粉,灶火生得很旺,鍋里霧氣騰騰,女人汗流滿面,蒸粉操作熟練,滿屋飄香。透過窗外,看見一位老者正在屋后空地上翻曬米粉,白了一片天。退出作坊,行至門前,只見年過八旬的老大媽裝粉打秤,忙得不樂亦乎。我問大媽:“生意如何呀?”她笑眯眯的說:“很好很好,供不應求呀。”從老大媽笑眯眯的眼和露出笑歪歪的兩條門牙里,我看到了她生意的興隆,生活的美好,家庭的幸福。據鄰居介紹,這是老街最老最有名的米粉店。同行金刀、情哥、皮兄、千百合等,你一袋我一捆的採購,我也......

  提着沉甸甸的包裹,拖着沉重的腳步走出老街時,耳邊飄過《風吹過橋》那悠揚婉轉的獨弦琴聲。

您正在瀏覽: 逛老街賞古井買籺絲
網友評論
逛老街賞古井買籺絲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