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五台山朝聖

五台山朝聖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pp958

  文/鄭能新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東北部,它雄居雁代,磅礴數州。東臨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西接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北依恆山,南擁中原,方圓約250公里,境內有東、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呈蓮花狀環護,海拔平均高度在3000米左右,其中北台最高,海拔3058米,號稱“華北屋脊”。

  五台山山體高大渾圓,氣勢磅礴恢宏,氣候高寒溫潤,頂無林木,歲積堅冰,是舉世罕見、名揚四海的清涼避暑勝地,同時也是位占鰲頭的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是一座古建築和文化藝術薈萃的寶山,其佛教建築,佛教塑像、雕刻、繪畫,佛教音樂、舞蹈以及無以計數的碑碣、佛塔、佛經、法器等佛教文物,無不閃射着古文化的耀眼光芒!

  帶着心儀已久的夢想,我們來到了五台山。我們一行先乘飛機達到石家莊。然後改乘現代商務車,由石家莊出發,途經井徑、西柏坡、穿過阜平就進入山西境內了。此時,路況與先前大不相同,山地起伏較大,公路也有些崎嶇,遠處的太行山巍峨延伸,崢嶸大氣。可能由於運煤車多負重碾壓的緣故,路上的坑窪多了起來,我們的車速也明顯放慢了。

  沿着盤山公路我們顛簸向前,過了龍泉關,已是午後時分,大家有些疲憊,昏昏然欲睡。導遊從副駕駛的位置上轉過頭來說:“前面就是五台山!”大家精神一下子又提了起來!

  進入五台山後,景色就大不一樣了,滿山褐色,經霜一般。此時道路更加險要,七拐八彎,看着就在眼前,但要繞一個或數個大圈才能上去。回頭望望走過的路,就像一條銀鏈纏繞在褐紅的山坡上,蔚為壯觀。

  沿途,我們看到不少前往五台山朝聖或是還願的佛教徒,順着蜿蜒的山區公路一步一叩,五體投地,那份虔誠,那份艱苦,實在是令人為之動容!

  夜宿台懷鎮。因飯後時間尚早,便信步由韁溜達起來。這是一個山環水繞的秀麗山鎮,鎮上有漢、滿、蒙、藏四個民族雜居。台懷鎮位於五台山的懷抱之中,如果把五台山比作蓮花,那麼它剛好處在蓮蕊位置。台懷鎮北邊有一小峰,人稱靈鷲峰,亦名菩薩頂。據佛教史籍記載,東漢時期,我國佛教最初的傳播人攝摩騰和竺法蘭來到台懷鎮,見今菩薩頂的地理形狀頗似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部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靈鷲峰,因而命名之。佛教徒傳說文殊菩薩曾在峰頂顯靈和說法,所以也稱靈鷲峰為菩薩頂。

  另據佛教史籍記載,台懷鎮中心的大白塔地底下,藏有釋迦牟尼的舍利,因此,信眾如雲,代代景仰。歷代以來,朝廷和佛教信徒紛紛於台懷鎮及其附近修建寺廟,使這裡形成了佛寺鱗次櫛比、寶塔如林的五台山佛教中心區。五台山的佛教寺院,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台懷鎮。現在五台縣共有寺廟四十多所,台懷鎮及其附近就有三十所,一些著名的寺廟大都集中在這裡。

  台懷鎮的東面有一座經常隱沒在雲霧中的小山峰,人稱黛螺頂,亦稱“青峰頂”,以山色青翠故名。山頂有寺原名佛頂庵,清代以後改稱黛螺頂寺。寺內供有“五方文殊”像。這處高約四百米的山峰,是五台山五大台頂的象徵。

  “以五頂山高路遙,有不能盡到者,至此猶至五頂也”。

  這就是說如果朝台的佛教徒體力不支,不能遍臨五個台頂,只要登上黛螺頂朝拜就可以了,因而黛螺頂便稱作“小朝台”。黛螺頂背靠聳入雲端的東台望海峰,下臨流水潺潺的清水河,峰頂古樹參天,景緻絕佳。黛螺頂是朝山佛教徒一定要登臨朝拜的地方。

  台懷鎮是文殊菩薩現靈說法的主要場所,佛經中說文殊菩薩與其眷屬均居住在台懷附近。台懷鎮南一里有一座小山叫梵仙山,山頂有寺名梵仙寺。梵仙山的懸崖之上,有許多人工鑿成的小石洞,據說此乃是文殊菩薩弟子們的居舍。

  台懷鎮是歷代皇帝朝拜五台山的中心,清康熙時,曾於台懷鎮建立了專供朝拜五台山用的行宮一座。行宮位於今塔院寺前,規模宏偉壯麗,佔地約三百畝,當地人稱為“皇城”,現在尚保留有行宮宮門的遺址。為了保護五台山佛教中心區和行宮,在清代,台懷鎮曾設有“巡政廳”和“城守廳”,城守廳配備有馬軍和步兵,其武官為正七品。

  在五台山區,氣候最寒冷的地方是五大台頂之上。其次就數台懷鎮了。台懷鎮海拔1700米,屬於高寒山區,隆冬時節,大雪紛飛,朔風怒號,極端最低氣溫可降至零下42度。就是七月酷暑盛夏,這裡的最高氣溫也只有27度,每當早晚和氣候突變時,甚至要穿棉衣;而當地的老人,一年四季都穿着棉褲。我們到達五台山時,正是晚夏,白天氣溫尚可,早晚溫差確實太大,最低氣溫達到零下十幾度,穿着毛衣還有寒氣入骨的感覺。

  回到賓館已是晚上7點多。經過一天的旅途勞頓,大家有些疲憊,於是大多數人早早地休息了,為的是給明天的行程“充電”。五台山的夜晚非常清涼,我披了件衣服到賓館小賣部淘寶,真的淘到了我這個屬兔人的保護神——文殊菩薩的玉器佩件,不由得喜出望外!這可是我在全國各地都留心而未得到的佛佩啊!真乃不虛此行也!於是,這個夜晚,我有一半時間是在興奮中度過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驅車直達菩薩頂,菩薩頂位於五台山的靈鷲峰上,金碧輝煌,絢麗多彩,具有皇宮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國務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菩薩頂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稱“大文殊院”。菩薩頂極盛時期是在清朝。順治十三年(1656年),將其改為喇嘛廟。此後,康熙皇帝又賜菩薩頂大喇嘛提督印,並命山西全省,其中包括山西巡撫、大同總兵、代州道台,統統向其進貢。這是清廷以黃教懷柔蒙古、西藏的重要政策。清朝皇帝、蒙古諸王公、西藏喇嘛也每每朝禮五台,一般都住菩薩頂,從而樹立了菩薩頂在五台黃廟中的統領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春康熙皇帝敕命“大文殊院改覆琉璃黃瓦”。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裡,只有皇家建築才能覆蓋黃琉璃瓦。菩薩頂覆蓋黃琉璃瓦,反映其地位之崇高,此外,為保護這座具有特殊地位的寺廟,康熙又敕命“於菩薩頂前後山門設官永鎮,把總(正七品武官)一員,馬兵10名,步兵30名,守護香火供器”。菩薩頂寺院參照皇制式營造,殿宇上覆蓋黃綠藍三色琉璃瓦,金碧輝煌,雄冠五台。全寺佔地9100多平方米,有殿堂樓房110多間,布局結構緊湊而富有變化。

  從菩薩頂大照壁仰首上望,108級石台階聳入雲端,十分陡峭,彷彿一架天梯直達霄宮。據說,沿108級石台階步步登高,就把世上108種煩惱踩在腳下了。聳立於石階高處平台上的木牌樓,四柱三門,上下三層,七個樓頭,雄偉而多姿。牌樓中門大匾上,康熙皇帝御筆親題“靈峰勝境”四個鎏金大字,閃爍有光。登上台階,過華麗牌樓,又有一段石階連接山門。此段石階與所有寺院中見到的都不同,垂帶夾着的石階,中間鋪設斜面御路,雕有九龍吸水圖案。九龍翻騰,互相纏繞,真可謂“活龍活現”,與北京故宮御道鋪設如出一轍。

  大雄寶殿面闊三楹,進深二間,大殿四周有石雕迥廊環繞,內供釋迦牟尼、彌陀、藥師佛三佛。我國藏傳佛教的大活佛達賴、班禪,朝拜五台山時都在這裡講經說法。

  文殊菩薩大殿院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筆“五台聖境”四字。文殊殿重建於清朝,歷經寒暑數百年,色澤依然如新。殿脊正中置金碧輝煌的鎏金銅法輪。殿內佛壇上供文殊菩薩騎狻猊彩色泥塑像,東西兩側佛壇上則供十八羅漢塑像。菩薩頂的文殊菩薩殿,是朝山信徒必定參拜之處。漢地佛教徒朝拜時,一般是供奉、焚香和跪拜。蒙藏少數民族佛教徒朝拜時,則行“五體投地禮”。而我們一行諸君大多是在莊嚴肅穆的文殊菩薩面前,默默地履行着心中最崇高最聖潔的大禮!

  文殊殿內有藏族佛教徒供奉的藏畫10多幅,畫面用赤金和五彩石質天然顏料工筆畫成,是藏畫中的珍品。有人還稱文殊殿為“滴水殿”。殿檐台下的石階,有一處隆起,狀似蜂窩,這是由殿檐年久滴水而形成的礦物水垢。當天空睛朗時,該殿仍象古代計時的“滴漏”一樣,隔一定時間滴一滴水。菩薩頂後院放置的大銅鍋全山聞名。厚一點的大銅鍋口面直徑2。04米,深1。15米;薄一點的大銅鍋口面直徑1。68米,深1。1米。在西廊房檐台邊,也置有一大銅鍋,口徑5尺,深4尺,這些銅鍋,過去每年“六月大會”用一次,做齋飯,蒸白面魔王,供所有黃廟喇嘛們集合在一起做佛事活動,跳神鎮魔。臘月初八佛成道日還用一次,放進黃米、綠豆、蓮子、栗子、紅棗、稻米、桃仁、紅糖等,做成“八寶粥”供佛徒會齋。

  菩薩頂一連三進大殿,有前後套院二處。前院為僧舍禪堂,後院是喇嘛住的地方。兩邊堂屋上蓋孔雀藍琉璃瓦,鐘鼓樓頂蓋黃色琉璃瓦,形成強烈色彩對比,非常引人注目。周堂內和後院圓亭內,分別立有高大的漢白玉石碑。碑高6米,四面俱寬1米。二碑均系乾隆御碑,碑身四面分別用漢、蒙、藏、滿四種文字鐫刻。碑文採用詩體形式,抒發了乾隆皇帝朝五台山文殊聖跡的情懷和感受。字體圓潤流暢,結構豐滿雄健,是很珍貴的藝術珍品。

  由菩薩頂向下不過兩三百米即是顯通寺。顯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廟,始建於東漢時期,它是我國最早的佛寺之一。寺院佔地面積約一百二十餘畝,各種建築四百多間,多為明清遺物。排列於中軸線上有七座高大的建築,很有氣勢。顯通寺內的大雄寶殿,重頂飛檐,巍峨寬大,為五台殿宇之最,木雕彩繪,肅穆堂皇。殿內佛像高大,金碧輝煌。五台山的重大法事活動,多在此殿舉行。大雄寶殿後的無量殿又稱無梁殿,是我國磚石建築藝術的傑作。高20米,面寬28米,進深16米,從外面看是七間兩層樓房的歐式建築,殿內卻是三間穹窿頂磚窯,型制奇特,雕飾精細,宏偉壯觀。

  顯通寺的後面有一座高高的殿堂,它是一座用青銅鑄件組裝而成的純粹金屬建築物,人稱“顯通銅殿”。相傳,明朝穆宗駕崩前後,少主年幼無知,皇親李良發動了宮廷政變,接管了江山,就將娘娘李彥妃和少主打人了冷宮,想絕明朝後裔。這少主就是後來的萬曆皇帝。大臣徐彥昭和楊波進入冷宮行讕,李娘娘又氣又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把少主交給了徐、楊二人帶走,讓他們好好撫養。後來少主當了皇帝,懲除了奸臣。為了感謝母恩,就決定在五台山為李娘娘建造一座銅殿。據記載,這座銅殿是明朝名望很高的佛燈和尚奉萬曆皇帝的命令,到顯通寺“傳戒”時建造的。

  銅殿外觀為重檐歇山頂,共分兩層,上層四周各有六面門扇,下層四周各有八面門扇。每面門扇的下端鑄有花卉、松柏、鳥獸等圖案。“龍虎鬥”、“龍鳳配”、“喜鵲登梅”、“玉兔拜瓤”等,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每面門扇的上端都有精細的花卉圖案,形態各異,玲瓏剔透。正面橫樑上的“二龍戲珠”和“雙鳳朝陽”更是活靈活現。第二層的四周,有大約1米高的銅欄杆,其24面門上均有各式圖案。殿內正中有一尊銅鑄文殊坐獅像,造形美麗。殿內四壁上的銅鑄小佛像,琳琅滿目,多達萬尊。殿脊的兩端有銅鑄的似龍非龍的寶瓶,整個銅殿遍漆金粉,光芒四射,金碧輝煌,耀眼奪目。

  朝拜完顯通寺,約上午10時左右,不知不覺隨着人流湧向五爺廟。至五爺廟不過四五百米距離,穿過鎮上小街即是。五爺廟創建於清代,民國年間重修時,增建了殿外前庭,建築古樸宏偉。按說,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龍王的,而五台山為什麼要修龍王殿呢?這要從文殊菩薩向東海龍王巧借歇龍石的神話說起。很古以前,五台山地區並不是清涼勝境,而是酷熱難熬,當地百姓深受其苦,專門為人排憂解難的大智文殊菩薩便從東海龍王那裡巧妙地借來一塊清涼石,從此五台山變得涼爽宜人風調雨順,成為避暑勝地。而這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行雲布雨回來驅暑歇涼之物,當他們發現歇涼寶石被文殊菩薩帶到五台山後,便尾隨而來大鬧五台山,他們用龍尾把五座陡峭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討回清涼石。但文殊菩薩畢竟法力無邊,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龍王,讓他們分別駐守五座台頂。這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專管五台山的行雲播雨。人們為了感激他為五台山地區造福,便為其建殿塑像加以供奉。

  五爺廟是五台山香火最為旺盛的地方。據說,在這裡求財最為靈驗。因而吸引着眾多善男信女,門前的香爐里終日香火不斷,盛時煙霧騰騰,成為台懷鎮一道亮麗的景觀。

  朝完五爺廟,時間尚早,導遊告訴我們鎮海寺也是一座有特色的寺廟,大家興緻嫣然,於是朝鎮海寺奔去。

  鎮海寺位於台懷鎮南邊清水河西側,距台懷鎮10里,海拔1600米。寺院坐落在“二龍戲珠”的風水寶地,左右兩側環繞的山峰,猶如兩條飛龍落下河谷,拱背彎腰,騰挪圍抱;寺院建築在兩山合抱的一個石山嘴上,宛若一顆二龍嬉戲的寶珠。山豁口有蒼勁挺拔的古松若干,走在林間的蹊徑,耳聽颯颯的松風,給人一種靜寞幽深的感覺。

  相傳,鎮海寺對面山底原有一個海眼,海水不時噴涌而出,沖毀田地,淹沒村莊。文殊菩薩為造福黎民百姓,便將一座佛塔置於海眼之上,鎮住了泛濫的海水。後來人們就在這裡建了寺院,稱為鎮海寺,那座塔,就叫鎮海塔。

  鎮海寺主要建築是一重進大殿,殿內兩壁有四大天王,正中供彌勒佛,中殿內有三尊坐佛,背後飾有“靈光”,一色金身;後殿內正中有文殊菩薩塑像,前側又有三尊金身坐像。從中殿西側的小門穿過去有一套院,院內有乾隆51年建造的15世章嘉活佛墓塔。章嘉活佛是藏傳佛教中歷代沿襲的佛位,自清朝康熙皇帝后,被歷代皇帝尊為國師。章嘉活佛墓塔高9米多、狀如藻瓶。塔基八角,每角塑有大力士,基座八面雕有人物圖,並着彩繪。塔腹正中雕有三尊坐佛,另外圍有八尊站像。圓腹之上,立有層層內縮的尖頂。這座塔的造型別緻,雕刻精細華美。

  在鎮海寺,我們在寺里僧人莊嚴誦經儀式中,又完成了一次虔誠的朝拜!也許有人不以為然,但我卻覺得這是一次心靈凈化的過程。佛家倡導的“真、善、忍”那種無私境界,又一次在我心中得到了升華!

  五台山確實是有靈性的,也許是其特殊的高山地質氣象,把一個文殊靈境演繹得撲朔迷離。據說,只要是在風動雲移之時,各式雲朵飄逸漫遊,幻出“雄獅飛天”、“龍騰長空”、“卧佛慈容”等迷人的佛光現象。1994年碧山寺舉行萬人法會,天空上出現了一朵金碧輝煌的蓮花狀祥雲。1998年,七佛寺寶塔開光,天空中又出現了一隻栩栩如生的大鵬金翅鳥。至於文殊佛光更是經常出現,還有不少記者或遊客親自拍下了這些珍貴的鏡頭。

  走進五台山,不僅開闊了胸襟,陶冶了性情,更重要的是凈化了心靈!平日里人世間的那些煩惱,功名利祿的誘惑,不再在我大腦中佔據主導地位,我彷彿覺得自己慢慢融進了佛家境界。五台山朝聖,才使我真正體會到中國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簡介:鄭能新,湖北英山人,曾任英山縣文化館館長、黃岡市群眾藝術館館長,現為黃岡市文聯副主席、黃岡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黃岡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副研究館員。已發表、出版文學作品150餘萬字,有40多篇入選國家級選刊、選本,有40多篇獲獎,有作品被介紹到海外,有多篇作品被選入大、中學生課本,《中國小小說排行榜》榜上有名,曾被20多家報刊雜誌專版宣傳介紹。為湖北省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獲得者。2008年獲湖北省“十佳青年文藝人才”稱號。

  作者單位:湖北省黃岡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郵政編碼:438000

  電話:0713—(辦)

您正在瀏覽: 五台山朝聖
網友評論
五台山朝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