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穿越五台山(原創)

穿越五台山(原創)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在國慶長假滿的前一天,我終於圓滿了一個多年的心愿——穿越了五台山!

  六日早晨,約上兩個要好的朋友,乘車奔向玄風山,車至中途,由於修路影響,不能到達山下,我們便棄車徒步。沿硬化路前行約莫五六里之後,開始向北上山。駐足歇息的時候,隨意望去,都是滿眼的斑斕,色彩豐富重疊,卻不顯堆積的雜亂,隨着山勢的走向,秋色或濃或淡,不管是濃抹還是輕描,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尤其是濃淡的銜接糅合,簡直就是天衣無縫,你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神奇和壯麗。置身於這樣乾淨壯美的秋色畫卷里,你的心靈會得到徹底的濯洗,真正回歸到原始的的自己。

  關山之秋色,以紅黃綠三色為主,紅又分為深紅、淡紅、赭紅、粉紅,黃色以金黃、橘黃為多,綠色除了松樹之外,還有那些比較硬氣的樹種,譬如青?樹,它的葉子會隨着秋霜的漸濃變成火紅色的,可是今年有閏月,氣候暖和,青?樹的葉子依然墨綠。雖然以紅黃綠三色為主,它們相互映襯得自然而恰當,一點兒也不顯單調呆板。生長在關山的我,在常人看來,秋色早已經司空見慣,可是每年的秋天我都要數次走進關山,置身關山的秋色之中,潔凈我的身心,唯有如此,才覺着沒有辜負一年一度的秋色。

  兩個朋友都是喜愛山水之人,多年一起觀賞關山秋色的夥伴,每次進山都有不同的感受。

  沿着北面的山坡緩緩而上,由於向陽,風頭強勁,北面山坡上的草都已經枯黃,衰草遍野,落葉松連綿成一幅碩大的金黃畫卷,間或夾雜着一簇兩簇的紅色或綠色,紅色是酸梨樹的葉子,綠色的是關山鬆了。天空高遠,碧藍如洗,沒有一縷雲痕。偶爾有一隻兩隻雕在盤旋,搜尋着獵物。我們走的是牛道,雖然陡仄,卻少了衰草的羈絆,行走起來順當多了。

  中午十二點多,我們走到了一塊有上百畝地的草灘,此時已經是海拔兩千多米了,對面的玄風山已經明顯低於我們,在關山之巔,能夠有這麼一塊平坦碩大的草灘,不能不說是個奇迹。突然間我們看到了數頭牛,接着又看到了一個人向我們走來。一路走來三個多小時了,這是我們見到的第一個人。待那人走近一問,原來是山下牛舌堡的人,在山上放牛,下山回家取吃的東西。我問牛晚上趕回去嗎?他說不回去的,路太遠了。一想也是的,從牛舌堡到這裡少說也有五六十里路,牛走上恐怕得一整天呢!我又問這個草坪叫啥地方,他說叫上馬台,想再問緣何叫這個名字,他卻忙着走了。

  再往上走了五十米左右,果然看到了更多的牛和牛們晚上住宿的場地,大概有兩個籃球場那麼大的一塊平地,被牛們踩踏地平整光滑寸草不生,就在牛們睡覺的地方不遠,有兩處澇池,水清澈見底,又令我們驚奇了一陣。我們在上馬台的山坡上歇緩,開始吃饃饃喝水,算做午飯。此時此刻,萬山肅立,山高人為峰,秋陽暖而不燥,秋風涼而不寒,仰躺在山坡上,看着吃飽了靜卧的牛群,盡染的層林,恢宏的秋色,一霎時我們都靜默無語,生怕一點點聲音都會影響了這潔凈美麗的藍天和秋色。漸漸地我進入假寐狀態。“我們不如牛啊!你看這些牛吃青草飲山泉,靜卧觀秋色,行走自悠然,而我們一生碌碌,吃地溝油和毒大米,喝污染了的水,到後來,各種古怪的病症發生,受盡磨難。”朋友的一聲嘆息飄進我的耳膜。“做牛也不美,難逃刀下死。”另一朋友接了話茬。“早死早輪迴啊,還是比人好!”他倆辯論了起來。我坐起身,哈哈一笑,大聲吼了一嗓子,剎那間山崖響應,群山回聲,令人精神大振,我們繼續向山頂攀爬。

  午後三點,經過五個多小時的跋涉,我們終於登上了華亭境內的關山最高峰——海拔兩千七百多米的五台山!

  五台山頂數百畝地範圍內沒有樹木,唯有遍地衰草在大風裡起伏,山頂有一塊巨石,三間房子大小,狀似蛤蟆,這就是有名的蛤蟆石。除此之外,山頂遍布巨石,多是長方形的大石頭,長約二十來米,寬約八九米,一米來厚,石上遍生苔蘚,因為缺少雨水的滋潤,變得黑魆魆的。我們思考探討了老半天也沒能想出這些石頭從哪裡來,最終只好說是從天下掉下來的,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不明白。由於海拔高,山風勁烈,吹得人耳膜“嗡嗡”作響,鼻涕長流,一個穿得單薄的朋友直打哆嗦。我們急忙找了一個背風的地方休息。

  站在五台山頂,極目遠眺,風景如畫,恢宏壯闊,群峰俯首膜拜,白雲頭頂遮涼,山風拭汗,愜意無比,心胸霎時開闊,一切榮辱是非皆拋在九霄雲外,唯有豪氣在胸中氤氳。

  我們三人坐在一塊巨石之上,留下了我們征服五台山的記錄之後,沿着林中跑山人踩出的毛路開始下山。一個半小時之後,我們到了車場溝的陳會長家。由於以前多次去過車場溝,拜謁過白雲菩薩廟,就認識了看廟的陳會長,我們算是熟人了,每次到了車場溝,都少不了打擾他們。其實我們在下山的途中,就給老陳打了電話,告訴他我們一行三人。到了老陳家稍事寒喧,老婆婆已經端來了揪面片。為了招呼我們,老婆婆在飯里特意放了臊子,還和了洋芋,很是可口。每人一氣子咥了兩大碗面片,渾身一下子又有了精神。此時夕陽已經枕山,倦鳥準備歸巢,我們告別了樸實的老陳夫婦,又得回到滾滾的紅塵中去了。

  這是甲午年深秋的游事,同游者金梟、曹根勤、劉傑,我們徒步六十多華里,歷經八個多小時,我們終於完成了玄風山——五台山——車場溝的穿越,圓滿了多年的一個心愿。

您正在瀏覽: 穿越五台山(原創)
網友評論
穿越五台山(原創)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