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覲五台山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pp958
華北屋脊!五台山!
不必提及年齡,那是遙遠的遙遠……
也許是造物主情有獨鍾,五座峰台,五朵蓮花,註定是為佛所盛開……
絲綢古道,漫天塵煙,白馬馱經天竺歸來,奔馳的蹄聲,驚醒了河洛,亦驚醒了五台酣睡沉寂的夢。
夕陽西墜,霞光泛金,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從洛陽白馬寺風塵僕僕趕來,佇立在菩薩頂的空曠中,東觀望海峰,雲蒸霧罩,白雲飄浮;南看錦銹峰,青巒碧翠,生機茸茸;西眺掛月峰,架雲采月,奇中見險;北望葉斗峰,高聳挺立,直指藍天;仰看翠岩峰,松如華蓋,峻秀偉岸。東南西北中,五峰聳峙,氣勢非凡。
好一座聖山,雲里霧裡似曾相識,細看這五台山就是釋迦牟尼修行的靈鷲山。此山此景,讓兩位僧人都同時感受到一股熱流自腹中直衝天庭。佛祖說有數千萬佛所,有恆河沙那麼多的佛世界。跨越時間和空間、印度恆河與華夏震旦,五台山與靈鷲山,相識就在這一恍然之間。
一炷香,點燃了東漢的風,漫過南北兩朝,抵達盛唐的台頂。從此,禪歌如穗,佛語驚心,檀香千炷,盡山廟宇,繞着靈鷲的神思,西域的夢境。文殊菩薩來了,帶着東海的清涼石來了,佛手輕揚,從此清涼世界愈清涼!
一處明凈的風景,需要你匆匆趕赴;一段似水的韶光,不能將之淡然辜負。就這樣一路逶迤行走,行走在世間明媚的風光里,於歷史縱深的長廊中,拾揀煙雲散落的片段。走過水復又山重,看盡煙雨又落紅,那峻峭的峰巒,清涼的五台就是此時要覓尋的影蹤。在這萬法天然的禪境中,靈魂的煙火明滅無窮,任由你攜帶怎樣肆意磅礴的思緒而來,只要踏進這方叫五台的聖地,風雲萬端也會變得平靜從容。五台山,我懷着一顆塵俗的叛逆之心來了……
【晨曦斑斕映東台】
東台是至美的,因為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東台是至靜的,因為清晨的第一聲佛鐘……
當晨曦用時差點燃東台的每一座山頭,每一處陰暗,彩靄齊山頭,沉魚落半腰,雲深不知處,恍若仙境游。我的心開始湧起暖意,如初戀時第一次靠近戀人的肩膀,顫慄而驚慌,努力控制目光,賞視初陽移影每一處面東的山坡,驅趕着飛雲流霧。一抹紫紅色的朝暉,像綻開的紅玫瑰,把飄蕩着輕紗般薄霧的林蔭映得通紅。廟宇的殿堂樓閣漸漸地從紗帳里顯現在金色的霞光里,如此安詳寧靜……沉寂的山崗,優美的曲線,微亮的天光,映着觀瞻雲海人群的身影,五台最美的風景,我心中絕美的畫面。
信步閑庭,登上東台大殿,突感其輝煌致極,所有墨翰詩跡都因陽光而生輝,紅色的佛柱,藍色的底調,黃色的幡帶,白色的雕刻……都鍍上了貴氣的金色。此時,五台第一聲佛鐘響起,霎時衝擊耳鼓,震撼靈魂,悠揚的鐘聲在寂靜的五台山迴響,顯得多麼的悅耳。我竟無法在龐大的漢字庫里找到最合適的詞來描述。不是“當”,也不是“咚”,而是一個複合的聲音,一種過渡的顫音。這清楚渾厚的鐘聲,充盈耳鼓,傳向梵宇,散向四面八方……鐘鼓道志,鐘磬清心。我的心也隨着鐘聲而顫動,而寧靜,而深沉,而喜悅,而又生怕腳下沙礫與腳底的磨擦聲,擾亂東台晨鐘的節奏……鐘聲穿越雲空,讓睡着與醒着的人們,把所有的耳朵打開,把所有的心打開,把所有的隔膜與迷茫打開,把所有的記憶與憧憬打開,把所有的祝福與問候打開,把所有的快樂與真誠打開……
東台是令人留戀的,東台是需要記憶的,我想無論多少年,它所印刻的美麗都不會隨年月老去,它所給予的溫暖都不會在心底抹去。
【屋脊高聳擎北台】
對北台的敬畏,是因為它的3085米海拔,更因為它享有的“華北屋脊”的稱號。
看着五台的山,想到了粗獷豪放的北方男人,坦然自若,肆意展露,無論才高八斗,還是力蓋山河,總會毫不掩飾地讓你直接地見識到,感受到,欣賞到。
從東台可以隱約仰見北台之顛,高聳入雲,一條裙帶式的波紋路非常清晰地顯現在我們的眼前,直通北台。看着那條天路,我突然間覺得自已如若可以徒步至北台頂,那是一種怎樣的幸福。想像在那條精緻的天路上,可以輕袖漫舞,如仙人樣揮灑自如地輪迴向高處移,而後飽覽每一座山峰的形態,且可極目眾山小,這是何等樂事!很多人對幸福所註釋的含義確實不一,而我覺得可以憑着自己的雙腳去丈量北台之巔,用平和虔誠的朝聖心去感悟神靈的佛語,是種常人沒有的幸福。所以每每看到從北台下來車輛里的佛徒向我問好,向我揮手示意時,我的笑容是自信而燦爛的,也許他們在為我們對佛的誠意而感動,而我卻在為自己的信念而自豪。活着是一種責任,行走是一種方式。一個人選擇怎樣的方式行走,並非是自由的,只有心智異稟,四肢健全的人才會選擇這種徒步的方式,很多不選擇這種方式行走的人,也許永遠無法理解那種無形的執著和堅持,其實途步是一種自我的抗爭與挑戰,是一個腳步與心靈磨合的過程。
從東台下,在清涼勝地牌坊左拐,就是向北台攀升的道路。通向北台的路,青石以磚切狀鋪設,雖系人為所至,少自然天成,也沒有古老和記憶,但其粗礪泛青的原始拼花,頗具古樸典雅之風,於是在踏上它的那一刻,我已開始喜歡它,打量它,觸摸它。喜歡有時是種莫名的衝動,如伏縶在心底的魔獸,竄騰出來時連自己都毫無防備,喜歡任何事物,有時確實沒有任何理由。也許我只喜歡北台路面的縫隙間切,那種可以讓青石伸縮自由的微距;也許我只喜歡登山杖敲擊路面時發出的靜而幽遠的回聲;也許我只喜歡站上路面就可以清晰看到鵝色山丘中雜草手舞足蹈的俏皮模樣;也許我只喜歡它可以讓我到達北台頂峰……
路面不寬,可容雙車交換,路邊有厚實的安全水泥礅,如若走累,不必相扶相持,可以或靠或坐在水泥礅上,因路為上坡下崖的緣故,所以靠着它,可以避免凜冽無比的山風侵襲;坐着它,更是可以俯瞰群峰崖壁的磅礴氣勢,平視可見山脈褐色脊樑的逶迤起伏,仰視自然能見到卻很難到達的北台頂峰。
北台之旅,我沒有崩潰,一路上我心與佛相合。佛告訴我,能走路,特別是可以用自己的腳走路,是一種福份,是上天的恩賜,必須珍惜且珍惜所有與你同行的人;佛還說,人生沒有回頭路,一出生就得面臨死亡,所以面對一切磨難,必須坦然以處之;佛還說,每條路都有盡頭,如若那路沒有了盡頭,那就選擇與青山同齡,與長河同歲,與天同高,與地共枕吧。佛是這樣說的,而我也是這樣想的。我們是凡人,在叩不開佛門的俗世里,只能對所有與佛相關的圖騰物仰視。我們是俗人,在放不下紅塵里榮耀時,只能站在空門之外徘徊。北台是需要仰視的,無論是在踏上它,還是離開它的任何時候……
【雕樑畫棟秀中台】
從北台到中台的路,不算太長,以平緩下坡為主,因為北台高度為五台之最,隨着海拔的下降,自然下行為主。
在下行途中,沿途總能看到一些佛教徒用心堆積起來的大小瑪呢堆,那些不說話的石頭,裝滿了佛徒們美好的願望和祈盼。看着那些大小不一無聲無語的石塊,心裡總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是否這空曠的天地能容下這些美好的祈盼?是否佛常會來瑪呢堆里聽人們訴說人間疾苦和心愿?是否那些堆積了瑪呢堆的人,還走在來時的路上惦記自己的所求?所有空寂的魂靈,總願意寄希望於別樣的物體。人是空靈的生物,進化是必然規律,而追求純樸,回歸自然卻也是事實。自從盤古開天地以來,炎黃子孫就創造了許多精美的神話,來表達了人們對德行的執著,對原始美的渴望。在我眼中,這些壘積起來的瑪呢堆,已因為佛徒的誠意而富有靈性了,它們已不是石頭,而是佛徒們種下的夢想。他們用虔誠感動佛意,他們渴盼着有一天,法量無邊的佛會把那些他們的夢想變成現實。我也相信,總有一天,那些石頭真的會開花,就開在佛徒們的心裡。
中台,是華麗的,無論其外表還是內在都絢爛無比。繁密的山林總是適合隱藏幽靜的廟宇古剎,你徜徉在其間,恍惚的意境讓你分不清是雲霧還是煙火。穿過楓林,邁過雲梯,一座座殿宇樓台坐落在白雲深處,讓你看完此處的氣象萬千,又看彼處的風物超然。歷經幾千年的五台山,寓藏的古剎也極為深厚顯赫。那百座寺廟悠然散淡地鑲嵌在五台山,使五颱風景充盈着禪意的芬芳,每一座寺廟被無數高僧的故事豐潤着,他們用世情超越個人境遇,借佛法普度天下蒼生。走進不同的廟宇,無論是靈性搖曳的青燈,還是韻味深長的經卷,它們都含蓄又潔凈地存在,菩提可以丈量人生百態,明鏡可以照見世間疾苦。佛法本是一種超凡意境,倘若你悟懂了其間的精深絕妙,在人生如流的風景里,他可以讓已經老去的再度年輕,讓不能回頭的再度重來。
中台大雄寶殿前的大前台,竟空曠得會讓人有想三步九叩的衝動,雄壯兩詞相用也不為之過,且亭台雕欄玉砌,古塔怪狀靈異,殿堂朱漆紅柱,巾幡色彩斑斕,佛鐘厚重亮澤,佛像披珠帶霞……我不由自主地向佛祈求千年夙願,如若有千年輪迴之說,就求佛讓我還成今生這樣的男子,願千年後仍能筆墨含情,琴聲當歌,留守高山澗水間,與世無爭,在天地蔥綠中獨留一抹幽香。輕壘石塊,賦之靈魂,讓它就在中台佛前站上幾百年,訴我心語,盡我心意,隨我心愿吧。
【清修禪心寄西台】
西台,沒有東台的輝煌,沒有北台的氣勢,沒有中台的華美,西台只有清修的僧人,清貧如洗的禪食堂,西台只有陳舊破爛在寒風中抖擻的禪房,但是西台是最讓我留戀,最讓我無法忘懷的地方。
西台是清寂的,苦寒的。踏上西台頂,心特別的靜。西台質樸平實,與浮躁無關。莊重的白塔,西台最高點,白塔邊上經幡在靜空下飄舞翻飛,我衝動得想聽經幡吟誦經文。站在那裡,靜得都不知道是風在動,幡在動,還是自己的心在動?在西台,哪怕一個人躺在巾幡飄然的瑪呢堆邊,也不會寂寞。在西台,哪怕一個人站在山崖削落的風口很久,也不會孤單。西台是個讓我不由自主喜歡的地方,它讓我變得異常靈動。
在通往西台的路上碰到一個磕等身長頭的和尚,他提着竹籃,竹籃中有礦泉水、煙火等物,衣服補丁累累,光腳,腳趾已磨破,纏着紗布。他每走三步磕一個等身長頭,起身時,額頭和鼻子上的灰塵便撲簌簌往下掉,旁邊商店的人喊:這是個苦行僧,請供養他!和尚說,謝謝,不要,不要。路人聽了,益發起恭敬心,紛紛給他竹籃中投幣。他是我在五台山見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僧人,也是五台留給我最深的印象。
西台,沒有讓我失望,它讓我懂得清修是一種靜態的生活,一種不被打擾幾近靜止的生存的方式,所有在清修的人,他們都是超凡脫俗,與世無爭,紅塵紛爭似乎與他們無關。在他們心裡只要心是暖的,不穿衣也會暖的。我豁然明白了:這不是一個人的五台,這是眾生的五台;這不是一個人的歸宿,是眾生的歸宿。
【別情依依辭南台】
站在南台,回望五台山,當年煌煌的盛唐在歷史蒼煙中消散。於帝王杯中看消瘦的江山,一種醒世的蒼涼滑落在你的心間。儘管如今的五台山,沒有大唐的繁盛,可依舊山寺林立,僧侶如雲。在這山清水涼的風景中,禪思的燭火一直在搖曳,佛前的經唄一直在聆唱,並不會因為朝代的更替而無聲熄滅,亦不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驟然疲憊。只要你帶着心來,就可以看到,那麼多的廟宇在老去的竹風裡骨肉豐盈,那麼多的香火在清涼的光陰里粲然熠熠。生命原本就是此消彼長,當你抬眉遠眺,群山之間那輪冉冉升起的紅日,已然再現盛世輝煌,王者風流。
五台山的奇峰靈崖隨處皆是,有意無意間,總能與這些峰巒邂逅,自然的奇麗會將你的思想漂洗得風姿萬種。彷彿每一處峰迴路轉,就是一道柳暗花明,那明凈的自然風光,厚重的歷史底蘊,深刻的佛學禪理,又將你的心境滋養得通透溫潤。更有五峰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巍峨聳立,峰頂平坦如台,五台之名也因此由來。置身五頂勝境,看煙光凝翠,明霞似錦,看霧靄浮雲,峰巒墜月,讓你臨高處而不知寒涼,處幻境而不覺虛渺。因為每一片打身邊經過的雲彩,每一縷拂過衣襟的清風,都在告訴你,你在五台,你在大佛的腳下,你曾經錯過的故事都被寄存在流淌的光陰里。你來到五台,站在頂峰,從雲聚到雲散,從花開到花合,直至煙霞染醉了黃昏,明月照亮了夜空,迷離的夢依然醒着。
是誰,讓夢境,有着空靈的明凈;讓夢境,有着禪意的清醒。又是誰,讓得到,有着閑雅的淡定,讓失去,有着智性的平和。五台山,會給你靈魂棲息,卻不會將你生命囚禁,你以過客的方式走來,同樣會以過客的方式離去。沒有多情的糾纏,無須溫暖的感動,只是一段禪佛的光陰,在人生花開的陌上,夢醒了,清涼,如水……
相關範文
- ·五台心游-記五台山旅遊
- ·山西五台山導遊詞
- ·五台山導遊詞
- ·游小五台山記
- ·《小重山-昨夜木魚伴夢醒》-五台山旅
- ·在五台山“剃度”
- ·重上五台山隨想 《五》
- ·五台山朝聖
- ·五台山下看風景
- ·重上五台山隨想《六》
- ·雪霽五台山
- ·游佛教聖地——五台山
- ·穿越五台山(原創)
- ·缺鈣水滸之魯智深五台山上耍酒瘋
- ·朝覲
- ·《風雲人物》五台縣游擊隊長韓七海
- ·《風雲人物》田澤仁五台抗日勇士
- ·《五台驕子》煤礦巷道“守護神”康紅普
- ·登頂小五台穿越五道梁
- ·讀徐霞客《游五台日記》的感悟
- ·雲台山導遊詞
- ·瑤台山
- ·雲台山遊記之茱萸峰
- ·雲台山
- ·雲台山景點之竹林七賢
- ·葫蘆河畔——金色童年之烽台山
- ·九台山散記
- ·游雲台山記
- ·雲台山
- ·漢俳(七首)- 大荒助游雲台山
- ·雲台山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