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雜文 > 沙朗撈塌坎第三分卷民風、民俗3

沙朗撈塌坎第三分卷民風、民俗3

手機:M版  分類:雜文  編輯:pp958

  3,沙朗人家制鹹菜、乾菜、霉乾菜

  沙朗人是從四面八方來的,每每後面的人到來時,在四野里全是海(沙朗人稱揚子江叫海)的幾十個沙頭上,早就有人住着了。後來的人,自然是首先向原居民學習,如何在四野茫茫大海中的沙頭上求生存的法路。其中,以豐補欠,將收到的蔬菜製成鹹菜、乾菜,以防冬荒、春荒,以防冷不丁來了個洪澇,人不至於餓死的竅門,這些法路是新來的居民們最高興學、也是最快學到手的本領。

  對沙朗人在制鹹菜、乾菜中,充分利用沙浪的自然氣候條件,充分發揮發霉、黴菌對人類有益的作用,讓加工製作的鹹菜、乾菜更鮮潔美味、更青嫩水凌,且令新到者驚嘆不已,特別是一種常陰沙人稱之謂鹽(咸)齏的細干腌菜。更是叫他們拍案叫絕!

  中國地大物博,各有特色的地域人都發明出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其中,充分利用各自地域的自然氣候條件,讓發霉、黴菌來為自己地域的飲食文化增光加彩的不乏有人,如皖南人做毛豆腐、淮北人做豆腐、臭豆腐、乳腐、崇明人帶來了從上海傳來的浙江紹興人做霉乾菜、臭豆腐、乳腐的各種發霉、靠黴菌來增加家制食品美味、鮮嫩的套路、法門(技術),讓沙朗人原來就有的這些套路、法門(技術),就更加豐富,更加博大精深、更加成熟了!

  也就形成了沙朗人自己飲食文化的獨特特色:這就是在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生活中,充分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最大限度的去享用大自然賜與沙朗人的天然財富,讓自己吃的最普通的青菜、羅卜,靠發霉,靠各種對人有益的黴菌,加工成人間最美味、最鮮嫩的的食品!讓自己清苦的生活有知有味,讓自己更有信心去面對大風、大浪、大水、大潮的考驗,更有信心去戰勝自然災害!

  沙朗人家制鹹菜有水踏腌菜、干腌菜二類。也是沙朗人地域飲食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謝的奇葩。

  水踏腌菜進九就可腌制,主料是大青菜,以白梗、寬梗、大葉江北青為最優。準備一隻高腰大陶缸(要能盛幾石到十多石水的大高腰腌菜缸)。將青菜成批一次性收下,整棵放在場頭暴晒,待葉子篤下,拍打掉干泥粒,洗凈后再放在蘆葦曬簾上略曬一晒乾。用鹽抹過青菜,在大缸里結實排放二棵菜厚,灑上一層鹽,人赤足菜上反覆踩踏,直到青菜出水,就這樣一層層的將青菜踏實在缸里,以鹽水不溢出缸口為限,放上一隻竹編園蓋,壓在菜上,上壓上百斤石頭。人口多的佃農家,要做二、三大缸。有長工的大地主家,要腌十來缸。

  待缸中菜發酵,缸口鹽水泛出乳白色白沫,青菜葉子變成嫩翠黃色,水踏腌菜即可食用。生吃也很可口。農家孩子沒有零食吃,母親哄小孩,就采腌菜菜心,用開水一衝洗,給孩子吃。一般是將水踏腌菜洗凈切細后,將蔥花、生薑絲、碎蒜、辣椒絲在少許熱油鍋中暴一下后,再倒入腌菜暴炒,再噴上老白酒,適當加點白糖,噴香撲鼻,作為冬春農家主要下飯菜。

  因氣候原因,沙朗腌制的這種水踏腌菜,不易發酸,一直要到過年前後,才會有一點點酸,更好上口,這時的菜梗,切成絲,在炒肉(豬、牛、羊)絲、片,炒腰花、炒豬肝,炒雞丁中放入少許,將菜葉燒制酸菜鰱魚頭白湯,加上用沙朗特有的老白酒一噴,這幾種菜絕對是沙朗名菜,亨譽三蘇。

  沙朗人用同樣方法,可腌制大蒜頭、黃、白羅卜、萵苣筍、黃芽菜葉榜、大頭菜等。因量少,容器小,用手壓制。其中黃芽菜葉榜不能放久。大頭菜熟后,還有些麻嘴,取出晒乾后,再放入麩皮醬中腌製成醬大頭菜,不會再麻嘴,很受沙朗人喜歡。

  干腌菜的主料是芥菜,以雪裡蕻芥菜做的干腌菜為最優。一般在芥菜正要抽芯前收下,先暴晒幾個太陽,拍打掉泥粒,再細細洗凈,再晒乾、曬透,用薄菜刀細細切細,涼在盤籃里,當用手捏緊,細菜已不成團,可按要求均勻灑拌鹽,看各人吃口,可摻入大頭菜細絲、紅辣椒細絲,用專門做干腌菜的腌菜罐子(沙朗人叫糰子),可裝五斤到十斤水的幾種無頸收口有翻邊的小罐。將拌好的細碎乾菜,一層層塞實在這種腌菜罐子里,要家裡的強勞力,用扁擔的硬薄頭子,用大力,分層把細碎乾菜塞實,直到滲出鹽水,把鹽水揩抹乾凈,用竹片做的封口蓋,硬嵌入小罐收口內,一定要撐壓嵌結實,口上塞復上乾淨細白布,用毛竹竹殼封口,用細麻繩將竹殼捆死在小罐口上翻邊內口裡,原則上竹殼和竹片蓋之間不能有空隙,用細白布填實。將腌菜罐倒扣在淺口陶盆上,陶盆放上淸水,水要淹沒罐口的翻邊上。家主婆每天注意水位,一淺就加水。

  滿一月,即可開罐食用,此干腌菜顏色嫩黃,鮮潔脆爽,有一股特有的香味,常陰沙人就冠以“鹽齏”之美名。齏和雞諧音,吃鹽齏就如吃咸雞那樣美味可口。任何人一聞這香味,食慾定會劇增。開罐可馬上食用,拌點麻油、少許砂糖,絕對美味。用熱油鍋炒一炒,可食用數天。做湯料尤佳,蠶豆瓣鹽齏湯,打上一隻雞蛋,或切上幾片豆腐,點上麻油、少許砂糖,定是款待老親的好菜。可用鹽齏炒燒各種肉類、蔬菜。尤以炒青蠶頭肉為最有名,可上高檔酒席。常陰沙有句名言:三天不吃鹽齏湯,腳股郎里酥夯夯!可見這叫鹽齏的干腌菜,對沙朗人是何等重要。

  但此干腌菜(鹽齏)開罐后,不能久放,一月內必要食完,否則香味散,腌菜軟爛,只好晒成乾菜,因無腌菜的特有香味,吃口大打折扣。所以制這種鹽齏的罐子(沙浪人叫糰子)最大的最多能裝二十斤水,一開團,一是馬上分給親朋一起食用,一是馬上拿到早市上去出售。價錢不會錯。

  雖這種干腌菜(鹽齏)能從春做到秋,好做好幾個月,其中白露前後做的最好吃,但有了開罐后不可放長時間的缺點,開罐后,只有半月二十天內非常好吃,加上嫩青蠶頭肉也就一個月有產,所以物以稀為貴,正宗“鹽齏炒青蠶豆瓣肉”,噴上沙朗特產老白酒,這是時鮮菜,自然名貴非凡,為沙朗人春天吃“青頭”時的“素三鮮”之一。

  用此方法可腌制白羅卜干,紅羅卜干、萵苣荀干、竹筍乾等,開罐后都可晒乾,吃好很長時間,奇怪的是白羅卜乾的香味不變。

  沙朗人家制的乾菜也有白水乾菜、霉乾菜二類。

  白水乾菜,就是將洗凈的蔬菜瀝干,在白開水裡一竄,撈起后晒乾曬透,吃時用溫水一泡,菜還是嫩爽可口。制白水乾菜的主料,主要是各種青菜、長豇豆、秧草頭、嫰竹筍。沙朗人喜歡用秧草頭做餡,吃餛飩、糰子,但嫩草頭最多二十天內有產,製成白水乾菜后,一年到頭可以用秧草頭做餛飩吃。沙浪人用長豇頭干燒的紅燒肉,非常受人歡迎的。

  做霉乾菜,主要用青菜,嫰竹筍也好做霉干筍。做霉乾菜一定是在梅里。菜用開水竄過後,略曬一曬,瀝去浮水,一定干度,但不幹透,放在不通風的房內,掛在繩上,分散涼開,待菜顏色霉變成醬黃色,即晒乾。霉乾菜有其獨特的口感和香味,燒紅燒肉尤其能發揮他的特殊香味作用,為天下名菜。加上能製作霉乾菜的時間較短,且過程控制很有講究和技術,固產量低。所以,霉乾菜燒紅燒肉更享譽海內外。

您正在瀏覽: 沙朗撈塌坎第三分卷民風、民俗3
網友評論
沙朗撈塌坎第三分卷民風、民俗3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