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散文欣賞 > 父女兩地書(47)

父女兩地書(47)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小景

  嫻兒;你學校網線修復的時間真慢,害得我們父女交流暫停這麼多天,我等不及你的回信了,今天把最近發給你的短信做一次深度的歸納和文字總結。

  上月到清華的學習収獲,我己開始在空間里整理出四篇日誌,但這次學習對我衝擊最大的"用經濟學的眼光來看問題"和``傳統媒體今後怎麼辦"這兩大主題,一直不敢動筆,——還在消化,還在淸理,還在整合……

  這也是一種巧合,因所謂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需要,我所在的單位與電台最近合二為一成``黔西南廣播電視台``,由於單位的升格和人事的變動,在電視台工作了多年的我和幾位"老同志"被組織"邊緣化"了————沒職沒位了——雖然這一切也許都在我們的預料中,但當"火"落在"腳背"上,還是"燙"人的喲!

  "我們要用社會學的頭腦想世界,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問題"!

  清華大學培訓時沒有理解消化的知識,就在這一巧合的事變當中,頓悟了!

  "我們真的被麻醉了!真的被社會學的普世價值觀迷惑了``!

  淸華的教授說:

  ——經濟學缷下人們頭上浪漫的生活光環,讓人們走出虛幻的精神聖殿,走進柴米油鹽,走進利益紛爭。

  ————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時,畫家看到的是繽紛絢麗的色彩,音樂家聽到的是美輪美奐的音樂,然而在經濟學家的心中,或許沒有這麼浪漫,他們看到的是一個更趨於真實的世界。紅塵浮世,人間冷暖,成敗得失,背後都有一股利益暗流的涌動,這個利益不僅是物質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感情利益,更有許多日常選擇面臨抉擇的智慧。

  ——經濟學是一種方法,但不是教條,它是一種心靈的輔助設備,一種思考方法,幫助人們得出結論,這裡,最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教條”。首要任務不是記住答案,而是學會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懂得如何在社會的框架下進行思考。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並不是記住明確的規則,而是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並最終改進這些規則。

  ——-經濟學又有助於我們懂得人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觀,處理好和周圍人群的關係,懂得個人的社會責任。學好經濟學不但自己享受人生,同時也能幫助別人享受人生;懂得怎樣賺錢,怎樣花錢,要做錢的主人,不做錢的奴隸……。

  嫻兒,你要吸取我們的教訓,雖然你目前所學習的也是社會學和人文學的範疇,但今後要擴大自已的學習面,要學習經濟學————你所在的工商學院是以經濟學為主導的大學,選修經濟學方便。我在這信中想給嫻兒介紹的就是聽課中最有趣的八十二歲楊掁林娶二十八歲翁帆而引發的經濟學思考:

  婚姻經濟學,是一門很值得玩味的學科,它既有現實性又有學術性。

  所謂現實性,是指生活在現實世界的人們誰也無法迴避這一現實問題,只是“人在廬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

  所謂學術性,是指在經濟學的領域內,它涉及制度經濟學,如婚姻制度的歷史變遷、路徑依賴、制度設計、制度安排、制度約束等;它涉及產權經濟學,如家庭成員的產權界定、財產關係,財產繼承、產權分割等;它還與企業理論有關,如家庭經營、夫妻老婆店、家族企業、分工協作、資產重組、優化組合、股份合作、邊際分析、婚姻與市場等。老師說對此學的興趣也是被迫無奈,而“逼上梁山”的。

  一.婚姻原則:郎才(財)女貌。

  依照經濟學的假設,人都是理性的經濟人,無不在追求自身利益和偏好函數的最大化、最優化。在此前提條件下,大公無私、為他人謀利等等,均為無稽之談。

  錢鍾書先生曾說:“對於老科學家,有二種解讀:一是老的科學家,二是老科學的家”。至於楊先生屬於那一種老科學家,姑且存疑,故存而不論。但對於翁女老爸所稱:“女兒此舉,是為科學獻身”。不敢苟同。此言有過去的民女進宮,是為龍種獻身之嫌。嫁了就嫁了,??此舉純屬個人選擇,各取所需,優勢互補,與科學事業無關。如果真要獻身於科學事業,難道只有嫁人的華山一道?

  ?應該說,情感是婚姻的基礎條件,但絕非充分條件。“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林妹妹決不會愛上的焦大的”。領袖、名人肺腑之言,可謂刻骨銘心,發人深思,假如楊先生不是大名鼎鼎的諾獎獲得者,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的科技工作者,想必我們的翁妹妹是不會愛上他,甚至嫁給他的。難道只有老科學家才有科學事業?才有七情六慾?而老科技工作者就絲毫沒有?沒聽說過富翁們有因“強姦罪”或“猥褻罪”而被指控或起訴的吧。“有錢能使鬼推磨”,所以,郎才(財)女貌,乃是“黃金法則“。

  二.婚姻公式:1+1>;;2,力求雙贏。

  ?婚姻,是男女之間依照法律制度,市場規律而進行的一種交易行為;是男女各方在追求函數偏好與效用價值最大化過程中的一種選擇。“你選擇了我,我選擇了你;這是我們共同的選擇”。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各取所需,各得其所,1+1>;;2,共同開創雙贏的局面,乃是最為理想的婚姻境界。對雙方當事人來講,這個婚姻是一個最佳選擇。雙方都的最大受益者。既不偉大,也不渺小,就像經濟學原理和假設一樣。

  三.婚姻心態:拋還是收?是破產還是發財?

  在年齡和事業的二維坐標中,能取得某一最佳點是至關重要的,為取得婚姻邊際效益的最大化,人只能見機行事。但對男人來說,選擇一種婚姻是一生中最大的風險投資呀。而對女人來說,選男人如同選績優股,搞不好砸在手裡,而每拋一次,貶值的不只是股價,還有女人自身。而對於垃圾股之類的男人,女人們是寧死不屈的。

  一般來說,男人往往是家庭經濟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男人離一次婚,就破一次產;女人離一次婚,就發一筆材;這就是婚姻市場的價值規律。這也是當今婚姻制度的神聖不可侵犯的清規戒律,這更是當今男人們對婚姻一事,持幣觀望,不敢輕舉妄動的根源所在。

  四.婚姻載體:家庭有限責任公司。

  ?1.婚姻股:

  曾經,婚姻是中國人生命投資中的絕對績優股,“洞房花燭夜”名列人生四喜之一。

  現在的洞房不怎麼吸引人了,一方面是結婚數逐年下降;另一方面是離婚數逐年上,2008年,全國有420萬多對夫妻分手。

  世易時移,大盤不穩,婚姻股成了中國人謹慎的一筆投資。

  婚姻,這個百鍊成鋼的人類社會組織細胞,其中的得失並非愛情和承諾所能解決。在每一對兩情相悅背後,都有看不見的市場競爭與優勢互補;每一份穩定的婚姻背後,都涉及雙方資本的產權重組和兼并收購。

  兩個自由自在的男女,一旦組合成立了一個家庭責任有限公司,時間精力自由都是投資,機會成本無限增長,而家庭糾紛就衍變成了無窮債務。有朝一日,作為愛情的利潤呈現負值,資不抵債,家庭就離破產不遠了——離婚。

  誰是婚姻最為權威的解釋者?

  文學家從情感角度解釋婚姻,可情感又不是股氣兒也不是股水兒,難以度量,結果是越演義越漿糊,最後搞得文學家自己都一鍋粥——古今中外,哪個文學家的家庭幸福過?政治學家相反,從權力角度將婚姻家庭當作兩性角逐的鬥爭場所,但見硝煙瀰漫,不見溫情脈脈。那些民俗學家則就知道琢磨古宅子、舊傢具,他們只配研究家庭器具史……自然科學家就更甭提,什麼作用力呀、反作用力呀,將問題過於簡化。只有社會學家稍稍接近實質,但因社會學家們自身纏着一堆社會問題,所以往往身在其中,不見廬山。最後,我們找到經濟學家,他們說:家庭作為一個經濟單位、消費場所,本質上就是一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嘛!其實恩格斯不是早說過了嗎:私有財產的出現,是一夫一妻婚姻制的根源!

  2.婚姻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公司經營過程:

  用經濟學的眼光來看婚姻或者說發掘婚姻關係中的經濟學會很傷一些人的情感,但當人們越感到經濟原來像情感一樣是維繫家庭的重要支柱(甚至是更重要的支柱)的時候,婚姻過程是一個公司經營過程這一本質也就不言自明了。所以,經濟學家最看好的婚姻始終是門當戶對的婚姻。

  試婚——項目可行性分析階段,投資就開始發生。結婚——註冊登記並宣告公司成立。生兒育女——第一批產品問世,能否銷得出去尚未可知。

  結婚——資產整合,公司註冊。

  離婚——清產核資,公司解體。

  再婚——資產重組,新的股份公司開張。

  有道是:傷心總是難免的,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公司成立之日起即有解體之風險。

  遭遇以下情況公司可以解體:一是公司發生財政困難,所謂“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二是公司掛牌后不經營,如無夫妻生活或長期兩地分居;三是一方背着另一方到別處投資(包括資金或情感)。

  3.投資和註冊資本:

  公司雙方在設立前必須捫心自問:“我拿什麼投資給你,我的愛人?!”

  投資或註冊資本分有形和無形兩種。男方投資一般表現為有形資產,如現金、房產、車輛等硬通貨,諸如門弟、聲望、社會地位等無形資產,隨時代變遷已居次要位置(所以成熟男人有魅力完全是因為硬通貨足)。

  女方投資一般以無形資產為主(當然,隨着婦女經濟地位的提高,女方自帶嫁妝等有形資產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如貞操、美貌、品德等。貞操在古代曾幾乎是女子的唯一資產,如今事過境遷越發不重要了。美貌作為無形資產有被估價過高之勢,且隨歲月遞減,也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唯有品德、責任等最持久、最重要。

  為便於清算,公司成立前應先辦理婚前財產公證,未雨綢繆。公司財產清算一律以一人一半為原則。

  過去,家庭被定義為:一群人為追求經濟目的而合作所形成的經濟單位。現在好婚姻的定義是:一種兩人之間的最有助於雙方最佳發展的關係。婚姻無疑是目的性很強的經營活動。

  4.從經濟學上說,婚姻家庭至少保留了以下經濟功能:

  a)生產功能——不是生產兒子而是生產情感,而且一般適銷對路。

  b)消費功能——能達到規模效益,兩人合買一套房、一張床更划算。

  c)保險功能——保險公司雖多得任你隨意挑選,但這個世界最可靠的還是你的另一半。風險投資功能——當你找到最合適項目時要將其它項目拋棄掉,但這仍不能保證你不會破產。

  找對象本質上是一個尋求邊際效益最大化的過程。這一點,情侶們在一見鍾情的“發電”階段是很難被意識到的。但其實每個人都在找那個“黃金點”,然後一次性兌現,達到邊際效益最大。只不過,“黃金點”上的性別差異卻常常影響婚姻市場的供求關係,女人的黃金點來得早,男人的來得晚。一個女人在20來歲達到相貌和身材的黃金點,然後逐漸貶值;而男人在30來歲才慢慢升到事業和經驗的黃金點,然後遲緩貶值——當然有的男人一輩子都在升值,像傳媒大亨默多克,年近古稀依然還娶俏嬌娃美女,男高音歌唱家老帕,巴勒斯坦領袖阿翁等等,不一而足,數不勝數。還有就是當下炒的沸沸揚揚的楊翁結合。

  邊際效益最大化的另一個例子表現在流行的關於男人女人的組合題中,其中“聰明男人+傻女人=艷遇”及“聰明女人+傻男人=結婚”都是男女各方尋求邊際效益最大化的典型,而“傻男人+傻女人=?”不妨自己去猜吧。

  五.市場化運作:且看如今的婚姻介紹所或徵婚類的網站,無不以依照市場化的遊戲規則在運作,而且把市場規律,等價交換等原則發揮得淋漓盡致。無論掛牌、摘牌,先看硬件再調試軟件。至於“售後服務”,是短期還是終身,則有待於因人而異,見機行事。

  六.示範效應:(女人)幹得好、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男人)千錯,萬錯,沒錢大錯特錯。

  人生的追求說到底就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最優化,當然這個利益並不完全是物質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追求。追求幸福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而幸福不過是人通過努力、實現目標、獲得成功、滿足需求后的一種強烈的心理感受。成功的途徑可以有多種多樣,有的人可以憑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白手起家,如比爾。蓋茨;有的人可以憑藉自己的出身,享受與生俱來的財富和社會地位,象查爾斯王子;有的人偶遇天賜良機獲得財富(如摸彩票中大獎的那些人),如果這些都沒有,又不願意默默無聞地苦幹一輩子的話,這時女人還有個優勢,靠嫁人、嫁個好人家也能得到這一切。

  從目前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翁小姐似乎並沒有什麼超人才能和非凡的出身,但她很聰明,懂得搶抓機遇,天賜良機,使其結識楊大師,時隔十年後又恰逢大師喪偶新鰥,豈有放過之理,嫁給大師從此便“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金錢、名聲、地位、美國國籍自然不在話下,一舉得到她奮鬥一輩子也得不到的很多東西,達到一個新的境界。付出的不就是有限的幾年青春時光嘛,值!就是楊大師幾年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後過世,翁小姐也不過正值中年,但是有了堅實的生活基礎,”家有梧桐樹,何愁引不來金鳳凰”,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翁小姐這一驚世駭俗的壯舉絕對不是什麼人所標榜的“犧牲”。?而且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有三個年齡,既實際年齡、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楊大師雖然實際齡已經82歲,已是垂暮老年,但生理年齡似乎要年青的多,智力體力比一些六十多歲的人還要好很多,從敢冒天下之大不違這一舉動來看,好色之心愛美之心絲毫不減,心理年齡更是有異於常人。不少好事者對這對老少配的生活的置疑與擔心實在是杞人憂天。

  楊大師才智超群,奮鬥一生,成就卓著,聲名播於環宇,博來今日之財產地位,目前唯一缺失的就是生活伴侶,翁小姐此時正滿足了他的需求,用畢生的成就在晚年贏得少女美色,也是物有所值。因此,我認為這場婚姻從實用經濟學角度上來看是雙贏,是絕配,正應了那句著名的歌詞”我拿青春睹明天,你用真情換此生“,不過這後半句似乎應改為”你用真金換此身為宜"。對雙方都是利益的最大化,最優化,值得稱道,堪稱婚姻經濟學的典範,相信世人對此案例認真研究探討,也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有用的東西。

  嫻兒,這堂關於婚姻經濟學的課讓我感悟不已!你又會有什麼樣的觀點呢?盼來信探討。

  老爸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下午

您正在瀏覽: 父女兩地書(47)
網友評論
父女兩地書(47)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