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縣銀屏區“大躍進”時樹起了一面農業生產典型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得得9
巢縣銀屏區“大躍進”時樹起了一面農業生產典型
————“青年隊”
當你乘車從巢湖到無為,過呂婆店途徑銀屏鎮岱山社區路段,楓楊崗公路旁時,會看到一塊路牌上寫着“青年隊停靠點”,像這樣的生產隊隊名我感到有點好奇,以前從未聽說過,只知道山高第五生產隊。於是準備探尋個究竟,便找到了當地村民張求銀老先生聊起了這件事。老人今年已經86歲,身體倒還硬朗,原來他就是當年這個生產隊的隊長,問起這件事,老人興緻勃勃、侃侃而談。在回憶當年“青年隊”的青春沸騰年代時,他滔滔不絕地告訴我:1958年秋季,經巢南銀屏區委籌劃,在岱山鄉張圩大隊山高竹園村組建一個農業生產示範隊——“青年隊”。這一舉措也得到了當時巢縣縣委的積極支持。籌備工作由當時的張圩大隊書記程年海和大隊長徐守業負責,從張圩大隊各生產隊選調年輕力壯的男女青年組成。(後來也從銀屏全區各地調來一些人加入)
組建成立大會於1958年10月1日在灰堆嘴村(劉家廠廳)岱山鄉管理區大會堂舉行,會議有銀屏區委書記王平和岱山鄉管理區,魏瑞忠書記主持。巢縣縣委副書記宮存准也參加了成立大會,會議儀式十分嚴肅莊重。
雖然歷史已經過了五十多年,可這件事當時的生產隊長、會計和社員們,現在仍然記憶尤新,他們大多數人都已是銀髮斑白的老人了。可是“青年隊”的名字——已經成了當年參加該隊農業生產勞動的社員們一份難忘的記憶,剛組建青年隊時,隊長是雙喜的陳明德(今年83歲)會計是岱山的徐守基(78歲),鄉政府管理區還派專人蹲點指導工作,縣裡也派了農業技術員指導生產。
1959年端午節時,由大隊會計張求銀接任生產隊長,王紀掌(今年90歲)任副隊長,徐守海(已故)任生產隊會計。據資料記載,初期當時生產隊共有社員43人,其中男勞力22人,耕地面積共97。66畝,其中水稻田面積73。77畝,山地20多畝。當時“青年隊”的社員們都是吃“大食堂”,住公共集體宿舍,過着“共產主義”的集體生活,讓人真感到有點愉悅和愜意。初期糧食由張圩大隊按時供給,社員們還自力更生,自己開山地、墾荒田並在地里種上瓜果、蔬菜,實現蔬菜自給自足。自然災害其間還無償地支援岱山小學十幾位教師們的蔬菜,銀屏區教育視導員(岱山小學校長)徐少軒非常感激他們對學校支援的做法。1959年下半年秋收后“青年隊”社員就可實行糧食自給,並把餘糧貢獻給集體和國家。
當時把這幫年輕人組成了一個富有活力的集體,可謂是一種新生事物。集體勞動時年輕人在一起說說笑笑,充滿了活力和生氣、大家勞動起來也是幹勁十足。當時每天勞動實行划包生產任務,任務完成就收工,不打疲勞戰,勞動表現突出的,還給予適當的獎勵。年輕的社員們在副隊長王紀掌的帶領下到大秀山腰成事嶺、山腳下的皇姑山、洪家山開墾荒山栽山芋、種南瓜和其它蔬菜等作物,這樣不僅滿足了自己的生活需要還可以支援臨近的生產隊社員。這個“青年隊”集體勞動的積極性的確能夠體現當時農村經濟某種先進的生產力。(經查當年的賬本“青年隊”每年的糧食產量約十萬餘斤,上交國家的徵購任務3萬餘斤,還可以賣給國家超產糧。再除去社員們的口糧以外,生產隊還能有餘糧儲備。註:由此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青年隊”沒有出現過餓死人的現象,他們還收養了一批孤兒。許多年輕人在這個集體里成了家,如今大都已經是兒孫滿堂。)
“青年隊”集體不僅物質生活有保障,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躍。平時大家喊秧歌、讀報紙、學文化,還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娛樂活動,也算是生活豐富多彩。由於社員們生產勞動積極性很高,當時“青年隊”就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這一期間,縣委、區委經常有領導常來“青年隊”視察生產情況,縣委書記張建曾幾次帶領各區區委書記來視察,並在青年隊召開現場會,總結經驗不斷改進並逐步推廣範圍。安徽省委領導,組織部長楊明、宣傳部長楊傑、省團委書記姜峰等也陸續來到“青年隊”考察工作,並且和年輕的社員們交流談心讓大家感到十分溫馨親切。1962年春,縣委副書記宮存准和岱山管理區書記胡勝懷陪同安徽省著名作家魯彥周,來“青年隊”體驗生活,進行文化採風,這些事情當時確實引起了銀屏地區乃至巢縣的不小轟動。
銀屏區岱山鄉“青年隊”是“大躍進”時期的一件產物,也算是當時農村農業生產的一個縮影,它給後期的農村集體生產隊提供了一定的生產管理經驗模式,這可算是一個歷史借鑒。“青年隊”從1958年成立到1963年,農村試行責任田時撤併,歷時近五年,后歸併山高大隊編為第五生產隊。而“青年隊”的名字卻烙上了歷史的印跡,它和“大躍進”、“大辦鋼鐵”一樣給人們留下了一份難忘的記憶。
附:1958年銀屏區“青年隊”初成立社員登記表
銀屏鎮岱山社區村民:張求銀口述 文字整理編輯:楊茂林
2012年4月4日清明節
巢縣銀屏區“大躍進”時樹起了一面農業生產典型 範文推薦:


相關範文
- ·“大躍進”年代的鬧劇(回憶之三)
- ·親歷大躍進年代“吃食堂”
- ·大躍進中的稀奇事兒??
- ·挖掘銀屏山風景區“鄉村文化”資源——
- ·在化工公司高新技術生產線投產典禮上的
- ·安徽巢縣解放前夜攔擊國民黨潰逃軍隊的
- ·培養樹立郵電局先進典型發揮典型示範作
- ·抓緊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各項工作落實 為
- ·三字經《銀屏頌》
- ·銀屏鎮釣魚台村——百歲壽星“鄭宏秀”
- ·銀屏軼聞
- ·“大手牽小手、文明交通、安全生產與關
- ·施工單位代表在工程投產典禮上的講話
- ·在熱電聯產技改增容工程投產典禮上的講
- ·項目簽約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典禮主持詞
- ·在工程投產典禮上的發言稿
- ·記躍進山上的經濟林實驗園
- ·強國之旅——中國男籃躍進倫敦感賦
- ·農業工作思路及春季農業工作打算
- ·xx縣農業局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實施方案
- ·街道消防宣傳“四進”工作實施方案
- ·先進要“進”
- ·地方稅務局廉政文化“三進”活動實施方
- ·“我與祖國共奮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方
- ·“我與祖國共奮進”主題團日活動策劃書
- ·“交流 友誼 合作 共進”主題交流會
- ·愛了一生,別了一輩子
- ·落了一地.碎了一紙
- ·青春遺落了一地傷痕,留下了一路感動
- ·為了一個孝字,“毀”了一生
- ·走了一個人,寂寞了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