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優秀教育敘事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pp958
幼兒園優秀教育敘事(一)
借玩具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通常情況下,小班孩子由於不懂得如何與別人協商,所以經常出現哭、鬧、搶的現象。那麼怎樣做才能使同伴樂意借出自己的玩具,讓自己和同伴都感到快樂呢?社會活動課《借玩具》,圍繞如何向同伴借玩具的主題,引導幼兒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與策略。感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
在教學形式上我們採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請一位教師扮演小兔,讓全班孩子通過向小兔借玩具來學習交往的不同方法。事實上從小兔帶着玩具一走進教室,孩子們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們向小兔借玩具的過程好像是在玩一場遊戲,當遊戲結束時,交往的方法也自然習得了。這使我想到:儘管社會課不如其它的課好把握。教學素材的組織難度較大,但如果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取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將道理的領悟、行為的習得融於遊戲中,教學活動同樣會有趣、生動並有效。
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是向小兔借拖拉玩具,這一環節的難度不大。主要是要求孩子用禮貌用語大膽地與小兔交往。從而借到玩具。應該說這個要求是老師和家長在日常教得最多的方法,因此孩子們都能藉助已有的交往經驗,順利地借到了玩具,這時他們顯得非常開心。成功感油然而生。
第二個環節的設計上,我們設置了一個障礙,即要孩子學會用“一起玩”的方法讓自己和小兔都玩到玩具。當孩子們繼續嘗試用第一種方法向小兔借皮球時,沒想到卻遭到了小兔的拒絕。不少孩子在遭到拒絕後不知所措地回到了座位,一個大眼睛男孩甚至傷心地哭了起來。這個結果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失落也讓聽課的老師感到意外。因為品德教育中,我們通常會鼓勵孩子講團結、會謙讓,好的東西要樂意與別人分享,因此也造成了一部分幼兒視別人的東西為自己的東西。認為只要我對別人說了有禮貌的交往語言,別人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把東西讓出來。我想:孩子們的失落和老師們的意外正是我們想通過這節課表現出的一種觀點:即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別人不給你玩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學會體諒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要學會坦然面對拒絕,而這些是傳統教育中經常忽略的人性化的東西。
為了幫助孩子用積極的交往策略去借到玩具,我主動加入到借玩具的過程中。孩子們對我的參與顯得信心十足,他們一致認為“老師一定能成功地借到玩具”,其實我的加入不過是教師交往策略的示範。當我說出:“小兔,我們倆一起玩滾皮球好嗎”的時候,孩子們都緊張地注視着小兔,聽到小兔欣然答應。都鬆了口氣,稚嫩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於是他們紛紛像老師那樣用“一起玩”的策略向小兔借玩具。這時我又不失時機地讓剛才那位哭鼻子的孩子再次去借玩具。當成功的喜悅重新洋溢在他的臉上時,我更深刻地領悟到《綱要》中提出的:在教學中,教師既要關注教學的過程,給予恰當的指導,更要關注教育的對象,適時給予幫助,樹立自信心。而這是不少年輕教師常常忽略的問題,只關注與教學過程有關的因素,白白丟失了很好的教育機會。
第三個教學環節是向小兔借遙控汽車,其交往策略是學會與同伴“交換着玩”玩具。當孩子們在嘗試用第一、第二種方法與小兔交往失敗后,他們又把希望寄托在老師的身上。一致推舉老師再次去向小焦。借面具。可是這次交往的結果是:老師也沒成功,看到這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孩子們先是一愣,接着竟然是一陣開懷大笑,一個孩子大聲喊道:“老師也沒有成功!”我想孩子們發出這些笑聲、喊聲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太感到意外了,原來老師做事也會有不成功的時候,看來小朋友遭遇失敗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這樣的效果完全達到了我的設計初衷,因為我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效果,讓孩子們知道老師不是萬能的,每個人做事都有可能遭受到失敗。正所謂:讓孩子在同一件事中找回心理平衡是做教師的責任。不過這不是我如此設計的最終目的。因為坦然面對失敗只是挫折教育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困難抵禦挫折。於是我對孩子們說:“雖然老師和你們一樣都沒成功地借到玩具,可是老師不灰心。只要我們動腦筋一定會想出好辦法,讓小兔樂意把玩具借給我們玩的。”一席話,讓孩子們重新樹起了信心。這時候我拿出了長毛絨玩具,請小朋友思考:小朋友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一定想玩小朋友的玩具,那可以用什麼辦法讓小兔和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呢?小朋友似乎想到了什麼。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於是我又不失時機地做了一個雙手交叉的手勢,很快,一個幼兒大聲喊道:“可以交換玩!”矛盾又得到了解決,孩子們又一次興奮起來。
在日常教學中,我發現不少老師在提出的問題遇到冷場、得不到孩子們呼應時,往往不能給予他們新的思維引領,只是一味地追問:“誰還有好辦法?”弄得孩子們更加不知所措,最後老師只好自己把答案說出來。其實此時孩子回答不上來,是有很多原因的。可能是思維上的跨度大,孩子一時還想不到,這時教師需要給予搭橋式的問題,降低難度。
還有可能是孩子想到了,但卻不知道如何表達,即所謂“意會和言傳”的問題,這時教師可以用直觀的動作去引發幼兒表達,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上完這節課,我的感受頗深:一節成功的教學課不只是看教師。能否順暢地完成教學過程,也不只是看孩子能否圓滿地答出各種問題,而是看孩子能否圓滿地運用自己地教育策略和智慧。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加強反思能力,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保證。
幼兒園優秀教育敘事(二)
那天我組織一個小班藝術活動“小老鼠”,活動的目標之一是讓孩子體驗貓來時老鼠的緊張心情。為引起幼兒的興趣,我先將歌曲內容創編成故事,然後在活動一開始藉助圖片將創編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着。講完故事,我提問:“請問老鼠最怕准 ”孩子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老鼠最怕貓。”我滿心歡喜,正準備肯定孩子們的回答,竹子站了起來:“老師,其實現在的老鼠已經不怕貓了。”他的話讓我吃驚,一時間不知如何回應。這時其他孩子也七嘴八舌地嚷開了,強強說:“在動畫片《貓和老鼠》里,貓將老鼠踩在腳下也沒吃老鼠。”川川說:“老鼠吃了貓的蛋糕,貓也沒抓住老鼠。”我問竹子:“你能告訴小朋友,老鼠為什麼不怕貓嗎 ”竹子說:“因為現在的貓成天呆在家裡等着主人去餵養它,它再也不用去抓老鼠了。即使老鼠從它面前經過,貓也不會去抓老鼠,因為它肚子不餓。”
老鼠真的不怕貓嗎 老鼠究竟怕誰 孩子們各抒己見,繼續着剛才的話題。“老鼠怕老鼠。”“老鼠怕‘粘得牢’。”“老鼠怕老虎。”……自由討論結束后,我說:“小朋友們說得都有道理,但老鼠本質上還是怕貓的。”於是,我便把《貓為什麼要捉老鼠》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從貓的祖先講到家貓的來歷,又講到貓捉老鼠是一種本能。之後,我才開始“小老鼠”的藝術活動。
雖然沒有很好地完成原定的教學目標,我的引導策略也還顯笨拙,但對我來說那是一次超越。以往碰到這種情況我要麼束手無策,要麼強把孩子拉到預設的活動環節中。而這次,我理解了幼兒的想法和感受,並為順利開展活動提供了經驗準備。
相關範文
- ·幼兒園優秀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 ·幼兒園教育敘事範文
- ·幼兒園教育敘事案例
- ·幼兒園教育敘事故事
- ·幼兒園小班教育敘事
- ·幼兒園中班教育敘事
- ·幼兒園托班教育敘事
- ·幼兒園教育敘事
- ·幼兒園大班教育敘事
- ·幼兒園老師"做一名優秀教師"演講稿
- ·幼兒教師教育敘事
- ·小班幼兒教育敘事
- ·幼兒教育敘事
- ·小學班主任教育敘事:把快樂帶給每一個
- ·教育敘事案例兩則
- ·政治教育敘事範文:總有一雙眼睛在看着
- ·小班教育敘事
- ·家庭教育敘事
- ·小學語文教育敘事
- ·教育敘事故事
- ·教育敘事隨筆
- ·地理教育敘事
- ·中學體育教育敘事
- ·數學教育敘事
- ·高中語文教育敘事
- ·小學教育敘事範文
- ·高中生物教育敘事
- ·大班教育敘事
-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
- ·中學教育敘事
- ·中學歷史教育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