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導遊詞 > 煙台蓬萊閣景區導遊詞

煙台蓬萊閣景區導遊詞

手機:M版  分類:導遊詞  編輯:pp958

  八仙過海:關於八仙的傳說,在我國流傳久遠,影響深廣。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詩詞、雜記中就有八仙之說。《太平廣記》中也有八仙人物的記載,但其中所涉及的人物並非後世所傳說的幾位仙人。到元明時期的雜劇中,才認定了我們今天所說的"過海八仙".人們所創造出來的八位仙人形象,實際上並不甘願接受玉皇大帝的管束,也不聽從道家之祖太上老君的調遣,天馬行空,獨來獨往,是天上仙人中的一個小小流派,即所謂的"散仙".傳說他們八人在閣上喝醉了酒,便飄洋過海。為了顯示他們的法力,過海都不乘船,以自己隨身的寶器作為渡海工具,所以就引出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典故,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可資借鑒的榜樣和永恆的魅力。

  八仙中最丑的一個算是鐵拐李,他的寶器是葫蘆,傳說他葫蘆里裝的是靈丹妙藥,能治百病。鐵拐李名叫李玄,是八仙中年代最久遠、資歷最深的一位。原來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傳說他得道后的一天,心情特別高興,就讓靈魂出竅,找太上老君下棋去了,把肉體放在一個山洞裡,不想來了一隻吊睛白額的餓虎把他的肉體三口兩口給吃掉了。等他的靈魂回來后,再也找不到肉體了,無奈他的靈魂只好在空中飄遊,飄着飄着,忽然發現在山腳下躺着一個瘸乞丐的屍體,他就把靈魂撲到瘸乞丐的屍體上,便成了如今這副丑模樣。八仙中年紀最大的是張果老,他的寶器是漁鼓和紙驢。據《明皇雜誌》記載:"果乘一白驢,日行數萬里,休則摺疊之,其厚如紙,置於巾箱中;乘則以水 之,還成驢矣。"民間有張果老倒騎驢的傳說。張果老為什麼要倒騎驢呢?有這樣四句話可作回答:"訪過多少人,不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荷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仙,她的寶器是手中的荷花。過海時,她隨手拋出荷花,花大如磨盤,紅光耀眼,清香四溢,仙姑站在花上亭亭玉立,隨波飄蕩。八仙之首是中間端坐的呂洞賓,他的寶器是寶劍。韓湘子傳說是韓愈的侄子,他的寶器是洞簫。漢鍾離的寶器是手中的扇子,過海時,他把扇子一拋,扇子剎那便大於蒲席浮於海面,他躍身卧在上面,向遠方飄去。曹國舅的寶器是雲板。年紀最小的藍彩和的寶器是花籃。八仙過海,究竟到哪裡去了,說法不一。有的說到了長島縣的廟島,有的說東渡日本了,還有人說去給王母娘娘拜壽了。反正仙人們是一個逍遙快樂的群體,他們的行蹤是漂游不定的,凡界俗人怎麼猜測都可以。"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典故,就是從這裡得來的。

  因為蓬萊閣是由宋、明、清三代修建和完善起來的,所以蓬萊閣上布滿了三個朝代的石刻碑文共有一百餘片。其中不乏許多古代名書法家的手跡,如宋代的蘇東坡、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翁方綱和鐵保等。這些碑文石刻生動地記載了海山奇觀,謳歌了仙閣勝境。

  這蓬萊閣二樓長度為13.75米,進深8.55米,四面繞以迴廊,木柵格扶欄,東、西、北三面木屏風,北側開窗,供遊人憑欄觀海。南門外額書"碧海春融",內額書"神州勝境".閣內北側正中懸清代書法名家鐵保手書"蓬萊閣"匾額,字體雄健渾厚。歷經浩劫得以倖免,彌足珍貴。西壁懸挂董必武1964年遊覽蓬萊閣時的題詩"來游此地恰當時,海國秋風暑氣吹,沒有仙人有仙境,蓬萊閣上好題詩。"另有葉劍英元帥1960年的題聯"蓬萊士女勤勞動,繁榮生活即神仙".室內木質樑柱彩繪"蓬萊十大景"、"風竹圖"等圖案。四周擺放八仙桌、八仙椅,渲染了神仙文化的氛圍,使遊人感受神仙文化的意韻。1984年,越南友人黃文歡遊覽蓬萊閣,題聯於閣上,"八仙過海,傳聞如此多奇;萬事由人,風景這邊獨好。"

  蓬萊閣自宋代朱處約建造以後,蘇軾來此任知州五日,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文及手跡刻石,翰墨流傳,更為海山增色。登州海市、蓬萊仙閣,從此得登龍門,名揚天下。從而引起歷代珍視,仙閣多有附建與增修。據舊修府、縣誌記載:明代先後修繕七次。第一次修繕在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第二次修繕在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第三次修繕、擴建在萬曆年間,山東巡撫李戴發起捐資,修繕增建,鄉宦戚繼光積極贊助,歷時三年。於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完工,同時約請曾任山東巡撫、時任兵部右侍郎宋應昌作《重修蓬萊閣記》。之後又有三次小修繕:一修於都督衛青,再修於永安侯徐康,三修於御史宋應昌。最後一次修繕是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登州參將孔有德(原為明將,為毛文龍旄下的參軍),奉命援遼,后叛明,竊踞登州,后又敗逃東北。其殘部王秉忠仍固守水城,城破又退據蓬萊閣。蓬萊閣遭到嚴重破壞。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新任太守陳鍾盛進行了修繕。入清以後,先後修建了三次,一是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知府楊本昌、總兵劉清,因高閣欲墜,危梯不登,進行了重修。閣外增修了迴廊,閣之東、西賓日樓、海市亭皆久廢而更立。楊本昌作《重修蓬萊閣記》。二是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七月,"風雨暴作,閣前山城忽墜十餘丈,閣亦岌岌欲墜焉",知府豫山募資修繕。同治六年此次修繕完工,將閣前的蘇公祠遷至三清殿後今址,又於避風亭西建"澄碧軒".三是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登州府同知雷樹枚,又倡建燈塔於閣東北,取名"普照樓",后毀,1958年重修,加高過閣。甲午戰爭期間,日艦炮擊蓬萊,彈中仙閣后牆壁,至今傷痕可見。閣的一層內壁也遭震落,粉壁上南海才子招子庸所繪的墨竹圖從此消失。1929年春,軍閥張宗昌、褚玉璞與劉珍年在膠東對峙。張、褚盤踞蓬萊閣上,致使文物古迹遭受破壞。1937年"蘆溝橋事變"后,日軍飛機轟炸蓬萊,炸毀天后宮前戲樓。1947年冬,進攻膠東的國民黨軍隊盤踞蓬萊閣上,因修工事和燒火做飯,使閣上大量的匾額、楹聯損失殆盡。建國以後,國家多次撥款維修,至1965年,蓬萊閣古建築群基本上恢復原貌。文革時期,在"破四舊"的衝擊下,蓬萊閣塑像全被拉倒,許多碑文被砸得漫漶不堪。從1973年至1987年,國家先後投資150多萬元,進行修繕和重建。又請全國著名書法家題寫了匾額,使蓬萊閣建築群舊貌換新顏。近幾年來,國家文物部門和蓬萊市委、市府不斷地增加投資,除加強蓬萊閣的修繕、保護外,還增加了一些新的旅遊景點,使蓬萊成為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這裡先後曾接待過黨和國家許多領導人,如江澤民、李鵬、朱 基、陳雲、葉劍英、董必武、彭真、萬里、烏蘭夫、田紀雲等;接待過國際友人黃文歡、西哈努克等。著名文人來此遊覽更難數計,如楊朔、田漢、葉聖陶、張伯駒、趙朴初、啟功、劉海粟等,他們還在蓬萊閣留下了許多墨寶。

  避風亭:避風亭是蓬萊閣上最神奇的地方,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知府嚴泰修建。亭子面向大海,室外狂風怒吼,亭內卻紋風不動。過去人們傳說這裡有避風珠,實際避風原因有兩個:一是亭前有短堞(成齒狀的矮城牆)築於成弧形的絕壁上,大北風由海面撲來,隨即由絕壁急速上升,越亭檐而過;二是亭內三面無窗,恰成氣流死角,空氣不能對流。著名書畫家歐陽中石先生來避風亭時留下一副聯語:"面北當風,風力雖狂絕不入;開軒秉燭,燭光故小竟長明。"其實這種令人驚異的避風效果,並不是設計者預先料到的,只是後來的一種巧合。避風亭原名叫海市亭,是覽勝者觀海聽濤題詠抒懷的地方,所以亭內石刻多與描寫海市有關。亭內嵌有石刻25方,其中有明代袁可立的《觀海市》詩刻石九方,描述海市最為真實得體。袁可立是明萬曆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曾任登州軍事首腦。墨跡為明朝著名書畫家董其昌所書,圓潤蒼勁,俊逸飄灑,石刻為一代高手溫如玉的傑作,其技藝已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董其昌在跋語中稱讚其"勒石得法","可敵長公(蘇軾)之筆。"此九方刻石,算得上珠聯璧合之作,堪稱三絕,為金石之瑰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愛國將領馮玉祥在這裡時,就下榻在避風亭內,閣上的道士忙為他洒掃房間,卻被馮的衛士奪去了笤帚,說是這不行,打擾百姓長官要罵我們的。從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馮玉祥對老百姓是很尊重的。)

  澄碧軒:這座丹崖臨海處的軒亭建築是清同治六年(1867)修建的,多有文人墨客在這裡觀海賦詩,水光山色,映室生輝,清靜幽雅,正宜走筆。現已被闢為旅遊紀念品商店了。

您正在瀏覽: 煙台蓬萊閣景區導遊詞
網友評論
煙台蓬萊閣景區導遊詞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