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導遊詞 > 煙台蓬萊閣景區導遊詞

煙台蓬萊閣景區導遊詞

手機:M版  分類:導遊詞  編輯:pp958

  鏡石:原來在天后宮門東有一座鏡石亭,亭內有一方鏡石光可鑒人,傳說思鄉心切者,可從鏡石中見到故鄉的山川景物。這座亭子早已損壞,鏡石也不存在了。我們現在見到的這塊"鏡石",是後人所鑲嵌的,是用石英石磨光而成的,聊以補缺而已。

  海不揚波:"海不揚波"四個字是清朝山東巡撫托渾布書寫的。大家稍有留意就可以發現,這四個字中的"不"字是經過修補的。這是有一些來歷的。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山東巡撫托渾布來到蓬萊督辦海防。當他登上蓬萊閣,面對一望無際的大海,無限感慨,揮筆寫下了"海不揚波"四個字,表達了他希望萬裏海疆平安無事的心境。可是歷史卻偏偏與他開了一個玩笑。五十年後的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戰火蔓延到了蓬萊。1895年1月18日,日艦炮擊蓬萊城,一發炮彈正好擊中了這個"不"字,幸好是一顆啞彈沒有爆炸,卻穿牆而過把大半個"不"字打飛。於是"海不揚波"就變成了"海揚波".事實證明,沒有強盛的國家和強大的海防,海不揚波的願望只能成為一種幻想。

  "海不揚波"左右兩邊的兩方石刻:"碧海清風"和"寰海鏡清",分別是清代書法家魯琪光和裕德的墨寶,都是十分珍貴的。

  卧碑亭:卧碑亭以蘇軾的《海市詩》、《書吳道子畫后》橫幅碑刻而得名。卧碑亭內的卧碑,吸引了無數文人學者前來觀賞品味。碑的背面刻的是蘇軾的楷書《海市詩》,正面是行草《書吳道子畫后》。從《書吳道子畫后》一文看,元豐八年的年款署於文中,是不合情理的,後續碑文書風也明顯差異。原來,石碑原為刻制《海市詩》,刻成之後,又在背面勒文,由於《書吳道子畫后》一文字幅小於《海市詩》,尚有一塊空白,為此,在文後續上了蘇軾的另一篇文章《跋吳道子地獄變相》的開頭幾句,藉以填滿碑面。雖不是一氣呵成,但蘇軾的書法風格卻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此卧碑是蓬萊閣內珍貴碑刻之一,有着重要的歷史資料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這邊還有清朝人龔保琛題的聯語:"海市蜃樓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勸誡人們對國家要盡忠,對父母要盡孝。

  蘇公祠:這是為紀念北宋名臣蘇東坡而建的祠宇,大家知道蘇東坡不僅是一代文豪,而且更是一個在封建社會難得的為百姓做事,勤政愛民的好官。他的一生在仕途上歷經坎坷,屢受磨難。北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他在遭受朝中新黨打擊迫害,謫居黃州五年後被朝廷重新起用,派到登州任知州,當年十月十五日到了蓬萊(登州治所)。剛到任五天,又接到聖旨,調回京城任禮部郎中。據考證,他是十一月上旬動身進京的,在這裡有二十天左右時間,但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他深入地方,了解民情,視察海防,為當地百姓做了幾件大好事,並且留下了十多篇詩文佳作,其中《海市詩》堪稱千古絕唱,獨領風騷,為蓬萊仙境增添了迷人的光彩。

  史籍記載,蘇軾回京后立即向皇帝連上兩個奏摺。一是《登州召還議水軍狀》,二是《乞罷登萊榷鹽狀》,這兩個奏摺體現了蘇軾憂國憂民的崇高精神,更表現出一代名臣關注民生、勤於政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赤誠之心。特別是《乞罷登萊榷鹽狀》昭准后,朝廷廢除了過去的當地食鹽官營專賣制度,改為由沿海鹽民(灶戶)直接賣與地方百姓,官府只收鹽稅,這樣既保護了鹽民的生產積極性,又方便了百姓生活,而且交易價格下降,減輕了百姓負擔。登州百姓對這位關心民生疾苦的知州大人感激不盡,紛紛立石以志,並且為了緬懷蘇公功德建起了這座供後人紀念瞻仰的蘇公祠。罷榷鹽政策在登州一帶一直沿用到清,至今在蓬萊民間還流傳着"五日知登州,千年蘇公祠"的美談。

  蘇公祠內有蘇東坡肖像刻石拓本,西側牆壁上有清代大書法家翁方綱臨蘇東坡的《海市詩》楷書刻石。

  賓日樓:賓日樓建於宋代。它是八角雙層十六柱木質結構建築,面臨大海。登樓遠望,視野開闊,是觀看日出的好地方。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大型歷史舞蹈史詩《東方紅》,曾選擇這裡作為背景,該片開頭日出的畫面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普照樓:普照樓,也叫燈樓。最初是清代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修建的,是為夜間行船用的航標燈塔。田橫山燈塔啟用后,其導航功能便失去了。這座建築為三層磚木結構,聳立於丹崖危岩上,近看似危樓懸空,搖搖欲墜,遠觀如鶴立雲端,飄然欲仙。遊人在丹崖山下留影,總是喜歡以普照樓取景,可見它在凌空仙閣中的標誌性意義。

  觀瀾亭:這裡是觀看蓬萊十大景中的"日出扶桑"和"萬里澄波"的好地方。憑欄遠眺,碧海中漁舟點點,八仙過海口的亭台樓閣,海濱公園的花團錦簇,盡收眼底,充滿了詩情畫意。(那片沙灘寬闊的海水浴場,是遊人玩海避暑的好地方。2000年北京的張健橫渡渤海海峽,原計劃在此登岸,因海流影響,迫使他游向了八仙渡的東邊海灘。)

  在這裡,我們還可以俯瞰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海軍基地─蓬萊水城的全貌。古代,登州治所所在地有兩座城,一是登州府城,也叫蓬萊城,另一座就是水城。

  蓬萊水城古稱登州港,隋唐時期就與泉州、明州、揚州並稱四大通商口岸,是東渡日本的主要出海口,為我國古代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北宋時期,為了防禦北方契丹族的入侵,在此建了一座水寨。因當時的水軍駕駛的艦船叫"刀魚船",所以這座寨城當初也叫"刀魚寨".明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為了抵禦倭寇的侵擾,以"刀魚寨"為基礎,又建起了碼頭和土城牆,形成了現今水城的雛形。到了明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城牆砌以磚石,增設了炮台。

  水城周圍約1.5公里,面積為25萬平方米。有南北二門,南門叫振揚門,與陸路相連。北門叫水門,是水城與海上的出入通道。水城中的小海,面積7萬平方米,是停泊船隻的港灣。當年戚繼光就是在這裡操練水師,抗擊倭寇的,所以水城又被稱為備倭城。1984年水城小海清淤,挖出一條元代的木製戰船和一部分文物,現陳列在古船館里。

  清朝末年,《中英天津條約》簽訂后,清廷曾把登州港作為對外通商口岸,但由於登州港水位較淺,泥沙淤積比較嚴重,不能停泊近代的大型機動船隻,所以後來把口岸改到了煙台,登州港就逐漸衰落下來。

  1999年起,蓬萊市委市政府投資恢復了水城的東城牆,並計劃逐漸完成水城內居民搬遷、城牆恢復工程,再現明代古軍港的風貌。(另外,值得一題的是,古代的登州港,水域比現在寬闊得多,既是春秋戰國時期海上求仙的出發港,也是唐代征討高麗水師北渡的啟程地。同時,秦時方士徐福帶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從這裡出發也是準確無疑的。因為這裡離傳說中的"三神山"最近,徐福不可能捨近求遠從別的地方入海求仙。徐福的東渡,對於中日之間的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呂祖殿:過去這裡有呂公亭,亭內有呂洞賓像碑,後來亭子毀壞,呂祖像移到三清殿東側偏北,重建呂祖像碑亭。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知府賈瑚、總兵王正起在亭子南面建起這三間呂祖殿,附設東西兩廡,東廡南端有亭相連。殿中祀奉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呂洞賓姓李,名瓊,字伯玉,山西人。生於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武宗會昌年間,參加了兩次科舉考試,都沒有考中,便浪跡江湖,曾隱居廬山、九峰山等地。呂祖當年因父輩受官府迫害,遭到株連,便攜其妻子入終南山,跟鍾離權學道,遂埋名更姓為雙口呂。官府聞訊追至終南山後,呂祖又到泰山後石塢岩石洞中修道。夫妻二人久居岩洞,相敬如賓,故名"呂洞賓",亦稱呂岩,又稱"回道人",後來夫人去世,呂洞賓大哭一場,即遷到岱陽王母池畔煉丹,故號"純陽子".

  "海不揚波"左右兩邊的兩方石刻:"碧海清風"和"寰海鏡清",分別是清代書法家魯琪光和裕德的墨寶,都是十分珍貴的。

  卧碑亭:卧碑亭以蘇軾的《海市詩》、《書吳道子畫后》橫幅碑刻而得名。卧碑亭內的卧碑,吸引了無數文人學者前來觀賞品味。碑的背面刻的是蘇軾的楷書《海市詩》,正面是行草《書吳道子畫后》。從《書吳道子畫后》一文看,元豐八年的年款署於文中,是不合情理的,後續碑文書風也明顯差異。原來,石碑原為刻制《海市詩》,刻成之後,又在背面勒文,由於《書吳道子畫后》一文字幅小於《海市詩》,尚有一塊空白,為此,在文後續上了蘇軾的另一篇文章《跋吳道子地獄變相》的開頭幾句,藉以填滿碑面。雖不是一氣呵成,但蘇軾的書法風格卻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此卧碑是蓬萊閣內珍貴碑刻之一,有着重要的歷史資料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這邊還有清朝人龔保琛題的聯語:"海市蜃樓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勸誡人們對國家要盡忠,對父母要盡孝。

  蘇公祠:這是為紀念北宋名臣蘇東坡而建的祠宇,大家知道蘇東坡不僅是一代文豪,而且更是一個在封建社會難得的為百姓做事,勤政愛民的好官。他的一生在仕途上歷經坎坷,屢受磨難。北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他在遭受朝中新黨打擊迫害,謫居黃州五年後被朝廷重新起用,派到登州任知州,當年十月十五日到了蓬萊(登州治所)。剛到任五天,又接到聖旨,調回京城任禮部郎中。據考證,他是十一月上旬動身進京的,在這裡有二十天左右時間,但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他深入地方,了解民情,視察海防,為當地百姓做了幾件大好事,並且留下了十多篇詩文佳作,其中《海市詩》堪稱千古絕唱,獨領風騷,為蓬萊仙境增添了迷人的光彩。

  史籍記載,蘇軾回京后立即向皇帝連上兩個奏摺。一是《登州召還議水軍狀》,二是《乞罷登萊榷鹽狀》,這兩個奏摺體現了蘇軾憂國憂民的崇高精神,更表現出一代名臣關注民生、勤於政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赤誠之心。特別是《乞罷登萊榷鹽狀》昭准后,朝廷廢除了過去的當地食鹽官營專賣制度,改為由沿海鹽民(灶戶)直接賣與地方百姓,官府只收鹽稅,這樣既保護了鹽民的生產積極性,又方便了百姓生活,而且交易價格下降,減輕了百姓負擔。登州百姓對這位關心民生疾苦的知州大人感激不盡,紛紛立石以志,並且為了緬懷蘇公功德建起了這座供後人紀念瞻仰的蘇公祠。罷榷鹽政策在登州一帶一直沿用到清,至今在蓬萊民間還流傳着"五日知登州,千年蘇公祠"的美談。

  蘇公祠內有蘇東坡肖像刻石拓本,西側牆壁上有清代大書法家翁方綱臨蘇東坡的《海市詩》楷書刻石。

  賓日樓:賓日樓建於宋代。它是八角雙層十六柱木質結構建築,面臨大海。登樓遠望,視野開闊,是觀看日出的好地方。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大型歷史舞蹈史詩《東方紅》,曾選擇這裡作為背景,該片開頭日出的畫面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普照樓:普照樓,也叫燈樓。最初是清代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修建的,是為夜間行船用的航標燈塔。田橫山燈塔啟用后,其導航功能便失去了。這座建築為三層磚木結構,聳立於丹崖危岩上,近看似危樓懸空,搖搖欲墜,遠觀如鶴立雲端,飄然欲仙。遊人在丹崖山下留影,總是喜歡以普照樓取景,可見它在凌空仙閣中的標誌性意義。

  觀瀾亭:這裡是觀看蓬萊十大景中的"日出扶桑"和"萬里澄波"的好地方。憑欄遠眺,碧海中漁舟點點,八仙過海口的亭台樓閣,海濱公園的花團錦簇,盡收眼底,充滿了詩情畫意。(那片沙灘寬闊的海水浴場,是遊人玩海避暑的好地方。2000年北京的張健橫渡渤海海峽,原計劃在此登岸,因海流影響,迫使他游向了八仙渡的東邊海灘。)

  在這裡,我們還可以俯瞰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海軍基地─蓬萊水城的全貌。古代,登州治所所在地有兩座城,一是登州府城,也叫蓬萊城,另一座就是水城。

  蓬萊水城古稱登州港,隋唐時期就與泉州、明州、揚州並稱四大通商口岸,是東渡日本的主要出海口,為我國古代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北宋時期,為了防禦北方契丹族的入侵,在此建了一座水寨。因當時的水軍駕駛的艦船叫"刀魚船",所以這座寨城當初也叫"刀魚寨".明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為了抵禦倭寇的侵擾,以"刀魚寨"為基礎,又建起了碼頭和土城牆,形成了現今水城的雛形。到了明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城牆砌以磚石,增設了炮台。

  水城周圍約1.5公里,面積為25萬平方米。有南北二門,南門叫振揚門,與陸路相連。北門叫水門,是水城與海上的出入通道。水城中的小海,面積7萬平方米,是停泊船隻的港灣。當年戚繼光就是在這裡操練水師,抗擊倭寇的,所以水城又被稱為備倭城。1984年水城小海清淤,挖出一條元代的木製戰船和一部分文物,現陳列在古船館里。

  清朝末年,《中英天津條約》簽訂后,清廷曾把登州港作為對外通商口岸,但由於登州港水位較淺,泥沙淤積比較嚴重,不能停泊近代的大型機動船隻,所以後來把口岸改到了煙台,登州港就逐漸衰落下來。

  1999年起,蓬萊市委市政府投資恢復了水城的東城牆,並計劃逐漸完成水城內居民搬遷、城牆恢復工程,再現明代古軍港的風貌。(另外,值得一題的是,古代的登州港,水域比現在寬闊得多,既是春秋戰國時期海上求仙的出發港,也是唐代征討高麗水師北渡的啟程地。同時,秦時方士徐福帶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從這裡出發也是準確無疑的。因為這裡離傳說中的"三神山"最近,徐福不可能捨近求遠從別的地方入海求仙。徐福的東渡,對於中日之間的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呂祖殿:過去這裡有呂公亭,亭內有呂洞賓像碑,後來亭子毀壞,呂祖像移到三清殿東側偏北,重建呂祖像碑亭。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知府賈瑚、總兵王正起在亭子南面建起這三間呂祖殿,附設東西兩廡,東廡南端有亭相連。殿中祀奉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呂洞賓姓李,名瓊,字伯玉,山西人。生於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武宗會昌年間,參加了兩次科舉考試,都沒有考中,便浪跡江湖,曾隱居廬山、九峰山等地。呂祖當年因父輩受官府迫害,遭到株連,便攜其妻子入終南山,跟鍾離權學道,遂埋名更姓為雙口呂。官府聞訊追至終南山後,呂祖又到泰山後石塢岩石洞中修道。夫妻二人久居岩洞,相敬如賓,故名"呂洞賓",亦稱呂岩,又稱"回道人",後來夫人去世,呂洞賓大哭一場,即遷到岱陽王母池畔煉丹,故號"純陽子".

您正在瀏覽: 煙台蓬萊閣景區導遊詞
網友評論
煙台蓬萊閣景區導遊詞 暫無評論